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明先用烧杯盛适量的酒精,再用天平称其总质量为80g,然后把烧杯中的酒精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最后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酒精的质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操作缺少了“测量空烧杯的质量”这一步骤
B.倒入量筒中酒精的质量为72g
C.该酒精的密度为0.8×10³kg/m³
D.如果在把酒精倒入量筒的操作中,溅出了少许酒精,则会导致测量出的酒精密度偏小
2、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实验中产生的错误叫误差
B.误差是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C.读数时,估读位数越多越准
D.选择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少误差
3、某测量船利用回声探测海洋深度。该测量船从海面上的A点开始,在每隔相等距离的海面上B、C……G点处分别进行测量,各个点均在同一条直线上,测量船发出的超声波的方向垂直海面向下,仪器记录从发出声音到接收到回声的时间t,如下表所示。图中水平直线表示海面,曲线表示海底的起伏状况。根据上述信息,图中合理的是( )
采样位置 | A | B | C | D | E | F | G |
t/s | 0.15 | 0.10 | 0.10 | 0.15 | 0.20 | 0.05 | 0.15 |
A.
B.
C.
D.
4、在体育活动中蕴含着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乒乓球比赛中,乒乓球受到击打力的施力物体是运动员
B.踢足球时,脚先给足球施加力的作用,足球再给脚施加力的作用
C.手击打排球瞬间,排球凹陷,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D.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到终点后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5、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6、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方向运动,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一直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乙在运动了1.5km处相遇
C.前5min内,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从开始到最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甲、乙相遇一次
7、如图所示是一款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m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言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等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可以听到超声波信号
B.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C.该导盲手杖需要碰触到物体才能发现障碍物
D.该导盲手杖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
8、图为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示意图,下列关于两种仪器说法错误的是( )
A.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目镜成的像都是实像
B.天文望远镜的物镜成像特点与照相机相同
C.显微镜的物镜成像特点与投影仪相同
D.天文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
9、“丈”是我国的传统长度单位,1丈约为3.33米,如图所示,一名普通初三学生站在灯杆旁边,则此灯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1丈
B.2丈
C.4丈
D.10丈
10、如图所示,教室黑板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反光”现象,其原因是( )
A.黑板变得粗糙,发生镜面反射
B.黑板变得粗糙,发生漫反射
C.黑板变得光滑,发生镜面反射
D.黑板变得光滑,发生漫反射
11、小明将一个量筒静置在水平放置的已调好的电子秤上,向其中注入一定量的水,当水面与50mL刻度线对齐时,记下电子秤的示数m,并在“50mL”刻线处标记“”。将水倒掉并擦干量筒,将量筒重新置于电子秤上,再向其中倒入另一种液体,直至电子秤的示数仍为m,此时液面对应刻度为60mL,并将此刻度线对应的密度标记为
。仿照上述操作,他将40mL刻线处对应的密度标记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为近视眼及其矫正的正确光路图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13、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这个实验现象主要探究了( )
A.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声音传播的条件
D.声音是否具有速度
14、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外界温度约为37℃
D.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15、普通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实像,其成像原理相当于( )
A.照相机的镜头
B.投影仪的镜头
C.放大镜
D.凸面镜
16、小明同学从家中出发到达学校,其中一半路程骑自行车,一半路程步行,路程与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步行的是OA段
B.小明到学校的距离是3600m
C.小明步行的时间是15min
D.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5m/s
17、小王同学在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已经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现在将一副眼镜放到蜡烛和凸透镜中间,像变模糊。将光屏适当靠近凸透镜后又重新得到清晰的像,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蜡烛的燃烧,可以发现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
B.如果将凸透镜遮掉一半,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只剩下一半
C.该眼镜片对光有发散作用,可以用于近视眼的矫正
D.该眼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用于远视眼的矫正
18、学习了“声现象”后,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人听到声音的响度只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D.公路两旁修建隔音板的作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9、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0.2dm=20mm=200μm
B.12.6mm=0.126m=1.26cm
C.3.01m=3010mm=301dm
D.30μm=3×10-2mm=3×10-4dm
20、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老师用扩音器讲课是改变了响度
B.发声的音叉溅起水花说明液体能传声
C.街头安装的噪声监测仪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
D.物体的振幅越大,发出音调越高
21、小明将发声的音叉与面颊接触,有“麻”的感觉。此实验说明(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C.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D.声音的音调高
22、下列说法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你正在答的试卷宽度约为27dm
B.中性笔从课桌上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9s
C.一支铅笔的长度大约为18cm
D.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1m/s
23、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 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对接过程中,相对于“天宫二号”,“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24、通过观察下列的声音波形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丁音调相同
B.甲、丁音色不同
C.甲、乙音色不同
D.甲、乙、丙响度相同
25、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音叉时,与音叉接触的乒乓球会弹起来,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_________;若通过嫦娥号将该装置带到月球表面上进行实验,则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
26、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要靠介质传播,______不能传声;平常我们听到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到我们耳朵里。
27、1标准大气压能够支持_____cm高水银柱.把一个气压计由山脚移到山顶,它的示数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底面积相等、形状不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液面高度相同,若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压力分别为p甲、p乙和F甲、F乙,则p甲___________p乙,F 甲___________F乙。(均选填“<“、“>”或“=”)
29、寒冷的冬季,窗户的玻璃上会出现美丽的冰花,这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会____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且冰花出现在玻璃的___________(选填“内”或“外”)表面。
30、光谱家族中,“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在生活中有不同的应用:当高楼内有烟雾火源不明时,可用___发现火源;当医院对病房进行杀菌时,可以利用___灯。
31、小明在“探究同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的实验时,如图所示,金属盒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U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越大,说明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___________;此时U形管左侧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__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2、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_____________,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费____________。
33、重4.9N的物体,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时,溢出了4N水,此物体在水中静止时将____________(填“漂浮”“悬浮”或“沉入底部”),浮力大小为_____N
34、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变小,这里的 “声音”指的是__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进一步推理可得,___________不能传声。
3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⑴请你指出甲图中实验操作错误之处是________,这种错误使得测得的温度值 ________ (选填“偏小”或“偏大”)。
⑵改正错误后,他们点燃酒精灯后即开始计时,当水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的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①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如图乙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______(填“a”或“b”)。
②利用表中数据,在丙图中描绘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_______。
③由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说明当时气压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
⑶实验结束后,同学们相互交流时,有的小组觉得把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节约课堂时间,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京珠高速丰城至南昌段全程限速120km/h。一辆汽车的电脑收费卡上显示,该车8∶35从丰城进入高速公路,9∶05到达南昌,驶出高速公路,丰城到南昌的路程约为65km。如果你是值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请写出必要的运算过程。
37、“木桶定律”告诉我们: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如图所示,空桶的质量为2 kg,桶壁上最长的木板的竖直高度为70cm,最短的木板的竖直高度为40cm,桶底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500cm2。(桶的厚度不计,g取10 N/kg)求:
(1)空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强;
(3)桶装满水时,桶底受到水的压力。
38、分析实验数据是总结物理规律的一种方法,根据下列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
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空气(15℃) | 340 | 蒸馏水 | 1497 | 大理石 | 3810 |
|
空气(25℃) | 346 | 海 | 水 | 1531 | 铝 | 5000 |
煤 | 油 | 1324 | 铜 | 3750 | 铁 | 5200 |
1)
2)
3) .
39、杠杆在古代就有许多应用、图甲是《天工开物》中的一幅图——舂(chōng)米工具,描述了古人应用杠杆劳作的情景。图乙是其结构示意图,请在图乙中画出作用在春米工具脚踏板上的动力F1的力臂 l1及A点所受阻力F2的示意图。
40、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41、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上,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