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 )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小明的大母指甲盖的宽度为10cm
B.教室天花板到地面的距离约为3m
C.成年人步行的速度为5m/s
D.教室黑板的高度约为10cm
3、国产大飞机C919采用碳纤维材料减轻机身质量,是因为碳纤维材料具有较小的( )
A.硬度
B.密度
C.耐热性
D.导热性
4、如图所示为一种我国自主研发的超声导盲手杖。它可以发射超声波探测周围5米内障碍物的情况,并处理成语音信号及时播放出来,达到“以听代视”的效果。该手杖可帮助盲人辨别障碍物的方位、距离、大小甚至形状等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B.超声波信号会对使用者造成电磁波辐射危害
C.该导盲杖对障碍物的定位原理与蝙蝠的定位原理相同
D.超声导盲杖利用声音可传递能量原理制成
5、图甲、乙、丙、丁为某单缸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的正确顺序是甲、乙、丙、丁
B.只有乙冲程能向外提供动力,其他冲程都是靠惯性运转的
C.丙冲程中排出的废气不具有任何能量
D.丁冲程的原理与图戊所示演示实验的原理相同
6、杭州亚运会期间,中国健儿以不懈的拼搏书写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青春华章,体现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图中四幅图片为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情景,关于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接力赛最后一棒的陈佳鹏力挽狂澜,超越日本选手,帮助中国队夺得金牌。跑步时,以观众为参照物,陈佳鹏是运动的
B.全红婵倒立在跳台上,跳台台面距水面
,水深
,此时全红婵与她在水中的像相距
C.孙颖莎打乒乓球所用球拍的红色面板能吸收所有色光
D.张雨霏凭借出色的臂力游向终点,比赛过程中她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7、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1cm处的过程中,所成像的大小一直变大
D.当u=20cm时成缩小的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8、下列关于物理量的估算正确的是( )
A.人洗澡时的水温约为80℃
B.我国高铁的速度约为300m/s
C.人的心脏跳动一次所需的时间约为4s
D.一间普通教室的长度约为10m
9、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天舟一号” 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D.“天宫二号”与“天舟一号”对接过程中,相对于“天宫二号”,“天舟一号”是静止的
10、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小明的速度越来越大
B.小华的速度越来越大
C.小明在第8s追上小华
D.小华与小明全程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11、测量仪器是实验探究的重要工具,下列关于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必须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
B.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读数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
C.使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底部相平
D.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
12、如图所示,山东青岛一男子在海边叉鱼时一击命中的视频走红网络,不少网友调侃其为“闰土插猹式”捕鱼。图中能反映该男子看到水中游鱼的光路图的是( )
A.
B.
C.
D.
13、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我们教室里的空气的总质量都是一样的
14、小明想测量家中橄榄油的密度,于是他找来了一台电子秤、一个小空瓶、适量的水和酒精
进行实验。他用同一小空瓶先后装满水、酒精和橄榄油,用电子秤分别测出空瓶和所装液体的总质量m,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根据小明记录的数据,帮他计算出橄榄油的密度为( )
液体种类 | 空瓶和液体的总质量 | 液体密度 |
水 | 70.0 | 1.0 |
酒精 | 62.0 | 0.8 |
橄榄油 | 66.8 |
|
A.
B.
C.
D.
15、很多同学都知道自己的身高和质量,却不知道自己的体积,人的密度近似等于水的密度,请你估算一下自己的体积。你的体积最接近于( )
A.60m3
B.0.6m3
C.0.06m3
D.0.006m3
16、北京残奥会会微名为“天、地、人”,是一个充满动感的人形,暗示着残疾人在运动和生活中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会徽图形是由三原色构成的“飞”字形,仿佛一个向前跳跃的运动员。下列不是三原色的是( )
A.黄色
B.红色
C.蓝色
D.绿色
17、如图所示是某款音箱,其智能语音控制系统可通过网络让用户以语音对话的交互方式点播歌曲、了解天气等,也可以对智能家居设备进行控制,比如打开窗帘、设置空调温度等。关于智能音箱,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智能音箱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B.音箱靠扬声器纸盆的振动发出声音
C.当接收“大点儿声”的指令后,纸盘振动加快
D.播放音乐时,人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依据的是声音的音调
18、甲、乙两辆小车从同一地点出发向东运动,运动的s-t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乙全程都在做加速运动
B.0~5min内,小车甲相对于小车乙向东运动
C.0~10min内,小车甲的平均速度为2m/s
D.从开始运动到第2次相遇的整个过程中,小车甲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车乙的平均速度
19、2023年9月23日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上,中国代表团压轴入场,会场响起雷鸣般的欢呼声和掌声。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欢呼声和掌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
B.“雷鸣般”是描述声音的响度大
C.“雷鸣般”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D.欢呼声和掌声一定不是噪声
20、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叫”的声音相比较,牛叫的声音( )
A.音调高,响度大
B.音调低,响度大
C.音调高,响度小
D.音调低,响度小
21、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 路程的平均速度为1m/s,后
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1.4 m/s
B.1.5m/s
C.1.6m/s
D.1.75m/s
22、伦敦奥运会期间英国军方将配备一种远程声波安保设备,该设备工作时可以产生高达150分贝的声音,尖锐的声响会让人耳感到刺痛,既可用作高音喇叭,也可用作非致命性武器驱散人群。关于该设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设备产生的是超声波
B.该设备产生的是次声波
C.“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响度
D.“150分贝”是指所产生声音的音调
23、港珠澳大桥施工时通过优化施工工艺等方式减少施工噪声,最终实现“大桥通车、白海豚不搬家”的承诺。下列相关声现象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噪声是由物体有规则振动产生的
B.噪声在海水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C.噪声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D.优化施工工艺一定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4、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种物质是海波
B.甲种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液态
C.甲种物质的熔点为48℃
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均不需要吸热
25、为了监督司机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公路上设置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4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信号用时0.3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0.9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汽车在两次接收信号间隔过程中行驶的距离是_____m,汽车的速度是_____m/s。
26、运用光学知识解决问题:
(1)坐在教室某个位置的同学因黑板“反光”而看不清某些粉笔字,但能看清自己书本的字,前者发生了光的______,后者发生了光的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小明用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①实验前,小明先想办法测凸透镜的焦距,如图甲,他将凸透镜______太阳光,在透镜下方,平行地放上白纸,测出透镜与白纸间距s与对应的白纸被烤焦的时间t,绘出图像,如图乙,则判断该透镜的焦距f为______cm;
②实验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会导致光屏上的像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③小明想利用LED发光字母来探究凸透镜成像时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图丁中的4个字母适合做LED光源的有______个。
27、渔民出海捕捞,常常满舱而归,收获劳动的喜悦。一艘空船受到的浮力是F1,装满鱼后受到的浮力是F2,则F1________F2(选填“>”、“<”或“=”);渔船装满鱼后排开水的体积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船时排开水的体积。
28、如图所示,甲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cm;乙图中被测物体的温度值是_____;丙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丁图中速度表的读数为_______。
29、蜻蜓在平静水面上空飞行,蜻蜓在水中的“倒影”是它的______像(填“虚”或“实”),蜻蜓距水面3m,水深2m,则倒影距水面______m。蜻蜓飞到地面上空却看不到倒影,因为光在地面发生______反射(填“漫”或“镜面”)。
30、根据下面光现象的实例回答问题。
(1)四个实例:①雨后见彩虹;②小孔成像;③一叶障目;④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树的“倒影”。其中成实像的是______,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是_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小明同学站在岸上看到水中一条鱼,图中给出a、b两点。那么b点是______(鱼、像),a的形成是由于光的______形成的虚像。
31、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m/s;一束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_______°。如图甲所示,若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的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电视机的遥控器能发射_______,对电视机实现控制,它是一种不可见光。
32、小明在厨房中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这“白气”实质上是一些 。小明仔细观察又发现:“白气”从喷出到消失要经历三个物理过程。①靠近壶嘴的地方,我们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壶内水沸腾时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在壶嘴附近由于温度比较 ,仍然保持气体状态。②水蒸气离开壶嘴一段距离以后, ,形成“白气”。(②③两题填物态变化名称)③“白气”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 现象,我们又什么也看不见了。
33、如图所示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木块的长度是______cm.
34、某物块放在水中有1/4体积露出水面,放在另一种液体中1/2露出液面,则ρ物=______ρ液=________
35、如图所示,单摆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称为单摆的周期。小旋对单摆周期有以下猜想:可能与单摆的质量、单摆绳长和单摆摆动角度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使用刻度尺、秒表、细线、质量不同的小球、量角器等器材,依照物理探究方法,进行了实验。
(1)为了减小测量周期时的误差,下列做法最合理且符合实际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A.用秒表测量只摆动1次的时间t1,周期T=t1
B.用秒表测量摆动10次的总时间t2,周期
C.用秒表测量摆动200次的总时间t3,周期
(2)为了验证摆动周期T与摆长L的关系,实验步骤是:
①测量摆线的长度;
②将小球拉开一定高度释放,测量小球摆动一定次数的时间,进一步计算摆动一次的时间;
③改变摆线的长度,保持小球______相同,重复实验。
36、小明一家在十一黄金周的时候来福鼎自驾游,途中路过图甲中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1)请你写出下图中交通标志牌“100”的含义。
(2)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里到福鼎最快多少时间。
(3)小明在车上看到此交通标志牌时,手机上显示时间9:12,中途在高速服务区停留5分钟,到达福鼎时手机显示时间9:32,求:小明看到标志牌到达福鼎这段时间内小车的平均速度。
37、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于2008年5月1日大桥正式通车,该桥全长36km。一列火车长400m,行驶在桥面时,速度计的示数如图,那么该车此时的运动速度为多少?车辆匀速通过整个大桥需多长时间?
38、小李用200N的水平推力将重8000N的箱子沿水平地面移动30m,用了1min,求:
(1)小李推力做的功为多少焦?
(2)他做功的功率为多少瓦?
39、如图所示物体放在凸透镜前,0处为凸透镜光心,M点发出的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要使光线a经凸透镜后的光线经过K点,应使凸透镜沿主光轴水平向左还是水平向右移动?请画图说明。
40、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41、(1)如图所示,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请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斜面上,请你画出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在A端分别施加不同方向的两个力F1、F2,分别画出F1、F2对应的力臂L1、L2。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