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有关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表述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 | 将混合气体点燃 |
B | 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
C | 除去 | 与适量碳粉混合加热 |
D | 鉴别一氧化碳、甲烷、氢气 | 观察它们的物理性质 |
A.A
B.B
C.C
D.D
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 | 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区分软水与硬水 | 取等量硬水、软水,分别滴加等量的肥皂水,振荡 |
B | 区分氯化钠与碳酸钠 | 分别滴加稀硝酸 |
C | 区分甲烷与一氧化碳 | 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只干而且冷的烧杯 |
D | 区分CO2和N2两种气体 | 分别向盛有气体的集气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 |
A.A
B.B
C.C
D.D
3、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盐
B.纯碱
C.蔗糖
D.面粉
4、下列各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煅烧石灰石 | B.少量的炭在密闭容器中完全燃烧 | C.等质量碳酸钙与足量同浓度稀硫酸反应 | D.镁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内燃烧 |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热量,发出白光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6、氦是第一种在地球之外的宇宙中被发现的元素,其元素符号是
A.Ag
B.He
C.Hg
D.Ne
7、“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下列做法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是
A.胃酸过多的病人应少喝汽水
B.向易变质的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
C.用甲醛浸泡水产品,以防其变质
D.多食水果和蔬菜,给人体补充维生素
8、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失火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B.室内着火立即打开门窗
C.电器着火用水直接扑灭
D.酒精灯碰倒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9、下列化学家中,通过实验得出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科学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10、已知某乙烷(C2H6)与乙醇(C2H6O)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现有该混合气体4g,则混合气体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A.0.6g
B.1.8g
C.3.0g
D.5.4g
11、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NaCl
B.CH4
C.CuSO4
D.He
12、向石蕊试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再进行加热,溶液颜色变化顺序正确的是( )
A.红色——紫色——红色
B.紫色——红色——紫色
C.红色——紫色——蓝色
D.红色——无色——红色
13、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倾倒液体
D.量取液体
14、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
15、戴口罩是阻碍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为了增强密封性,口罩均放了鼻梁条,有的鼻梁条是铝合金的(如图所示),关于铝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合金耐腐蚀性强
B.铝合金比纯铝硬度高
C.鼻梁条使用铝合金,利用其密度相对较小的优点
D.铝合金的熔点比金属铝高
16、乙炔(化学式为C2H2)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6.6g二氧化碳、1.4g一氧化碳,则生成水的质量为
A.0.6g
B.0.9g
C.1.8g
D.3.6g
17、食品保鲜常常用到干冰。课外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利用保鲜袋中的干冰设计并完成了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有关实验现象或分析正确的是
A.(Ⅰ)静置,烧杯内气球无明显现象
B.(Ⅱ)加水后烧杯内只发生物理变化
C.(Ⅲ)烧杯内形成白雾的原因是干冰升华吸热
D.(Ⅳ)紫色石蕊溶液不变色
18、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者有本质区别的是
A.干冰升华
B.电灯发光
C.轮胎爆炸
D.粮食酿酒
19、下列物质中,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A.CO2
B.O2
C.N2
D.C
20、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将等质量的A、B、C配成饱和溶液,需要的水质量:C>B>A
B.P点表示.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相等,该温度下B、C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相同
C.t1℃时,给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加热(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有晶体析出的是C物质
D.从A、B的混合物中提取A应采用降温结晶
21、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即可燃烧
B.燃烧属于化学反应,爆炸也一定属于化学反应
C.将煤球做成蜂窝状,其目的是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D.在氧气中能燃烧的物质在空气中也一定能燃烧
22、中国空间站内航天员的饮用水要求净化程度非常高,中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特殊净水器可以实现该目标,此净水器工作时最关键的一步操作是
A.静置
B.蒸馏
C.吸附
D.过滤
23、碳元素是人类接触和利用最早的元素之一。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很多,部分结构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碳单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石墨和金刚石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B.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
C.石墨很软且有滑腻感
D.活性炭可用作冰箱除臭
【2】关于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A.C60分子很稳定
B.每个C60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60
D.可应用于超导、催化等领域
【3】石墨烯是最薄、传导电子速度最快的材料,关于石墨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
B.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具有导电性
D.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24、近期,全国多地的医院都出现了比较多的支原体肺炎患者,而且多以儿童为主,门诊常以阿奇霉素(C38H72N2O12)为首选的大环内酯类药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阿奇霉素中含有124个原子
B.阿奇霉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阿奇霉素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6:1
D.阿奇霉素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6
2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发生化学反应
B.阴离子带负电,所以带负电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C.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所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6、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A.
B.
C.
D.
27、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2H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Mg2+: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
(1)氟元素 ;(2)2个氧原子 ;(3)铵根离子 ;
(4)负二价的硫元素 ;(5)5个二氧化碳分子 ;(6)氧化铁 。
29、从氧化钙、纯碱、小苏打、一氧化碳、氢氧化钙、二氧化碳中选择适当物质,用化学式填空。
(1)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______;
(2)能还原氧化铜的氧化物是______;
(3)用作食品干燥剂的物质是______;
(4)能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_____。
30、(8分)吸毒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与社会安宁,是世界的一大公害。“摇头丸”是国家严禁的一种毒品,化学式为,它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其中,碳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31、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
(1)下面关于水的图1与图2两个变化本质的区别是______。
(2)图2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产生b气体的电极与电源______(填“正极”或“负极”)相连,通过对电解水产物的验证,说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3)水通电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4)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其目的是______。
(5)水在化学实验中有多种用途,其中图3若没有水其后果可能是______,图4中水的主要用途是______。
(6)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图所示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反应①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②属于化合反应
B.整个转化过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水
C.反应②说明氢气是一种洁净能源
D.反应②也能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E.反应①可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2、实验室电解水时,正负两极收集的气体体积比为___________,该实验说明了水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填化学式)
33、有①镊子、②烧杯、③试管、④胶头滴管、⑤药匙、⑥燃烧匙、⑦坩蜗钳、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⑩托盘天平等仪器.(4分)
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仪器(填写相应的序号):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____;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琉仪器是____;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用____;量取8mL的水用____.
34、用下列序号填空:①烧杯 ②试管 ③胶头滴管 ④燃烧匙 ⑤蒸发皿 ⑥过滤 ⑦搅拌 ⑧量筒,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_________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_______;燃烧少量硫粉的仪器_______;取用6.8mL某溶液的仪器_______。
35、镁条燃烧的现象______,文字表达式:______。
36、(5分)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NaOH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___________溶液除去。
(3)“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___(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4)已知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40℃时,200g蒸馏水中溶解______g硫酸钠达到饱和。将该饱和溶液升高温度至90℃,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37、某学生练习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图是该同学的操作过程中的示意图。试回答: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填序号)。
(2)⑤操作中应称量NaC1的质量是_______g,称量氯化钠时,在往左盘慢慢加入氯化钠的过程中,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
(3)②操作中应选用_______(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量取_______mL的水;量取溶剂时,除量筒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
(4)③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5%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⑤操作中砝码和食盐放置颠倒 B ①操作中有固体洒落
C ②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D 实验结束装瓶时,有液体洒出
38、同学们在学习完氧气的性质后,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并逐一进行了探究。
问题一: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能否证明氧气是纯氧?
进行实验:同学们用数字化实验探测仪进行实验,并获得了一系列数据。
集气瓶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 25% | 35% | 45% | 55% | 65% |
带火星木条情况 | 微亮 | 亮 | 很亮 | 复燃 | ______ |
(1)收集证据:⑤号瓶中带火星木条情况的现象可能是______。
(2)通过实验数据,同学们得出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最低氧气浓度为55%,该结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______。
问题二: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剧烈程度会与哪些因素有关? 为此,该研究小组又做了以下探究: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氧气浓度(体积分数) | 34% | 47% | 60% | 73% | 86% |
直径0.2mm的细铁丝 | 不燃烧 | 稍有燃烧 | 剧烈燃烧 | 剧烈燃烧 | 剧烈燃烧 |
直径0.5mm的细铁丝 | 不燃烧 | 不燃烧 | 不燃烧 | 稍有燃烧 | 剧烈燃烧 |
(3)有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 本实验中,测量O2体积的装置是______(填序号),实验过程中发现集气瓶中水没有加满,对测量O2体积______(“有”或“没有”)影响。
(4)实验结论:影响铁丝燃烧剧烈程度的因素有______和______。
39、利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如图1,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出该集气瓶中的气压变化如图2。
(1)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图2中CD段气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_____?
40、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图乙所示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反应;
(2)标出B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写出图甲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