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2、如图所示,在学完光的直线传播后,小明用自制的简易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屏上烛焰正立的像会上移
B.遮住小孔上半部分,屏上烛焰的像的下半部分将缺失
C.若改变小孔的形状,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形状也随之改变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简长,烛焰的像会变大变暗
3、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
A.10m/s
B.6.25m/s
C.5m/s
D.4.17m/s
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0~10s内,乙同学比甲同学运动的快
B.两同学在距离出发点100m处相遇
C.在10~20s内,乙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 m/s
5、如图所示是“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钢尺伸出桌面越长,振动越快
B.物体振动的快、频率高,发出的声音音调高
C.通过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改变钢尺振动的频率
D.多次实验中,保持钢尺振动的振幅相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的大小
B.“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音调来辨别的
C.人们利用蝙蝠的“回声定位”原理,发明了倒车雷达,这是超声波的利用
D.用次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7、下列光路图中,对光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 在水中看岸上的树变高了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8、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光路图及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矫正图
B.远视眼成像原理
C.近视眼成像原理
D.近视眼矫正图
9、为了探究声音的传声效果与不同介质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
A.把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弱
B.用力吹一根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体验声音的变化
C.用牙轻咬铅笔上端和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轻敲铅笔下端,比较两次听到声音有什么不同
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10、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用较小的力敲击音叉对着话筒发出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如图所示;用较大的力敲同一音叉时发出更响亮的声音,示波器的波形合理的是( )
A.
B.
C.
D.
11、周末,小东与妈妈一起到百汇商城购物.当他们正乘坐自动扶梯上楼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商城里的货柜为参照物,小东与妈妈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东与妈妈是运动的
C.以他们乘坐的扶梯为参照物,小东与妈妈是运动的
D.以正在下行的另一部扶梯为参照物,小东与妈妈是静止的
12、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超声波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用超声波电动牙刷刷牙
B.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用超声波清洗眼镜片
D.用超声波震碎玻璃
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将烛焰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恰好在凸透镜后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一个与该烛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此时的物距大于20cm
C.当物距是6cm时,看到正立放大的虚像
D.当物距是30cm时,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14、对于八年级学生小明来说,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小明的身高约170.0mm
B.小明的质量约50.0kg
C.小明正常行走的速度约180m/min
D.小明百米赛跑的成绩10.87s
15、2023年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今年的主题是“视觉2023,关注普遍的眼健康”。关注青少年及老年人两大人群,普及爱眼、护眼知识。图中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的原理图正确的是( )
A.甲和丙
B.甲和乙
C.乙和丙
D.乙和丁
16、如图是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其中能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B.
C.
D.
17、把盛有碎冰块的大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慢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块有大半熔化时,试管中的冰( )
A.熔化一部分
B.全部熔化
C.一点也不熔化
D.无法判断
18、将某固体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关于该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从B到C的过程温度不变,不吸热
B.48℃时该物质可能处于液态
C.该物质是非晶体
D.该物质熔化过程所花时间为10min
19、小轿车驾驶室内装有冷暖空调,可使驾驶室内冬暖夏凉,但是在使用空调过程中常易造成前方玻璃模糊,影响视线,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冬天,玻璃模糊属于液化现象
B.夏天,玻璃模糊属于汽化现象
C.这一物态变化过程中要吸热
D.夏天,要使玻璃清晰,驾驶员应该用干抹布在驾驶室内擦拭
20、如图所示是某款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关于智能音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
21、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下雪后往路面上撒煤渣
B.鞋底和轮胎上都刻有花纹
C.骑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
D.定期给机器的转动轴承加润滑油
22、关于日常生产生活中对声的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监测和分析次声波,可以预警火山爆发、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
B.超声波频率高,在医疗领域常被用于治疗疼痛和医学成像
C.超声波频率高,能量易集中,工业上常被用于金属内部探伤和精密仪器清洗
D.在海洋开发中利用次声波确定潜艇、鱼群位置和测量海水深度
23、如图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对A、B两小车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A做变速运动,小车B做匀速运动
B.小车A做匀速运动,小车B做变速运动
C.小车A、B都做匀速运动
D.小车A、B都做变速运动
24、我国将在2025年实现宇航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宇航员须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 )
A.月球上只能传递次声波
B.月球上是真空,不能传声
C.月球上,声音传播速度太快
D.月球上,宇航员的声带无法振动发声
25、物理教材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分子很小,如果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数量级为10-10m”。分子直径大小可以这样估测,将很小的一滴油滴入水中,形成面积很大的油膜,油膜面积增大到一定程度便不再扩大,说明分子间有___________,此时该油膜的厚度就近似等于分子直径,如图所示如果一滴油在水面展开时为均匀圆形薄膜,油滴的质量为m,薄膜半径为R,油密度为ρ,则薄膜厚d表达式是:d=___________。(用常量和测得量表示)
26、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乘“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首次成功登上月球,实现了人类几千年来的梦想,当两人在月球上时,即使他们离得很近,还必须靠无线电话(该设备置于头盔内)交谈.此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若甲、乙两个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5,体积之比是5∶4,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把甲物体本截去,乙物体截去
,则剩余甲、乙物体的密度之比是_____
28、如图所示是医学上常用的内窥镜,它是一种在细管顶端装有小型摄像机的医疗器械,摄像机的镜头拍摄得到的像是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检查时,想要更仔细观察患处,此时应该使内窥镜细管顶端______(选填“接近”或“远离”)患处,所成的像就会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
29、踢出去的足球不会立即停下来,是因为足球具有______;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建筑工人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墙壁是否竖直,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______的特点。
30、考试之前,有些家长怕学生紧张,让学生进考场之前吃一块巧克力,巧克力在口腔中发生了_____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英语考试播放听力时,为了不影响考试,要求监考老师尽量不要走动发出声音,这是从______处减弱噪声;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可以传递________。
31、气体打火机里面的液体主要是丁烷,它在常温下是气体,是通过_____的方法使其变为液体的.据某市报报道:天津一小男孩睡觉时,臀部将压在下面的劣质打火机焐炸,液态丁烷迅速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因为在此过程中要_____热,从而致使其臀部局部速冻成伤.
32、2018年9月底印尼发生的地震海啸给当地人们带来巨大的损失,因为地震产生的声波属于____(选填“次声波”或“超声波”),振动频率低于_____Hz所以地震前人们并没有感知到。倒塌房屋中的一些被困人员,通过敲击物体使其_________发出声音,被及时获救。在搜救时用到的声波生命探测仪是一种利用声波传递_____的救援装备。
33、如图,将A管插入装有水的杯中,把另一根吸管B的管口贴靠在A管的上端,往B管中轻轻吹气,请描述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______。
34、小新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为了减小______,他用同一把刻度尺的不同部位对硬币的直径测量了4次,测量的数据为2.47cm、2.48cm、2.69cm、2.49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______。除去错误的数据后,硬币的直径应为______。
35、小周同学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所示,他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_____cm,然后在光具座上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将焰心、透镜中心、光屏中心调在___________;
(2)实验中光屏上得到物体清晰的像时,一只苍蝇飞到了凸透镜上,此时光屏上___________
A.会有苍蝇的像 B.会出现苍蝇的影子 C.发光体的像完整且暗了一些
(3)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则人眼在图中的___________(选填“A”或“B”)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图丁中的___________(选填“1”“2”“3”或“4”);
(4)她又利用该装置研究视力的矫正问题,如图所示,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相当于一个凹透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再次清晰,在保持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下列操作可行的是___________。
①将光屏远离透镜;②将光屏靠近透镜;③将蜡烛远离透镜; ④将蜡烛靠近透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6、小红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小明在铁管的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若听到两次声音的间隔时间为1.4s,问:
(1)小明听到的第一次是通过什么传来的?
(2)长铁管的长度是多少?(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5100m/s)
37、小阳同学端午节和爸爸妈妈去广州姥姥家。小阳上网查阅地图知道家到阳春站的路程为6km,沿途交通管理部门安装的交通标志牌如图所示,爸爸开车去阳春站。选择坐K1206次列车,其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求:
(1)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家开车到阳春站的最短时间;
(2)K1206次列车从阳春站到广州站运行的平均速度
38、小敏冬天乘出租车时得到一张南昌市出租车发票,如图所示,则:
(1)此人乘车的时间是多少?
(2)该车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3)小敏坐车时发现车窗玻璃很模糊,这是什么原因?说出一种防止这种现象的方法.
39、将图中光路补充完整,并标出哪个角是反射角。
(______)
40、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下图.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41、按要求作图:
(1)如图,小球从粗糙斜面上滚下,请画出小球所受摩擦力及其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2)如图,汽车沿平直公路向前行驶,但不知是“加速、匀速、减速”中的哪种状态车顶 A处滴落的水滴最终落在靠前的 B处。车厢地板上的木箱 C始终相对车厢静止。画出木箱 C的受力示意图。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