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央二台“真假实验室”探究,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
A.
B.
C.
D.
2、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小明发现树上的部分叶子变干了,原因是这些叶子的水分发生了( )
A.汽化
B.熔化
C.升华
D.液化
3、通过学习“声”,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最小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C.只要听到物体在发声,那么物体一定在振动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随空气温度的升高而变小
4、新能源智能汽车的车窗采用“智能玻璃”,可调节温度和透明度。冬天行车时,车窗出现白雾,其形成的物态变化和智能玻璃的温度调节是( )
A.液化 温度调高
B.液化 温度调低
C.凝华 温度调高
D.凝华 温度调低
5、智能音箱可以模仿很多动物的声音,主要是模仿声音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6、如图所示,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可知( )
A.该物质在第10min时全部为液态
B.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升高
C.该物质是晶体,凝固点也是80℃
D.该物质熔化时间是20min
7、下列一些物理数据,合理的是( )
A.课桌高大约是
B.株洲市冬天最低气温是
C.一个鸡蛋大约是
D.初三学生小明50米跑的时间约为5秒
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和像距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B.当物距u=30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当物距u=8cm时,所成的像能用光屏承接
D.若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向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
9、如图所示,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东做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车的速度为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丙车向东运动
C.乙、丙两车的速度之比为1∶4
D.若乙、丙运动的路程之比为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5
10、2023年9月23日晚,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实现了全球首个数字人点火仪式。在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看到数字火炬手“弄潮儿”跨越整个城市上空向主体育馆快速奔跑,如图所示,但实际上“弄潮儿”始终处在屏幕中央。观众认为“弄潮儿”始终处在屏幕中央,所选的参照物是( )
A.电视屏幕
B.主体育馆
C.现场的观众
D.城市的楼房
11、潜入水中工作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了.如图所示的四幅光路图中,哪一幅图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A.
B.
C.
D.
12、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1,噪声监测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B.图—2,冬天,冰冻的衣服在寒冷的室外变干,该过程中冰吸热直接升华成水蒸气
C.图—3,用久的日光灯管两端变黑,是由于灯丝在高温下熔化后凝固在灯管内壁
D.图—4,超声波清洗仪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来清洗眼镜
13、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产生的是( )
A.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B.水中清晰的倒影
C.筷子在水面处“折断”
D.日晷面上呈现晷针的影子
14、我国生产的世界上最薄的不锈钢箔带——手撕钢的厚度只有0.015mm,已知手撕钢的密度为,则面积为
的手撕钢的质量约为( )
A.120g
B.12g
C.1.2g
D.0.12g
15、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四号飞行乘组陈冬、刘洋、蔡旭哲3名航天员介绍问天实验舱的情况,演示毛细效应、水球变“懒”等物理实验,并与地面课堂进行互动交流。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刘洋和陈冬两名宇航员音色相同
B.宇航员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C.声音在太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D.奇妙的实验引起同学们高声喝彩,这里的“高”指的是音调高
16、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雾凇是水遇冷放热凝固形成的
B. 冰雹是水吸热凝固形成的
C. 秋天,小草上的露珠是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
D. 山中云雾缭绕是小水滴吸热汽化形成的
17、小名探究“固体的熔化特点”实验时,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如图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属于晶体
B.相等时间内甲物质固态升温比液态升温慢
C.由图像可知,甲物质的熔点48℃
D.由图像可知,甲熔化过程用了8min
18、水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能源,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巧妙地利用水来开山采石,冬季,在白天给石头开一个洞,再往里灌满水并封实,待晚上降温,水结成冰后石头就裂开了,这种方法利用的是( )
A.水结成冰质量不变,体积变大
B.水结成冰密度变大,体积变大
C.水结成冰质量变小,体积变大
D.水结成冰密度不变,体积变大
19、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科考队员把岩石标本从南极带回北京,标本的质量变小
B.氧气罐中的气态氧气用去一半,剩余氧气的密度比原来减小一半
C.蜡的密度是,表示1m3蜡的质量是
D.根据公式可知,某种物质的密度与其质量成正比,与其体积成反比
20、如图所示的现象或应用中,不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解释的是( )
A.小孔成像
B.激光准直
C.对镜梳妆
D.手影游戏
21、如图所示,小程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对一长方形物块的长度做了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22、小陈将若干玻璃珠撒在了地砖上,通过玻璃珠撞击地砖发出的声音情况对地砖是否存在空鼓进行了检查,小陈的以上行为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评估
23、如图所示,密度定义式被称为“物理最美公式”。下列关于该公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同种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B.由公式可知,物质的密度由其质量与体积共同决定
C.对于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只要物质种类不变,任何条件下它的密度都不改变
24、下列关于光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一项是( )
A.立竿见影
B.海市蜃楼
C.凿壁借光
D.镜花水月
25、如图所示的是表示光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时的光路图。其中光线b是________光线,折射角的度数是______, 在界面的_________侧是空气。(填:上、下、左、右)
26、人观察物体时,视角越大,被观察的物体看起来越________(填“大”或“小”),且越_______(填“清楚”或“模糊”)。
27、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气体的_____来测量温度的。
(2)在标准大气压下将此装置从热水中拿出放到冰水混合物中,此时液柱向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等液柱稳定后,液柱处的刻度应标_____℃。
28、随着经济的发展,汽油价格每年都有微小调整。和大多数物质一样,汽油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随着气温的上升,汽油密度会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受此因素影响,在每吨汽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每升(每立方分米)汽油的价格会_____(选填“上调”或“下调”)
29、“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如图所示是折叠式口罩的规格:长为18.00cm,宽为90.0 ___________,熔喷布是口罩中最关键的一层过滤材料,它是将聚丙烯材料熔化后放入熔喷模头,再利用高温、高速、高压的热气流将聚丙烯从喷丝板中喷出,在凝网帘上 ___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超细纤维丝,并利用自身的余热互相粘结成非织造布;戴过的口罩内层会变得潮湿,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___________。
30、物体的______产生声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光的传播速度远 _____(选填“大于”、“小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我们发生闪电时,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31、小刚做家务时发现,切成正方体的豆腐块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其形状与下图的第______幅相似,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其密度与放入时相比将变______(选填“大”或“小”)。
32、闭着嘴,轻叩自己的牙齿,自己能听到叩齿声,但是别人却不一定听得到,自己能听到声音是因为叩齿能通过___方式传给听觉神经,从而把信号传给大脑; 别人听不到叩齿声是因为闭着嘴,声音不能通过___ 传播出去。
33、贵阳市政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为改善环境,增大了城市绿化面积;为减少交通事故,开展“文明过马路”活动;为____,禁止汽车在城区内鸣笛.
34、如图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夹子,当用手张开夹子时,夹子是______杠杆(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夹口处刻有横纹是为了______。
35、学习了密度的测量知识后,小明同学想自己做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于是从实验室借来仪器进行实验:
(1)将天平取出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进行了图甲所示的操作,请你指出其不足之处:______ ;纠正错误后,发现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刻度线;
(2)正确测量时,当他将最小砝码放入右盘中时,指针向右偏转,则此时应______;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_____g;
(3)将小石块取下后,用细线将石块系住,慢慢放入如图丙所示的量筒内,发现水面上升到62 mL处,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
(4)通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为______kg/m3;但实验完后,发现量筒内的水变浑浊了,才记起未将小石块先清洗干净,这样会使测量结果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6、小明发现寒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的盛水缸常常被冻裂,如图所示.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请你先帮他做个计算:水缸盛满水后,水的质量为90kg.
(ρ水=1.0×103 kg/m3 ρ冰=0.9×103 kg/m3 g取10N/Kg)
求:(1)这缸水的体积是多少?
(2)如果夜晚水全部结为冰,那么冰的体积是多少?
(3)水全部结为冰后,冰的重力是多大?
37、小明携带一台如图所示的便携式丁烷气炉(内置一瓶新的燃气,参数如表格所示)参加户外活动,爱探究的 小明通过手机上网查到便携式燃气炉的热效率为 30%,丁烷气体的燃烧效率为 90%,野炊地水的沸点为100℃,测出当地水的温度为 25℃,[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丁烷热值 9×107J/kg]
(1)如果燃气炉以最大火力工作,一瓶燃气最多能持续燃烧 1.4h,燃气能释放多少热量?
(2)这样能够把质量为多少千克的水烧开?
品名 | 便携式丁烷气炉 | 质量 | 1.88kg(不含气瓶) | ||
型号 | WZL−168−A | 尺寸 | 343×284×113mm | ||
用途 | 野外用 | 点火方式 | 电子点火 | ||
使用燃气 | 液化丁烷气 | 燃气消耗量 | 150g/h(最大火力时) | ||
气瓶规格(尺寸/容量) | |||||
品名 | 总质量 | 净质量 | 主要成分 | 热值 | |
神州 | 354g | 250g | 丁烷 | 9×107J/kg | |
38、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水平匀速拉动物体时,摩擦力时物体所受重力的0.2倍,g=10N/kg,求:
(1)此时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2)物体所受每个力的大小
39、如图所示,请画出浸没在水中物体所受重力G和浮力F浮的示意图,同时画出通过定滑轮作用在B点的动力F1所对应的动力臂L1的示意图。
40、如图所示,请你画出图中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41、在下图中根据方框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方框内填上合适的透镜。
(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