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同种金属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和
,体积分别为
和
。这两个正方体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则( )
A.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B.甲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C.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D.乙是实心的,金属材料的密度是
2、如图所示,能说明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下列事例中,物体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被捏扁的橡皮泥
B.由热变冷的铁锅
C.烧杯中正在沸腾的水
D.从地球带到太空的冰墩墩
4、下列关于生活中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情况,对应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温暖的阳光里冰化成水——熔化放热
B.夏天,人出汗后吹风扇感觉凉快——蒸发吸热
C.秋天,早晨草叶上出现露珠——液化吸热
D.冬天,窗户内侧出现冰花——凝固放热
5、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下列估测数据,你认为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温度是37℃
B.课桌的高度大约1.5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是500g
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km/h
6、2023年11月30日5时42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3名航天员随后从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进人天和核心舱,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载人飞船来访。“神舟十五号”飞船和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后,在轨运行如图所示,则( )
A.选地球为参照物,“天和”是静止的
B.选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C.选“天和”为参照物,“神舟十五号”是静止的
D.选“神舟十五号”为参照物,“天和”是运动的
7、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
B.战士口中呼出“白气”
C.深秋草叶上形成白霜
D.马路上洒的水变干
8、下列生活、生产中的器具,其工作原理主要利用了紫外线特性的是( )
A.感应式水龙头
B.声光双控路灯
C.电焊用面罩
D.验钞机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乙物质的密度ρ乙=4g/cm3
C.水的m﹣V图像应在Ⅱ区域内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1︰3
10、城市道路旁常有的“禁止鸣笛”标志,下列减弱噪声的方法与之相同的是( )
A.工厂作业工人戴耳罩
B.公园里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C.图书室有“禁止喧哗”的标示语
D.高架桥旁边的居民家中装双层玻璃
11、在学校的元旦文艺晚会上,初一(10)班的同学们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
B.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C.“洪亮的歌声”指的是响度大
D.唱歌时声带振动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远
12、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13、口技是优秀的民间表演技艺。这种技艺起源于上古时期,人们在狩猎时,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来诱捕猎物。到了宋代,口技已成为相当成熟的表演艺术,俗称“隔壁戏”。表演者用口、齿、唇、舌、喉、鼻等发声器官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使听者如身临其境。听者能够辨别出口技表演者模拟的是小狗的声音,主要依据的是声音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14、 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搭载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飞向了太空。如图所示、三名航天员静坐在正在升空的飞船中,如果说中间的聂海胜是静止的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可能的是( )
A.身边的刘伯明
B.神舟十二号飞船
C.飞船中的摄像头
D.正在下落的火箭残骸
15、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被后人称为实验物理学的先驱,该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
B.哥白尼
C.牛顿
D.爱因斯坦
16、云南北迁亚洲象群曾牵动全国人民的心,如图是亚洲象迁移时的情景,象群间可进行信息交流。为监测亚洲象的行踪,云南有关部门使用无人机进行24h不间断监测。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象群之间通过超声波相互交流
B.象群听不到人的说话声
C.象群不会“说话”,是用感觉和眼神交流的
D.象群之间交流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17、超声波在现代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实例中不是应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是( )
A.声呐
B.利用声波检查身体
C.超声波清洗眼镜
D.倒车雷达
18、站在百米赛跑终点的计时员,没有注意看枪冒烟,当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测得李明同学百米赛的时间是14.00s,声音速度340m/s,则李明同学跑百米的真实时间最接近( )
A.14.29s
B.14.00s
C.13.71s
D.13.90s
19、如图甲为标准大气压下,温度在0~10℃范围内,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为北方冬天湖水温度的分布示意图,在寒冷的冬天,湖面封冻了,湖底E处的水温却有4℃,鱼儿仍可以自由自在地游动,示意图中从上至下A、B、C、D、E处均为水。根据图像及水的其他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在4℃时的密度最小
B.水在4~10℃范围内,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C.水在0~4℃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小
D.如图乙中从A到E,湖水的温度逐渐降低
20、2023年5月28日,C919圆满完成商业航班首飞,标志着国产大飞机“研发、制造、取证、投运”全面贯通,商业运营正式起步。该机机身大规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飞机构件质量显著减轻,主要是因为第三代铝锂合金( )
A.弹性好
B.硬度高
C.耐高温
D.密度小
21、“禾下乘凉梦”是袁隆平先生的中国梦,意思是水稻下面可乘凉,这是因为水稻下面形成了阴影区域,下列词语描述的现象与该阴影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日食月食
B.杯弓蛇影
C.镜花水月
D.海市蜃楼
22、某温度计的示数为 -18 ℃.对这个示数的读法下列正确的是哪个 ?
A.负 18 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B.负 18 摄氏度或零下 18 摄氏度
C.负 18 度或零下 18 度
D.负 18 摄氏度或摄氏零下 18 度
23、下列估测的物理量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云篆山冬天最低气温可达左右
B.一桶装矿泉水的质量约为
C.小华的大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
D.滑雪运动员比赛的速度约为
24、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如图是课本中甲、乙两眼睛的成像示意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C.乙是近视眼,应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D.乙是近视眼,应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
25、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_________的物理量.
定 义: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与_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
公 式:v=,其中v表示______;s表示_________,t表示________.
单 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符号为__________;在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_作为速度的单位,符号为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 m/s=___km/h.
注 意:在利用速度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时,一定要注意式中各量的对应关系,即s、t、v必须对应于同一物体在同一时间内或同一段路程内的路程、时间、速度.
26、在“探究冰熔化过程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图乙是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在第3min时,物质处于______状态。
27、按要求填空。
(1)300mL=_____m3;
(2)1.8×103kg=_____t;
(3)ρ铜=8.9g/cm3,它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____。
28、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为 cm,秒表的度数为 s.
29、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方向和 有关,它们叫做力的三要素。
30、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之所以要把体温降到周围气温以下,是因为此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和生活中的_____(举例)形成原理相同。
31、
(1)用蜡水浇铸模型 .
(2)冷藏的瓶子在常温下外表出汗 .
(3)用久的灯泡灯丝变细 .
(4)点燃的蜡烛“流眼泪” .
32、我们学习和工作用的台灯上都有一个灯罩,如图所示。这个灯罩的作用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灯罩的内表面应做得尽量 ______些。(选填“光滑”或“粗糙”)
33、如图所示,把两支完全相同的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液体中,则液体密度ρ甲___________ρ乙;若甲、乙液面相平,则两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甲___________p乙。(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4、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14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___km/h;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为____h。
35、重庆市育才中学“生活物理实验室”的成员小边和小恒利用压强计等器材“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他们进行了以下的实验操作:
(1)没有连接橡皮软管之前的U形管_________(选填“是”或“不是”)连通器,小边在将压强计安装好后发现,U形管两边液面不相平,如图甲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调整的方法是( );
A.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B.往右边支管吹一口气 C.将右管中液体抽出一些
(2)待调整好左右两端液面后,如图乙小边用手挤压橡皮膜,发现U形管内液面没有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小边将压强计调整好后将探头浸入液体中,通过观察U形管两端液面的_________来比较液体压强的大小,这里用到的探究方法是_________。通过比较丙、丁、戊三图,可以得出结论:同种液体相同深度,液体内部各个方向压强_________。改变探头在水中的深度如图己,可以得出同种液体中,液体压强与_________有关;
(4)同组的小恒提出可以利用该装置测量液体的密度,如图所示,在U形管两端都装上软管和探头后,将两个探头分别放在A、B两个容器中的不同深度处,U形管内液面有高度差,已知A容器和U形管内都是水(密度用表示),B容器盛放待测液体,想要测得B中液体密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
A.探头在A中的深度 B.探头在B中的深度
C.重力常量g D.U形管两端液面高度差
(5)小恒测出待测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_____(用题目中已知符号表示)。
36、某同学坐火车外出,他用手表测出1min刚好火车的车轮与钢轨接缝发出了97次撞击声,已知每根钢轨的长度为12.5m,则火车的车速是多少?若火车自身长度为200m,以这样的速度穿过一条长1600m的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37、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水,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其中容器的底面积为0.01m2,求:
(1)A点处水产生的压强?
(2)容器底部水所产生的压强
(3)该容器底部所受到的水的压力。()
38、冬天常常看到车窗上有水雾出现,根据你的经验,水雾是出现在车窗的内侧还是外侧?并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水雾形成的原因。
39、在下面图中,重为10N的小球正沿斜面滚下,作出小球受重力的图示。
40、如图所示,一物块静止在斜面上,请画出物块所受到的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41、请在图中画出两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