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四平市2024年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奥运一百多年的历史始终陷入一种__________。一方面它高扬超越民族的人类精神。另一方面参与竞争的基本单位是民族国家。前者表现为超越功利的尊重和欣赏;后者则是更实在的不敢怠慢的国家荣誉和自尊心,金牌多寡成了竞争的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困境 准则

    B.矛盾 标志

    C.争议 目的

    D.悖论 核心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A.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士   为我吊望诸君

    B.连不得志有司   吾恶知其今不异古所云邪

    C.矧燕、赵之士出乎性者哉 吾恶知今不异于古所云邪

    D.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观于其市 可以出仕矣

  •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庙在山西麓   ②徙倚久而归

    B.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   ②碧峰巉孤起

    C.①复小艇游庙中   ②盖此得名也

    D.①实不然   ②甚可壮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使我讨厌的是,在事情变得困难时,他就撒手不干了,让我来收拾这个烂摊子

    B. 实际上到现在为止非美安保条约还是一空头支票,能否兑现还要看美国亚太战略的重点在哪儿。

    C. 俗话说,七月流火,随着立秋的到来,各地的气温也渐渐地降了下来,人们也终于舒缓了过来。

    D. 那野蜂巢筑在樟树梢上,中间隔着房屋顶,又距离我那么远,没办法,八竿子打不着

     

  • 5、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先打败秦军进入咸阳的人一定是大王您。

    B.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来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C.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处境越是清贫情操越加坚定,绝不会放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D.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的。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白玉盅

    林清玄

    ①所有的蔬菜里,苦瓜是最美的。

    ②苦瓜外表的美是难以形容的,它晶润透明,在阳光中,仿佛是白玉一般,连它长圆形的疣状突起部分也长得那么细致,触摸起来清凉滑润,也是玉的感觉。所以我觉得最能代表苦瓜之美的,是清朝的玉器“白玉苦瓜”。“白玉苦瓜”是清朝写实性玉雕的代表之作,历来只看到它的雕工之细、写实之美,我觉得最动人的是雕这件作品的无名艺匠,他把“白玉”和“苦瓜”做一结合,确实是一个惊人的灵感。比较起来,虽然“翠玉白菜”的声名远在“白玉苦瓜”之上,但是我认为苦瓜是比白菜更近于玉的质地。

    ③苦瓜俗称“锦荔枝”、“癞葡萄”,“白玉苦瓜”表现了形象的美,但是我觉得它还不能完全表现苦瓜的内容以及苦瓜的味觉。苦瓜切开也是美的,它的内部和种子是鲜红色,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有一次我把切开的苦瓜摆在白瓷的盘子里,红白相映,几乎是画笔所无法表达的。人站在苦瓜面前,尤其是夏天,心中就漫上一股凉意,那也只是一种感觉而已。

    ④不管苦瓜有多么美丽,它还是用来吃的。我年幼的时候最怕吃苦瓜,因为老使我想起在灶台熬着的中药,总觉得好好的鲜美蔬菜不吃,为何一定要吃那么苦的瓜。偏偏家里就种着几株苦瓜,有时抗议无效,常被妈妈逼着吃苦瓜,说是苦瓜可以退火,其实是因为家中的苦瓜生产过剩。

    ⑤嗜吃苦瓜还是这几年的事,也许是年纪大,经历的苦事一多,苦瓜也不以为苦了;也许是苦瓜的美,让我在吃的时候忘却了它的苦;我想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发现苦瓜的苦不是涩苦,不是俗苦,而是在苦中自有一种甘味,好像人到中年怀想起少年时代惆怅的往事,苦乐相杂,难以析辨。

    ⑥苦瓜有很多种吃法,我最喜欢的一种是江浙馆子里的“苦瓜生吃”,把苦瓜切成透明的薄片,蘸着酱油、醋和蒜末调成的酱,很奇怪,苦瓜生吃起来是不苦的,而是又香又脆,在满桌的油腻中,它独树一帜,没有一道菜比得上。有一回和画家王蓝一起进餐,他也最嗜苦瓜,一个人可以吃下一大盘,看他吃苦瓜,就像吃糖,一点也不苦。有一家江浙馆里别出心裁,把这道菜叫做“白玉生吃”,让人想起白玉含在口中的滋味,吃在口里自然想起故宫的“白玉苦瓜”,里面充满了美丽的联想。

    ⑦画家席德进生前也爱吃苦瓜,不但懂吃,自己还能下厨。他最拿手的一道菜是苦瓜灌肉,每次请客都亲自做这道菜。上市场挑选最好的苦瓜,还有上好的腱子肉,把肉细心地捣碎以后,塞在挖空的苦瓜里,要塞到饱满结实,或蒸或煮,别有风味。一次,画家请客,我看到他在厨房里剁肉,小心翼翼塞到苦瓜中去,到吃苦瓜灌肉时,真觉得人生的享受无过于此。我们开玩笑地把画家的拿手菜取名为“白玉盅”。如今画家去了,他拿手的“白玉盅”也随他去了。我好几次吃这道菜,总品不出过去的那种滋味。

    ⑧苦瓜真是一种奇异的蔬菜,它是最美和最苦的结合,这种结合恐怕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以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饮料,广告词是“初恋的滋味”,我觉得苦瓜可以说是“失恋的滋味”,恋是美的,失是苦的,可是有恋就有失,有美就有苦,如果一个人不能尝苦,那么也就不能体会到那苦中的美。

    ⑨我们都是吃过苦瓜的,却少有人看过苦瓜树。去年我在南部,看到一大片苦瓜田里长出累累的苦瓜,农民正在收采,他们把包着苦瓜的纸解开,采摘下来,就像在树上取下一颗颗的白玉。我站在田边,看着篮中满满的苦瓜,心中突然感动不已,我想,真正苦瓜生命里的美,是远远比故宫橱窗里的苦瓜还令人感动的。

    ⑩我买了一个刚从田里采下的苦瓜,摆在家里,舍不得吃;放置几天以后,苦瓜枯萎了,失去了它白玉般的晶亮与透明,吃起来也丝毫不苦,风味尽失。这使我想起了人世间的许多事,美与苦是并生的,人不能只要美而不要苦,那么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它是人生真实的一个小影。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以“白玉盅”为题,不仅点出了写作的对象,而且突出了苦瓜的外表美,流露出作者对苦瓜深深的喜爱之情。

    B. 苦瓜不但外表美,而且切开也是美的,像是有生命流动的鲜血。人站在苦瓜面前,特别是在夏天,心中就会有凉意的感觉。

    C. 作者在第⑧段说苦瓜“是造物者‘美丽的错误’”,在第⑩段又说“苦瓜的创作不能说是美丽的错误”,这貌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

    D. 文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苦瓜来寄托人生的感悟,告诫世人要像苦瓜一样,不但要有外表美,而且要拥有心灵美。

    2第②段作者采用哪些手法来描写苦瓜的美?请简要赏析。

    3文章围绕“苦瓜”展开,作者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请梳理出来。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

    (1)曹操《观沧海》中状尽大海浩渺无垠、吞吐日月的宏大气势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师说》中表明了自己写文章赠给李氏子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反映出女主人公内心孤立无助,即使在夫家被虐待,回娘家也无法跟兄弟叙说的处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爱莲说》中作者说到自己唯独只爱莲,其原因是莲花“_______________ ”,外形挺直,没有枝蔓。

    (2)苏轼在《赤壁赋》里的句子“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是描述曹操被周瑜打败的历史的,对这段历史,他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

  •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曾记否,到中流击水,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_______________,谁得而族灭也。(杜牧《阿房宫赋》)

    (3)长太息以掩涕兮,_______________。(屈原《离骚》)

    (4)__________________,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5)母孙二人,更相为命,_________________。(李密《陈情表》)

    (6)天下云集响应,________________。(贾谊《过秦论》)

    (7)《大学之道》中对所有人提出个人修养要求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鱼我所欲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孟子对一些人面对优厚俸禄不管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的做法持否定态度。

    (2)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先写“_______________”,以美女衬英雄;再写“_______________”,以曹军惨败来突出周瑜英气勃发的形象。

    (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连续运用比喻,形容危亡国势与个人坎坷命运紧密相连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根据要求补写句子。

    (1)李白《将进酒》中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阶级埋没人才的揭露,作者不再抱有幻想、逃于酒乡,抒写万古寂寞之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兵车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将批评的矛头直指天子,表达了怒不可遏的激愤抗议。

    (3)杜甫的《旅夜书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沙鸥自比,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4)杜甫《登岳阳楼》中描写洞庭湖壮阔气象,与“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的意境相媲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杜甫的《客至》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6)屈原《离骚》里的“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两句与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的境遇相似。

    (7)柳宗元在《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中写出自己谪所荒凉环境之艰苦,望到极处,海天相接,一片茫茫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里表达了如今国家统一,旧时的壁垒早已荒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

    月夜与客饮杏花下

    苏轼

    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

    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蘋。

    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

    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

    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

    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注]①此诗作于元丰二年徐州任上。②炯:光明,明亮。③青蘋:一种生于浅水中的草本植物。

    1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多次换韵,不符合律诗的一般要求。

    B. 本诗写初春之景,乍暖还寒,故言“春风恶”。

    C. “明月入户寻幽人”是喻指友人夜访。

    D. “争挽长条落香雪”道出雪中赏花的兴致。

    2以下评析不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 )。

    A. 由首句观之,天上有明媚之月,花下有幽居之人,绮丽之中略带凄清之感。

    B. 最后两句写的不是月下之花,而是想象中的凋零之花,寄寓了人生命运的感慨。

    C. 本诗将写人、写花、写月、写酒四者揉为一体,又穿插写来,于统一中见错落之致。

    D. 本诗情景交融,人因物而情迁,物因人而生色,句句景语都或明或暗地透出忧愤之情。

    3“炯如流水涵青蘋”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都是写月的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马伶传 [清]侯方域

    ①马伶者,金陵梨园部也。金陵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当太平盛时,人易为乐。其士如之问桃叶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错也。梨园以技鸣者,无虑数十辈,而其最著者二:曰兴化部,曰华林部。

    ②一日,新安贾合两部为大会,遍征金陵之贵客文人,与夫妖姬静女,莫不毕集。列兴化于东肆,华林于西肆,两肆皆奏《鸣风》所谓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当两相国论河套,而西肆之为严嵩相国者,曰李伶,东肆则马伶。坐客乃西顾而叹,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复东。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③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辙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④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既奏,已而论河套,马伶复为严嵩相国以出,李伶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

    ⑤其夜,华林部过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无以易李伶,李伶之为严相国至矣,子又安从授之而掩其上哉?”马伶曰:“固然,天下无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我走京师,求为其门卒三年,日付昆山相国于朝房,察其举止,聆其语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为师也。”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

    ⑥马伶名绵,字云将,其先西域人。

    (选自《壮悔堂文集》,有删改)

    (注)①候方域:明末清初散文家,复社领袖,对权奸魏忠贤及其余孽阮大铖等进行过斗争。②顾秉谦:明万历进士,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依附魏忠贤。

    1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其士女之桃叶渡_____ (2)梨园以技_____

    2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1)无虑数十辈( )   A.不愁 B.大约  C.不及  D.不要扰乱

    (2)遍金陵之贵客文人( )  A.请 B.召集  C.证明  D.征收

    3把第③段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

    4为第②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B.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C.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D.未几更进/则东肆不复能终曲/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5本文为什么在马伶第二次竞演后才交代他三年学艺之事?请写下你的想法。

    6本文写两次竞演,详略有别,请分析略写第二次竞演的原因。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列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疫情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人生充满不确定性,也进一步认识到每个人的命运与他人息息相关。面对人生的不确定性,我们要学会选择,把握住命运的方向。命运虽然充满变数,但实际上是有迹可循的。对意义的不断追寻和对价值的终身坚守,就是求解命运之谜的最好方法。在面对选择时,要追寻意义,不因名利熙攘而困扰;要坚守价值,不因境遇改变而动摇。

    我们的这些经历、思考和感悟,都会跳动为青春时光里的独特音符,进而合成为人生交响曲中的特别和弦。

     班级计划举行主题班会,主题是“如何面对选择”,请围绕主题写一篇发言稿,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经历、思考和感悟。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