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上)马鞍山七年级质量检测物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20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如图所示是我校初二学生小明和妈妈一起完成的“周末小实验”,在一只空碗底部放一枚硬币,当小明后退到某处时,眼睛刚好看不见硬币,此时妈妈慢慢往碗中倒水,直到小明又能看到硬币,图中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 2、2023年12月12日0时49分,市消防支队接报:福田区平安金融中心冒白烟。经工作人员排查,现场实为冷却塔冷却产生“白气”,并未发生火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冒白烟”现象实质是汽化现象

    B.“冒白烟”现象实质是空气液化产生的小水珠

    C.“冒白烟”现象需要吸热

    D.“冒白烟”现象在温度较低时更明显

  • 3、以下是对一些常见物理量的估测,最符合实际的是(       

    A.手掌的宽度约为1dm

    B.河北省12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

    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约10s

    D.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0g

  • 4、a、b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同方向出发,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它们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速度图线与时间横轴围成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的路程。由图象可知,0到60s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小车在40s时相遇

    B.20到60s内,b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C.40s时,小车b在小车a的前方

    D.40s时,a、b两小车相距800m

  • 5、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有力的作用就一定有施力物体,但可以没有受力物体

    B.物体受到了力就会有运动状态的改变

    C.马拉车时,马对车有力的作用,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

    D.两个不接触的物体之间,不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 6、如图为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为的甲物质的质量为10g

    B.甲、乙质量相同时,乙的体积是甲的2倍

    C.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的密度小

    D.乙物质的密度为

  • 7、关于声现象和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时能产生次声波

    B.小孔成像所形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C.正常人的耳朵能听到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D.发生漫反射时,由于反射光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8、小红面朝镜子前后移动,观察到自己远离平面镜时,自己的像也远离平面镜,靠近平面镜时,自己的像也靠近平面镜,她仅根据该现象提出:“像到镜子的距离与自己到镜子的距离相等”,这一说法在科学探究中属于(       

    A.实验结论

    B.交流与评估

    C.设计实验、收集数据

    D.发现问题、提出猜想

  • 9、学校秋季运动会男子百米短跑比赛中,运动员们快步如飞,关于运动快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观众用“相同的时间比路程”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②终点裁判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比较运动的快慢

    ③物理学上用观众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④物理学上用裁判的方法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 10、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9℃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kg

    D.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 11、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的密度比甲大

    B.体积为的乙物质的质量为35g

    C.质量为25g的甲物质的体积为

    D.当甲和乙两物质的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 12、2023年5月27日,建平县第四届半程马拉松赛在牦牛河生态湿地激情开跑,吸引众多选手前来参赛,如图为比赛期间所拍摄到的照片,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照相机拍照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B.拍摄时,只要运动员到镜头的距离大于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

    C.为了让更多的运动员入镜,应将镜头向外伸

    D.照相机的镜头做成的镜片可以用来矫正远视眼

  • 13、如图所示,为了培养学生安全出行的意识,某校携手交警大队组织开展了“安全才会快乐”的户外交警体验活动。体验者——中学生探探对有关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A.交通指示灯距离地面的距离约为3dm

    B.绿灯熄灭后黄灯每次亮起的时间约为10s

    C.探探的质量约为50kg

    D.汽车鸣笛声音的强弱等级约为20dB

  • 14、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量杯质量为

    B.该液体密度为

    C.该液体密度为

    D.的该液体质量为

  • 15、下列关于小岗(8年级男生)的一些数据,与实际明显不符的是(  )

    A.身高167.8cm

    B.心率70次/分钟

    C.脚长40cm

    D.百米短跑成绩15.6s

  • 16、国家速滑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CO2)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技术原理简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经过压缩机时发生液化

    B.CO2经过冷凝器时发生凝华

    C.CO2经过膨胀阀时发生升华

    D.CO2经过蒸发器时吸收热量

  • 17、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B.全新的铅笔长约

    C.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为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是

  • 18、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当甲和乙两物质质量相同时,乙物质的体积较大

    C.体积为5cm3的乙物质,质量为10g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4:1

  • 19、甲车运动的速度是乙车运动速度的5倍,甲车行驶时间与乙车行驶时间的比是1︰3,则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  )

    A.5︰1

    B.5︰3

    C.1︰5

    D.3︰5

  • 20、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健儿勇夺金牌,让国旗在国歌声中一次次升起。我国国歌演奏时间约为(  )

    A.0.5秒

    B.5秒

    C.50秒

    D.5分钟

  • 21、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歌咏比赛中,师生齐唱《把一切献给党》,抒发爱党爱国之情。对于歌咏比赛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伴奏的钢琴和圆号具有相同的音色

    B.唱歌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传播

    C.歌声是由耳朵鼓膜振动产生的

    D.齐唱使得师生们声音的响度增大

  • 22、刻度尺是测量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哪一个正确(  )

    A.

    B.

    C.

    D.

  • 23、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若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4倍,甲、乙两物体的运动路程之比是2∶3,则它们的运动时间之比是(  )

    A.2∶3

    B.8∶3

    C.1∶6

    D.6∶1

  • 24、2023年3月22日第三十一个“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面所描述的有关水的吸放热情况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A.冰雪消融

    B.雾绕险峰

    C.雨润绿叶

    D.严寒苦霜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自行车是同学们常用的交通工具,请把对应题号填在横线上.

    A.脚蹬子表面做的粗糙不平;

    B.刹车时要用力捏闸

    C.车轮做成圆形的;        

    D.要经常给链条上油.

    ①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是 ________

    ②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是 ________

    ③通过加润滑油来减小摩擦的是 ________

    ④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来减小摩擦的是 ________

  • 26、某同学放学步行回家,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 27、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两条:

  • 28、某海滨浴场,水底布满石头,在海水中游泳的人由深水走向浅水的过程中,脚会感觉越来越_________(选填“痛”或“不痛”),这是因为人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或“变小”)的缘故。

  • 29、如图甲所示,放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地面上的物体,用方向不变的力F向右拉物体,拉力F的大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丙所示,则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N;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

  • 30、

    (1)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不同液体,液面等高。甲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内液体对瓶底的压强为p2;乙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3,瓶内液体对瓶盖的压强为p4;则p1_______p3p2________ p4(两空均选填“>”“=”或“<”);

    (2)海军三型主战舰艇——长征18号艇、大连舰、海南舰,其中大连舰满载的排水量为12300t,则其满载时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_N;舰载直升机起飞后,大连舰受到的浮力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舰艇两只舰艇不能近距离高速并排航行,是由于两舰艇间水的流速越大,压强越________,容易相撞。若船舰底部距离海面10m时,船舰底部受到海水的压强是________Pa。(ρ海水=1.03×103kg/m3

  • 31、小兰随父母驾车到某一路段,看到路段标识牌如图所示,标志牌中的“40”表示的含义是______,若匀速驾车从此牌处到北京用时1.2h______违章(选填“会”或“不会”)。

  • 32、测量是物理研究的基础,请完成下列测量的读数。

    (1)图甲中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_____

    (2)图乙是小明测量的某次跑步的时间,其读数是 _____

    (3)图丙速度表显示该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_____

  • 33、有一款智能音箱,它内置了声纹识别系统,可以识别主人的声音,按照主人的指令实现语音购物、音乐播放、人机互动、音量调节等功能。音箱能够识别主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的 ______ 不同,音量调节是改变了声音的 ______ ,用音箱放出激昂的音乐,对于正在学习的人而言,属于 ______ (选填“乐音”或“噪声”),早上醒来后关闭音箱的闹钟是在 ______ 减弱噪声。

  • 34、五位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长度时,记录了以下数据:8.22m、8.25cm、8.23cm、8.24cm、8.74cm,木块的长度是______

三、实验题 (共1题,共 5分)
  • 3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声音是由 ______

    (2)如图所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的一端,小明把耳朵贴在桌子的另一端,能听到传过来的声音,这说明 ______ ,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______

    (3)小明、小华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

    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物质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物质做媒介;

    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

    如图所示,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随着向外不断抽气,结果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 ______ (选填“大”或“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猜想 ______ 是正确的。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______

四、解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6、如图所示,是超市出售的瓶装食用菜籽油,瓶上标注“净含量:1.8升”字样。小华同学将一瓶油放到电子秤上,准确测得其质量是1.7,倒出100至量筒中,再次测量,电子秤的示数是1.61。求:

    (1)倒出的100菜籽油的质量;

    (2)菜籽油的密度;

    (2)原来瓶中菜籽油的质量。

  • 37、将一个平底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水桶的底面积为,空桶的质量为,向桶内倒入的水,桶内水深为。试求:

    (1)水对桶底的压力;

    (2)水桶对地面的压强。

  • 38、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无知的代价

    本报3月8日讯:(记者张宏明  通讯员刘兆清)福山区一姓王蔬菜大棚种植户突发奇想,将大棚原来使用的白色塑料薄膜换成了绿色薄膜,结果棚内种植的蔬菜生长缓慢,甚至枯萎,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老王喜欢观察与思考.他注意到蔬菜的叶子多数呈现绿色,由此他猜想,蔬菜的叶子是绿色的,可能是由于蔬菜喜爱绿色的缘故,假若将温室的白色薄膜换上绿色的,又让阳光中的绿色光通过并照射蔬菜,这样蔬菜就会生长得更快,产量更高.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他就将大棚全部用上了绿色薄膜,结果酿成了悲剧.通过了解农科所的科技人员他才恍然大悟,原来,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光来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蔬菜反射的是绿光,也就是说绿色正是蔬菜所不喜爱的.只给蔬菜照射绿光,蔬菜就会因缺少所需要的其他色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生长缓慢,直至枯萎死亡.

    (l)绿色蔬菜喜爱   颜色的光;

    (2)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   颜色的光;

    (3)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原因是  

    (4)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其优点在于:一是白布能反射   颜色的光,能使观众看到色彩正常的画面;二是利用   使坐在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

     

五、作图题 (共3题,共 15分)
  • 39、如图所示,请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的折射光线。

  • 40、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 41、(1)如图1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根据反射光线a,b画出光源S的位置.(注意保持作图痕迹)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2中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205
题数 41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实验题
四、解答题
五、作图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