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点E为菱形ABCD边上的一个动点,并沿A→B→C→D的路径移动,设点E经过的路径长为x,△ADE的面积为y,则下列图象能大致反映y与x的函数关系的是( )
A.
B.
C.
D.
2、边长为的正六边形的面积等于( )
A.
B.
C.
D.
3、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一定相等
B.等腰三角形任意一条边上的高线、中线和角平分线都三线合一
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D.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小于第三边
4、把多项式分解因式,结果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6、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边长为5的等边△AOB的边OA,AB分别相交于C,D两点,若OC=2BD,则实数k的值为( )
A.
B.
C.
D.
7、如图,已知,第一象限内的点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第四象限内的点
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且
,
,则
的值为( )
A. B. 6 C.
D. -6
8、下列标志图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9、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根为
,
,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成立的是( )
A.
B.
C.
D.
10、如图,Rt△ABC中,∠ACB=90°,AC=4,BC=6,以斜边AB上的一点O为圆心所作的半圆分别与AC、BC相切于点D、E,则AD为( )
A.2.5
B.1.6
C.1.5
D.1
11、如图,由三个棱长均为1cm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的面积是__________.
12、已知在中,∠B和∠C的平分线分别交直线AD于点E、点F,AB=5,若EF>4时,则AD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3、分解因式:m3﹣m=___________.
14、如图是含x的代数式按规律排列的前4行,依此规律,若第10行第2项的值为1034,则此时x的值为_____.
15、计算:_______________.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的顶点
在坐标原点,边
在
轴的负半轴上,
,顶点
的坐标为
.反比例数
的图象与菱形对角线
交于点
,连结
,当
轴时,
的值是_________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C=BC,OA=1,OC=4,抛物线y=+bx+c经过A,B两点,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b,c的值;
(2)、点E是直角三角形ABC斜边AB上一动点(点A、B除外),过点E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F,当线段EF的长度最大时,求点E的坐标;
(3)、在(2)的条件下:①求以点E、B、F、D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②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EFP是以EF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 若存在,求出所有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18、D、E分别是不等边三角形ABC(即AB≠BC≠AC)的边AB、AC的中点,O是△ABC所在平面上的动点,连接OB,OC,点G、F分别是OB、OC的中点,顺次连接点D、G、F、E.
(1)如图,当点O在△ABC的内部时,求证:四边形DGFE是平行四边形;
(2)若四边形DGFE是菱形,点O所在位置应满足什么条件?(直接写出答案不需要说明理由.)
(3)在图2中作出点O,使得四边形DGFE是正方形(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19、已知,下列n(n为正整数)个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①x2﹣1=0,②x2+x﹣2=0,③x2+2x﹣3=0,④x2+3x﹣4=0,…,⑪,…
(1)上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为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2)猜想:第n个方程为________,其解为________.
(3)请你指出这n个方程的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写出一条即可).
20、在一块长16m.宽12m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要求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 下面分别是小明和小颖的设计方案.
小明说:我的设计方案如图(1),其中花园四周小路的宽度相等. 通过解方程,我得到小路的宽为2m或12m.
小颖说:我的设计方案如图(2),其中花园中每个角上的扇形相同.
(1)你认为小明的结果对吗?请说明理由.
(2)请你帮助小颖求出图中的x(精确到0.1m).
(3)你还有其他的设计方案吗?请在下边的矩形中画出你的设计草图,并加以说明.
21、王老师对他所教的九(1),九(2)两个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检测,批阅后对其中一道试题的得分情况进行了归类统计(各类别的得分如下表).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每班各类别得分人数的统计图(不完整).
各类别的得分表
类别 | 得分 |
A:没有作答 | 0 |
B:解答但没有正确 | 1 |
C:仅做对第(1)问 | 3 |
D:完成正确 | 6 |
九(1)班各类别得分条形统计图
九(2)班各类别得分扇形统计图
已知两个班一共有50%的学生得6分.其中九(2)班得6分的学生有22人,九(2)班这道试题的平均得分为分.请解决如下问题:
(1)九(2)班有______名学生,两个班共有______名学生;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求,
的值.
22、如图,点A(m,3)、B(6,n)在双曲线y=(x>0)上,直线y=ax+b经过A、B两点,并与x轴、y轴分别相交手C、D两点,已知S△OAB=8.
(1)求双曲线y=的函数表达式;
(2)求△COD的周长;
(3)直接写出不等式-ax>b的解集.
23、如图,某建筑物BC顶部有一旗杆AB,且点A、B、C在同一条直线上,小红在D处观测旗杆顶部A的仰角为47°,观测旗杆底部B的仰角为42°已知点D到地面的距离DE为1.56m,EC=21m,求旗杆AB的高度和建筑物BC的高度(结果保留小数后一位).(参考数据:tan47°≈1.07,tan42°≈0.90)
24、某企业生产并销售某种产品,假设销售量与产量相等,如图中的折线ABD表示该产品每千克生产成本y1(单位:元)与产量x(单位:kg)之间的函数关系;线段CD表示每千克的销售价y2(单位:元)与产量x(单位:kg)之间的函数关系.
(1)请解释图中点D的横坐标、纵坐标的实际意义.
(2)求线段AB所表示的y1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3)当0≤x≤90时,销售该产品获得的利润与产量的关系式是 ;当90≤x≤130时,销售该产品获得的利润与产量的关系式是 ;总之,当产量为 kg时,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