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界线图”,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黑龙江省的漠河 B.②是广西的腾冲县
C.我国人口分布均匀 D.该线以西人口较为稀疏
2、北京古城址的变迁,说明与城市发展有密切关系的是
A.地形 B.气候 C.海陆 D.水源
3、读我国沿“北纬30°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映出的我国地势特征是(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中部高,四周地
D.北高南低
【2】图中,数字①所在的地形区是( )。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柴达木盆地
D.黄土高原
【3】从图可知,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是( )。
A.山地和高原
B.盆地和高原
C.平原和丘陵
D.平原和盆地
【4】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开发利用山区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 )。
A.做好生态环境建设
B.加大矿产资源开发力度
C.大力发展旅游业
D.开垦荒地,增加耕地面积
4、工业是国民经济中规模最大、创新最活跃的物质生产部门,工业现代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具有支撑和保障作用。下列关于我国工业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B.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但基础较薄弱
C.工业是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D.我国正从中国创造向中国制造迈进
5、“回南天”一般出现在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形成连日的小雨或大雾。读2021年某次“回南天”形成示意图,判断“回南天”发生时,当地的天气一般是( )
A.
B.
C.
D.
6、最近,青岛市政府提出了“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新战略。读下图完成下题。
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区)与冀鲁豫顺序一致的是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④ D.③④⑤
7、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 煤炭、石油、天然气 B. 煤炭、铁矿、生物
C. 风能、水能、太阳能 D. 土地、风能、石油
8、形成于东北地区的“二人转”一向以欢乐喜庆为特色,这种文艺特点的形成,可能与东北地区有关.( )
A. 山环水绕的地形 B. 冬季寒冷漫长
C. 矿产资源丰富 D. 物产丰富、衣食无忧的生活
9、自治区和直辖市属于我国三级行政区划中的( )
A.省级 B.县级 C.州级 D.市级
10、“非洲之巅”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顶夏季积雪,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分布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11、当灾害来袭时,掌握基本的求生自救方法,降低灾害带来的损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当野外遇到龙卷风,应就近寻找低洼地伏于地面,且远离大树,以免砸伤
B.当地震突然发生时,高楼上的人员应该立刻从楼梯跑到楼下躲避
C.在山区遭遇泥石流时,应沿着泥石流流动方向向山下跑
D.遭遇洪水袭击来不及撤离时,应在身上捆绑重物,防止被洪水冲跑
12、北冰洋四周的大洲,按地球自转方向依次是 ( )
A、亚洲、欧洲、北美洲 B、北美洲、亚洲、欧洲
C、亚洲、北美洲、欧洲 D、非洲、北美洲、亚洲
13、香港和澳门有许多相似的地理特征,但不包括的是( )
A.地狭人稠,填海造陆现象普遍
B.是自由贸易港
C.实行“一国两制”
D.地形以平原为主,耕地面积大
14、为解决华北地区用水紧张状况,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A.增加地下水开采量
B.压缩农田面积
C.直接利用工业和生活污水灌溉
D.推广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15、东南亚华人.华侨的祖先大多数来自于
A. 广西、福建 B. 广东、福建 C. 福建、台湾 D. 福建、浙江
16、黄土高原传统的民居是( )
A. 毡房 B. 窑洞 C. 竹楼 D. 四合院
17、“滚滚长江东逝水”反映出我国( )
A.地势西高东低 B.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
C.地形复杂多样 D.降水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18、长江中游地区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 )
A.重庆 B.宜昌 C.湖口 D.武汉
19、2022年3月5日~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京召开,从各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所属的民族来看,西藏、新疆、广西、宁夏、云南这5个代表团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比超过50%。读“5个代表团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比表”,完成下面小题。
代表团 | 西藏 | 新疆 | 广西 | 宁夏 | 云南 |
少数民族占比 | 72.7% | 62.1% | 60.5% | 56.5% | 53.9% |
【1】关于我国民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B.广西代表团少数民族代表以维吾尔族为主
C.民族分布具有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
D.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少数民族人数呈东多西少的特点
【2】下列云南民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
B.热带海滨风光是云南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C.傣族是云南独有少数民族,火把节是其传统节日
D.云南是我国成立的五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20、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行政中心之间的连线正确是
A.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 B.广东省—昆明市
C.甘肃省—兰州市 D.宁夏回族自治区—南京市
21、读中国行政区划图,写出字母所在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2、黄河的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长江的发源地是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指从黑龙江省 到云南省 画的一条直线。
24、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入_____________。
25、我国北方地区大体位于 、 以东, 以南, 以北,东临 和 海。
26、人们把 形象的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7、我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
28、成都平原素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富庶的“ ”。
29、我国冬季气温南北温差大,越向南气温就越 ,夏季南北普遍 。
30、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_______。
31、进入10月,拉尼娜现象已经基本成为事实。预计我国的水稻、小麦、甘蔗、玉米等多个农产品可能受异常天气影响而减产。下图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图”,图中A线是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与非主要种植业区分界线。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A线大体与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一致。
(2)从气候看,我国非主要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高山高原气候区;从地形上看,我国主要种植业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丘陵地形区。
(3)甲是我国的邻国________,乙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________牧区,某制糖厂欲到丙省大量采购的制糖原料应是________。
(4)在丁地生活的小华看到,当小麦未成熟时一辆辆收割机由北向南行驶;当小麦收割时,一辆辆收割机由南向北行驶。小华不明白怎么回事,请你给小华解释一下。
(5)水稻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该地区种植水稻的气候优势是________。
32、北方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界线①是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它大致与____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最接近。
(2)A____(山脉)横亘于华夏大地之上,是长江水系和黄河水系的分水岭。
(3)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是____。
(4)比较齐齐哈尔和石家庄的气候差异,读图可知,两地的气候虽然相同,都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但是齐齐哈尔各月气温均低于石家庄,主要是受____影响,石家庄位于____(地形区名称)。
(5)影响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最大问题是____。目前,国家采取了跨流域调水措施,图中②为____工程三条线路中的东线工程。
(6)从图中苹果产地分布来看,主要有环渤海和B____(地形区)两大苹果产区。
33、读“四城市降水量柱状图”和 “中国干湿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干湿地区名称:
A , B , C , D 。
(2)干湿地区 AB 之间分界线大致是 mm 等降水量线,干湿地区 BC 之间分界线大致是 mm 等降水量线。
(3)四城市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排列顺序是 。
(4)由此可知,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 。季节(时间)分配特点是 。
(5)导致我国降水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是受 (夏季风或冬季风)影响,主要来自 洋。
(6)北京属于 气候,气候特点 。
34、读下面某旅行团的日程安排和旅行路线图,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 日程安排(旅游路线) |
第一天 | 广州→武汉→宜昌 |
第二天 | 宜昌→重庆 |
第三天 | 重庆→成都 |
第四、五天 | 成都→青海湖 |
第六天 | 青海湖→广州 |
(1)第一天,旅行团从广州坐火车,经过___线,穿越①___(山脉)的隧道,到达___省武汉市。
(2)第二天坐轮船沿长江___(顺或逆)行,沿途游览我国著名的三峡风景区,在___(直辖市)上岸,此时可见长江北岸一条主要支流___。
(3)第三天,该旅行团乘坐大巴行驶在成渝高速公路上,沿途观赏了___盆地的景色。
(4)第四、五天,旅行团游览了青海湖,该湖是一个___ _(咸水或淡水)湖,旅途中,部分游客出现呼吸急促等缺氧情况,其原因可能是___。
(5)第六天,该团选择最快捷的交通方式回到广州,其间,共越过了我国地势___级阶梯。该旅行团六天共选择了___种交通运输方式。
35、读世界部分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甲地位于______洲,红海通过______运河与地中海相通。
(2)湄公河的流向是______。
(3)中南半岛具有______的地形特征。
(4)波斯湾沿岸地区______(能源)丰富,该资源主要出口到西欧以及______、______等国家。
(5)印度的降水主要是受______(西南或东北)季风影响造成的,该季风时强时弱的不稳定变化导致______灾害频繁,影响印度的农业生产。
(6)阿拉伯半岛的居民从人种划分看,属于______人种;居民主要信奉______教,是世界上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其原因是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