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软水不含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B.活性炭可将自来水变成蒸馏水
C.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D.净化水时,过滤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2、下列现象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干冰升华 -------- 分子间隔增大
B.湿衣服晾干 -------- 分子不断运动
C.氧气能被压入钢瓶中 -------- 分子体积变小
D.金刚石和石墨硬度不同 -------- 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37.5%
C.通过降温的方法能将乙的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
D.甲物质中混有少量的乙物质,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物质
4、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B.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C.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最大
5、正是因为有了温室效应,全球平均地表气温才提高到目前适合人类生存的15℃,下列不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
B.臭氧()
C.氧气
D.甲烷()
6、能形成溶液的一组物质是
A.冰和水
B.牛奶和水
C.泥土和水
D.食盐和水
7、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卓越贡献的我国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张青莲
C.屠呦呦
D.侯德榜
8、把一枚无锈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可出现的是
A.溶液蓝色变浅直至无色
B.铁钉表面析出红色物质
C.产生大量气泡
D.溶液质量增加
9、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用液氮作冷冻剂
B.用氧气作火箭的助燃剂
C.木炭吸附色素
D.用石墨做电极
10、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采用的方法是
A.通入石灰水
B.通过灼热的CuO
C.将混合气体点燃
D.倾倒出CO
11、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海水制H2的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I是分解反应
B.反应I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制取过程中需要不断添加Fe3O4和FeO
D.该过程总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2H2O=2H2+O2(反应条件省略)
12、一瓶气体经过化验只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是
A.一种单质
B.一种化合物
C.单质、化合物的混合物
D.既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
13、逻辑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有新分子生成,则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燃烧都会放出热量,则有热量放出的反应一定是燃烧
C.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则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D.二氧化碳能使燃着木条熄灭,则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14、2023年6月7日,力箭一号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发射火箭所用的燃料液态偏二肼(C2H8N2)与N2O4发射的反应为,则x为
A.C
B.CO
C.CO2
D.H2CO3
15、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B.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pH一定大于7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有机物中都含有碳元素,所以含碳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16、古籍《辍耕录》记载,“杭人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镕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日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松木发火说明松木具有可燃性
B.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有助于发火和燃烧
C.“发烛”中的松木燃烧,必须达到自身着火点
D.硫磺是“发烛”发火和燃烧的催化剂
17、天宫课堂结合载人飞行任务,贯穿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系列化推出,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以青少年为主要对象,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天宫课堂逐渐成为中国太空科普的国家品牌,到目前为止已举行了四期。2021年12月9日,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展示了在无容器材料实验柜中进行的锆金属熔化与凝固实验。如图是锆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锆原子的质子数为40
B.锆原子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五周期
C.锆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1.22
D.锆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离子
18、纸张能在空气中燃烧,而石头即便在纯氧中也不能燃烧。这一事实与下列哪一因素关系最密切
A.氧气的浓度
B.燃烧区的温度
C.物质的着火点
D.物质的性质
19、雷电交加的天空发生的一个化学反应,其微观过程可用如图所示模型图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是一种氧化物
B.参加反应的甲与乙分子个数比为3:1
C.丁的化学式为CO2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20、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分子及其数目变化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5:1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D.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与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21、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比NaCl大
B.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C.将60℃ KNO3饱和溶液降低温度,溶液仍饱和
D.除去KNO3中少量NaCl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的方法
22、自来水生产过程中,无需用到的步骤是
A.静置沉降
B.吸附
C.杀菌消毒
D.蒸馏
23、下列四个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 B | C | D |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 电解水一段时间 | 向一定量灼热的氧化铜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 | 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 |
A.A
B.B
C.C
D.D
24、如图为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图,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铝
B.铁
C.氧
D.硅
25、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吸取稀硫酸
B.装入锌粒
C.制备氢气
D.收集氢气
26、下列四个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
B.
C.
D.
27、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在纯净物、氧化物、混合物、化合物中肯定有不同元素存在的是______。
(2)有下列物质:①过氧化氢;②二氧化锰;③石灰水;④空气;⑤红磷;⑥水银;⑦冰水共存物;⑧液态氧;⑨氯酸钾;⑩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反应后的固体剩余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含有氧分子的是______。
28、2019年12月27日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它的两种发动机分别采用液氢、液氧做推进剂和煤油、液氧做推进剂,而旧的长征火箭采用的推进剂是有毒的偏二甲肼(N2H4)和液态四氧化二氮(N2O4),其燃烧时还会因泄露和不充分燃烧产生大量氮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发现,煤在一定条件下加氢制得煤油,称之为煤的液化,属于______变化。
(2)煤油(C12H16)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旧的长征火箭推进剂燃烧时产生的氮的氧化物,如NO2等会导致______的形成。
29、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__
(2)2H________
(3)S2-中数字2所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
(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5)最洁净的燃料_________
(6)3个亚铁离子________;
3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在t3℃时溶解度为_____。
(2)P点表示_____。
(3)t3℃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是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或“不确定”),溶液的质量___。
(4)A物质中混有少量B,提纯A方法是_____。
(5)如果分别把A、B、C放入100g水中配成t3℃时的饱和溶液,再冷却到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物质___。
31、人类的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
(1)用___________的方法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____性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降低水的硬度并杀菌消毒,在家中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水由___________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正极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____。
32、下面是部分元素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仔细观察、分析后回答问题:
(1)属于原子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2)写出③粒子的符号表示:_________。
(3)如图中,元素有_________种。
(4)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序号)
33、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元素“碳”的世界。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化石燃料有煤、_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低碳经济”是以较小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
(3)2009年6月5日,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________(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之一的化学式是C8H18,其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应该开发和利用新能源,请写出你所知道的正在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至少填两种)
34、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燃烧时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反应_____。
(2)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_____。
(3)加热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粉末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的反应_____。
35、用化学符号表示:
(1)两个氮原子______;
(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______;
(3)镁离子______;
(4)氯化钠______;
(5)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6、物质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中,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KCl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④。
(1)在四种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填序号,下同);
(2)四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
(3)将溶液④降温至10℃,此时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37、下图是实验室制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B、C连接可制取二氧化碳,请在C中简要补画出CO2的收集装置图__________。
(3)若用B装置选择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氢气,现要得到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则从发生装置出来的气体沿导管口之间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写导管口字母)
38、实验室欲用含杂质的粗盐配制50g5%的NaCl溶液,用下列实验操作可完成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g5%的氯化钠溶液。
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的步骤为_____(填序号)。
(2)乙实验若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则配制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t℃时NaCl的溶解度为a克,该温度下把b克NaCl投入c克水中充分溶解。
当a/100>b/c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当a/l00<b/c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
39、实验是化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 1 中所用的白磷过量,反应前称得左盘内装置及物质总质量为 a g,实验时,白磷燃烧过程中看 到的现象是_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实验后冷却至室温,将锥形瓶倒置于盛满水的水槽中,取下瓶塞,则进入锥形瓶中的水约占锥形瓶体积的________。
(2)实验 2 结束后,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你认为该化学反应_______(“遵循”或“不遵循”)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结束后质量变轻的原因是_________。
(3)实验 3 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后,与负极相连的滴定管 a 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填化学式);若 a 管内产生气体体积为 12mL,则连接电源正极的滴定管 b 内的气体体积为_____ mL。
40、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集气瓶底部留有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燃烧的现象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