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3-2024年学年吉林省通化市高考考前模拟语文试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我之成而实五石          ②吴王使之

    ③夫子固拙于用          ④冻风时作,作则

    ⑤其不能自举也             ⑥泰山之阳,汶水西

    A.①③/②⑥/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④/⑥

    D.①⑤/②④/③⑥

  • 2、下列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酷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A.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是我特别喜爱的,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B.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酷爱,“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C.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特别喜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

    D.我特别酷爱涉及山水的诗文和绘画,“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是我喜欢的。

  • 3、“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佳节”本意指的是哪个节日?   

    A.清明

    B.中秋

    C.重阳

  •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第一个肌肤微丰……第二个削肩细腰……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__________。

    ②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嬷嬷并五六个丫鬟,__________着三个姊妹来了。

    ③天下无能第一,古今__________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A.装饰  簇拥  不肖 B.妆饰  蜂拥  不孝

    C.妆饰  簇拥  不肖 D.装饰  蜂拥  不孝

  • 5、下列对本课语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话很多。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在最初的惊愕及辩解之后,周朴园马上明白有潜在的危险。可见周朴园老谋深算。)

    B.好得很,那么一切路费,用费,都归我担负。(在得到侍萍及其有关人员将永远离开的准确信息后,周朴园马上将最后一步落实。迫不及待的态度揭开了他之前一再深情表白的假面具。)

    C.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不论年龄或阅历,周萍都不可能接受侍萍这个母亲。周朴园为儿子着想,全然不顾侍萍的慈母心肠。可见周朴园自始至终对侍萍都是玩弄与欺骗,没有一丝真情。)

    D.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刚刚得知鲁大海是自己分别三十年的骨肉,可见面的一刻,周朴园根本没有为人父的慈爱与愧疚,只有对于威胁自己利益者的切齿仇恨。可见周朴园唯利是图,天良泯灭。)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随着技术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人开始将现代社会出现的诸多问题归咎于技术,批评它给人类带来惰化和异化,似乎技术成了一种泯灭“人性”、弱化心智的异己力量。然而,他们压根儿没有认识到这样一个关于技术本质的命题,即技术恰恰就是展现人的本质的主要方式之一。

    ②我们往往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可以制造工具。但事实上,一些灵长类动物似乎也有“制造工具”的能力,只不过动物制造工具的本质只是利用一些实物在外力作用下自然生成的状态,来完成一些出于生物本能的动作,可人就不同了——石器时代的人已经会按照事先已有的意图来“拣”“砸”或“磨”石块,以赋予其特定的功能,这才是所谓的“技术”。从这样的意义上说,技术实际上是制造者将心智的运作外化到某种媒介上。

    ③当我们这样来理解人制造工具的含义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理解 与文明发展、 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近代科学产生之前,人类的心智运作主要依靠经验。这些经验一般是对自然对象或现象的模仿,例如模仿蜘蛛织网捕鱼等等。随着近代科学的产生,新的技术正在通过创造新的媒介而改变人们保存、传播和获取知识的方式。例如我们知道,任何语言的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一定的物理载体。得益于笔墨、造纸、印刷术的出现和推广,人类自从有了文字,语言就超出了单纯基于自然媒介的口语阶段。这使得近代人类文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以纸质文本为标志的知识载体中。

    ④文字的发明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于它成功地把人记忆的知识外化,让我们不必再去面对丢失记忆的惶恐。不过,记忆并不是一个只用堆放知识或信息的仓库,而是包含着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检索等认知活动的过程。所以,文字实质上只是人的记忆所存取信息的一种外化“标记”,这种“标记”如果不刺激人的感知系统并与记忆过程相关联,那么就没有其自在的意义。也就是说,书写文明所外化的只是人类的认知成果,而不是人的认知能力。

    ⑤数字电子媒介与纸质媒介相比,除了在信息的储存和转换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外,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程度上外化并延伸了人的认知能力。例如,我们通过键盘快速地进行文字的输入,而且可以借助它所提供的“菜单”方便地进行存取、剪切、复制、粘贴、删除、查找和替换等一系列操作。你不必考虑是在写开头还是中间或是结尾,只需一键之劳便可将任何一段文字挪到任何地方;你的万千思潮可以直接涌上屏幕,只要把飞着的思想抓过来就行了。这样一来,写作和思维的方式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⑥这正是人类当下的状态,不仅仅满足于将心智运作的结果外化,而且开始把能够创造和处理符号的认知能力外化,这样看起来,电子计算机的问世无疑是一座里程碑。

    【1】根据文意,在第③段空格处依次填入合适的内容。

    【2】假如本文要举例说明什么是“技术”,以下各项中最适合的一项是(     

    A.大猩猩用身边掉落的树枝给自己挠痒

    B.工程师根据鲨鱼形体改进设计潜水艇

    C.旅行者在高处让呼喊的声音传得更远

    D.数学家通过心算得出题目的正确答案

    【3】以下各项中,能够根据文意做出推断的一项是(     

    A.技术的本质是以工具制造展现人的本质。

    B.没有技术的诞生,就不会有人类的出现。

    C.人类早期的心智外化是通过模仿实现的。

    D.因为害怕丢失记忆,所以人类发明文字。

    【4】有人认为,第⑤段对于“数字电子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外化并延伸了人的认知能力’”的论述不够充分,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具体分析。

    【5】新技术是否会如某些人所说的那样弱化人类的心智?请结合本文内容及以下材料,对此问题进行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

    传统电话可以满足人们跨越空间进行即时通讯的需求,而如今的智能手机则在此基础上扩展出了更多用于通讯的功能,如语音输入、信息撤回、图像传输等等。这样的变化不仅改变了通讯的形态方式,更重要的是它能够反映和影响人们在通讯过程中的认知能力。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题文)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1)在《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曹操的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之盛。

    (2)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感叹时光流逝时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无限风光在险峰”有异曲同工之妙。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离骚》中,屈原表示要追慕先贤,宁死也要刚正不阿、献身正道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劝学》中采用正反论证法论证学习要专心致志,其中从反面论证,告诫人们学习不能浮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出师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了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观点,这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一致。

  •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在《劝学》中用木材的直与曲来阐明人们要接受约束并不断学习的道理,接着又用假设的语气“____________” 木材也不会再挺直,而木材不会再挺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屈原用“香草美人”象征理想,抒发政治感慨。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运用了类似的写法。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描写沙漠冰封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10、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三小题)。

    (1)子曰:“志士仁人,     。” (《论语·君子之风》)

    (2)   ,隰则有泮。总角之宴,     (《诗经·氓》)

    (3)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   (晏殊《蝶恋花》)

    (4) ,内无应门五尺之憧, ,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5)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 11、补写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

    (1)《陋室铭》中,作者以古代贤人自况,表现自己高尚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赤壁赋》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3)《琵琶行》中,表现白居易和友人探寻琴声,琵琶女却是欲语还休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同年韦学士华下途中见寄[注]

    韦庄

    绿杨城郭雨凄凄,过尽千轮与万蹄。

    送我独游三蜀路,羡君新上九霄梯。

    马惊门外山如活,花笑尊前客似泥。

    正是清和好时节,不堪离恨剑门西。

    【注】此诗作于唐末乾宁四年(897年),时昭宗在华州,因东、西川节度使相争,韦庄随右谏议大夫李洵奉诏从华州出发,入川调解。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学士与诗人是同榜进士,友人入朝而诗人入蜀,行程相异,只能赠诗以寄情。

    B.首联从旅途所见写起,万千轮辙蹄印在泥泞的道路上交错,写出纷乱之状。

    C.颔联“送我”呼应题中“见寄”,得知友人仕途顺遂,诗人袒露了欣羡之情。

    D.在这清明和暖的美好时节,诗人却远赴蜀地,这令他倍感凄苦,难以承受。

    【2】颈联中的“活”字,有“活动”和“有生气”两种理解,你更倾向哪一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司马错欲伐蜀,张仪曰:“不如伐韩。”王曰:“请闻其说。”对曰:“亲魏楚,下兵三川,塞轘辕、缑氏之口,当屯留之道,魏绝南阳,楚临南郑,秦攻新城、宜阳,以临二周之郊,诛周主之罪,侵楚、魏之地。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今夫蜀,西辟之国,弊兵劳众,不足以成名,得其地,不足以为利。臣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今三川、周室,天下之市朝也,而王不争焉,顾争于戎狄,去王业远矣。”司马错曰:“不然。臣闻之,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王者,务博其德。三资者备,而王随之矣。今王之地小民贫,故臣愿从事于易。夫蜀,西辟之国也,而戎狄之长也,而有桀、纣之乱。以秦攻之,譬如使豺狼逐群羊也。取其地,足以广国也;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故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利尽西海,诸侯不以为贪。是我一举而名实两附,而又有禁暴正乱之名。今攻韩劫天子,劫天子,恶名也,而未必利也,又有不义之名,而攻天下之所不欲,危!臣请谒其故:周,天下之宗室也;齐,韩、周之与国也。周自知失九鼎,韩自知亡三川,则必将二国并力合谋,以因于齐、赵,而求解乎楚、魏。以鼎与楚,以地与魏,王不能禁。此臣所谓‘危’,不如伐蜀之完也。”惠王曰:“善!寡人听子。”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B.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C.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D.周自知不救/九鼎宝器必出/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天下/天下莫敢不听此/王业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魏善楚”的“善”指交好,与《鸿门宴》中“素善留侯张良”的“善”字意思相同。

    B.鼎是中华古代重要的器皿,九鼎更是代表国家统一昌盛,王权至高无上的宝器。

    C.三川在西周时期指关陇地区的泾河、渭河和洛河,现多泛指整个黄河流域地区。

    D.戎狄即先秦时代华夏对北方和西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戎和西狄的合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惠王想要伐蜀,司马错和张仪在惠王面前争论,张仪认为不如先攻打韩国,司马错认为应先攻打蜀国。

    B.张仪认为攻打新城、宜阳,惩罚周王室的过错,然后再趁机入侵魏楚,伐蜀无名无利,离称王越来越远。

    C.司马错认为蜀主残暴,吞并蜀国不会落下贪暴的名声,攻打韩、周等会导致对方联合,“危”机四伏。

    D.司马错强调想要富国强兵、称正天下,就一定要扩大国家的领土,让百姓们富足,并广施君主的恩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其财,足以富民;缮兵不伤众,而彼已服矣。

    (2)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之后,社会反应各有不同。有不遗余力、义无反顾的公务人员,有挺身而出、担当重任的医护“逆行者”,有争分夺秒、殚精竭虑的科研人员,有伸出援手、捐款捐物的善人义士……

    但也有某些管理部门的应对失措,有地域之间非理性的歧视,有自私自利的人带病潜逃出走……

    面对新冠肺炎这一公共卫生事件,人们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反应?你是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反应的?这些不同的反应,对发展公共健康事业有何警示?请你就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理解和思考。

    [注意]①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③明确文体,体裁不限,不少于80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