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今朝核问题成为亚太地区的关注焦点,我国政府一直呼吁用对话来解决地区争端。一战后为调和美日在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矛盾而召开的会议是
A. 巴黎和会
B. 华盛顿会议
C. 雅尔塔会议
D. 马斯特里赫特会议
2、2017年是太平洋战争爆发76周年,当年日本对美国不宣而战,这场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 突袭波兰 B. 突袭苏联 C. 偷袭珍珠港 D. 诺曼底登陆
3、日本大臣木户孝允提出:“立国之本,惟于用人,而期望人才千载相继而无穷者,惟在于教育而已”下列明治维新措施与该观点对应的是
A. 提倡“文明开化” B. 实行征兵制
C. 引进西方生产技术 D. 允许土地买卖
4、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是()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香港回归 D. 澳门回归
5、如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历史课堂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的学习笔记,下列主题最符合笔记内容的是( )
(1)时间:1953年-1957年 (2)主要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3)主要成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青藏公路 |
A.“一五”计划
B.三大改造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国有企业改革
6、“印度的讨饭碗变成了面包篮子”形象地表明了印度经济发展的状况,具体是指( )
A.健全了工业体系 B.重视引进科技
C.粮食基本自给 D.原子能、生物技术令世界瞩目
7、绘制历史示意图有助于从整体上理解历史,如图的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学习(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
B.凡尔赛体系下蕴含的矛盾
C.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D.两极格局下的对抗和冲突
8、为了防止美国波士顿爆炸案在伦敦重演,英国副首相克莱格表示,政府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证伦敦马拉松赛安全举行。马拉松不仅是体育赛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最早源自于
A. 伯罗奔尼撒战争
B. 布匿战争
C. 亚历山大东征
D. 希波战争
9、莫理循出任《泰晤士报》中国记者期间(1897~1912年)曾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迄今为止,所有迹象表明这纯粹是一场内部的、反政府的、反朝廷的运动。这是广泛的反对腐败政治的起义。各种迹象表明这场运动迄今不是针对外国人的。”这场运动
A.维护了列强的在华利益 B.要在中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C.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有关当今世界的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计算机网络推动了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B.妇女取得了和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C.人类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 D.联合国为国际和平与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11、1978年,国务院副总理谷牧率领西欧考察团访问联邦德国的巴伐利亚州时,州长在宴会上主动表示愿意提供5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而且不用谈判,握握手就算定了。该材料可用于佐证( )
A.德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贸伙伴
B.中德两国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C.握手约定是德国人的谈判传统
D.改革开放具备有利的外部环境
12、下图是一份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献,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它由马克思发表
B. 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C. 它发表于1917年
D. 它的发表成为美国南北战争的转折点
13、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立法巩固了革命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战争一一《人权宣言》
C.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
D.美国内战——《1787年宪法》
14、某初中历史社团,在探究末元时期的科技时,下列不可能成为其查阅资料。
A.王桢《农书》
B.司农司《农桑辑要》
C.郭守敬《授时历》
D.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15、下列法令或规定中,能使农奴获得离开庄园、摆脱领主人身束缚机会的是( )
A. 习惯法 B. 缴纳迁徙税
C. 庄园法 D. 购买劳役豁免权
16、“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 )
①会制造石器 ②会种植粟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7、下列选项中前后没有内在联系的是( )
A. 五四运动——工人阶级登上历史政治舞台
B. 抗日战争——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C. 苏德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D. 不列颠之战----是德国陆军在二战中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18、某小论文的内容,主要是“宣扬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放弃一党制,实行总统制”,可见,该文的主题是( )
A. 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B.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
C. 赫鲁晓夫上台执政 D.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19、“这种横跨大西洋的灭绝人性的勾当,使资产者攫取了巨额利润:出一趟船,做三笔买卖,赚三次利润。”下列四幅示意图中,符合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B.
C. D.
20、“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等局面的出现,源自哪一制度的衰落
A.世袭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1、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掀起了一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运动,起义烽火燃遍了北起墨西哥、南到阿根廷的广大地区,______和玻利瓦尔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1990年,______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22、俄国________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历程。
23、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卷)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812年的
法兰西帝国
B.拿破仑远征的
俄罗斯帝国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形成了欧洲西线、北非、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等主要战场。
25、隋炀帝时期为了贯通南北,修建了以______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的大运河。
26、《________》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由此,张謇提出了“________”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7、20世纪90年代以来,互联网在全球迅速普及,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时代”。
28、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相应的方框内。
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领导中心B.“阿芙乐尔”号发出进攻信号之地
29、巴以冲突的焦点是: 。
30、公元前l046年,__________之战周武王打败商朝军队;公元前260年,__________之战秦国打败赵国军队。
31、你怎样看待美国政府限制农产品生产和销毁农产品的措施?
32、想一想,《九国公约》对哪个国家最有利?为什么?
33、20世纪上半期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灾难。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走进一战]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绞肉机”“屠场”之称的战役是什么?
[走进二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是什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战役是什么?
(4)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感悟历史]
(5)两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深刻教训?
34、探究问题。
材料 甲午战争以前,日本虽然对朝鲜拥有不平等条约,但是,在国际上,日本“基本上仍然是一个遭受西方压迫的亚洲小国”。甲午战争以后,日本以战胜者的姿态一跃而成为拥有殖民地的亚洲强国。……根据《马关条约》,日本获得了资本输出的权利,可以在中国开放商埠建设工厂,……其实,日本资本主义在当时还没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并没有资本输出的实力,这一条款,主要是为了收买西方列强而提出的……日本打破了旧的东亚秩序而达到了“脱亚”的目的,同时也决定了日本的“入欧”。
另一方面,甲午战争庞大的军需订货,刺激了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资本家大发战争财。同时,巨额的战争赔款加快了日本资本的原始积累。甲午战争给日本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这些好处促使日本开始新的侵略,“大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思想已渗透到日本国民当中”。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甲午战后列强经济侵略的主要方式。
(2)根据材料,探究甲午战争对日本国运发展的影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