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德国和日本的应对策略是( )
A.挑起国内战争
B.建立法西斯专政
C.进行民主改革
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2、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废除农奴制度。这是因为“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材料表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A. 解放农奴为自由人 B. 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C. 摆脱民族危机 D. 避免革命,巩固统治
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转折点是:
A.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B. 萨拉热窝事件突发
C. 法军获得凡尔登战役胜利 D. 三国同盟战败投降
4、海峡两岸的华人都自豪地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最大
B.因为华人的肤色都是黄色的
C.因为只有炎帝黄帝种族得到了延续
D.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5、游行队伍走到东交民巷时,遭到使馆巡捕和军警拦阻,于是大家改道直奔赵家楼胡同去找曹汝霖等卖国赋问罪。”这些细节描写的历史事件是
A. 公车上书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一二·九运动
6、“英国‘光荣革命’(实际是一次政变),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一“政治设计”的顶层设计是
A. 废除黑人奴隶制 B. 摆脱农奴制的危机
C. 维护国家统一 D. 限制国王的权力
7、《汉字听写大赛》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于2013年推出的大型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如果在赛场出现“嬴政”这一词语,下列哪一项措施是他推行的?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戊戌变法 C.车同轨书同文 D.大运河
8、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写A,错误的写B)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
9、10岁的小刚在一本课外读物中看到“八股取士”这个陌生的词语,哥哥小明给他作了如下解释,请你找出其中不正确的一项
A.考生答题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
B.题目选自“四书”“五经”
C.答卷的行文格式由八个部分组成
D.考中的考生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1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富国强兵的探索史,以下侵略与探索史实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 抗日战争——洋务运动
B. 第二次鸦片战争——辛亥革命
C. 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新文化运动
11、清代的雍正皇帝曾说:“中国之一统,始于秦。塞外之一统,始于元,而极盛于我朝。”下列选项中符合“极盛于我朝”的是
①设台湾府 ②设宣政院 ③设驻藏大臣 ④设伊犁将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
12、下表所示现象助推
A.抗日战争转人全面反攻 B.解放战争取得胜利
C.土地改革的顺利完成 D.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13、大家都喜欢雪域高原西藏,它在下列何时获得解放( )
A. 1948年 B. 1951年 C. 1949年 D. 1950年
14、计量统计分析是历史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根据下表信息,下列选项中对列强实力变化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美、德实力变化主要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B.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工业跨越式的发展
C.美、德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最早成为工业国家
D.英、法实力变化是因为两国开展工业革命较晚
15、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A. 船政学堂
B. 京师同文馆
C. 京师大学堂
D. 黄埔军校
16、下列图片所示人物中,对近代西方音乐的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的是( )
A. B.
C.
D.
17、归类法是历史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果把“杨靖宇、李宗仁”归为一类,那么以下历史人物可以纳入此类的是
A.
B.
C.
D.
18、韩流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主人公都敏俊教授于1603年8月25日(中国明朝后期)从外星球掉落到朝鲜的。如果当时他到达中国,最不可能( )
A.听郑和下西洋的故事
B.了解科举制度
C.学习活字印刷
D.翻阅《红楼梦》
19、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发展中出现了新变化,下面符合其“新变化”的表现是
A.美国成为战后整个世界的霸主
B.由欧共体到欧盟,加速欧洲一体化进程
C.日本战后发展成为政治大国
D.社会保障制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0、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增加就业,其中美国实行的主要措施是(▲)
A. 兴办公共工程 B. 实行对外扩张
C. 加紧对银行业的复苏 D. 调整农业生产
21、______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__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22、在工业化进程中,西方国家也出现了许多______。首先是______。由于________日益扩大,工人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越来越不满,用________表达自己的愤怒。随着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_______。________是工业化带来的另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3、1929年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即_____会议,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确立了“思想建党、_____”的建党建军原则。
24、生态与______等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认真应对。
25、斯大林模式:苏联在________年通过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____________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斯大林模式”。
26、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_;东汉__________(谁)改进造纸术。
27、唐太宗时,高僧_____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宋真宗时辽宋议和,辽撤军,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此盟约为_____。
28、万隆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________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9、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华夫脱运动
①华夫脱党的成立:1918年,________等人向英国政府提出让埃及完全独立的要求,这些人后来发展为华夫脱党,华夫脱党的政治主张得到埃及人民的广泛支持
②华夫脱运动:1919年,殖民政府逮捕了扎格鲁尔等人,激起埃及人民的反英斗争。
③结果:迫于压力,殖民政府释放了扎格鲁尔等人。________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30、“最可爱的人”的英雄事迹: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口,他是___________;发现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获诺贝尔奖,她是___________。
31、某中学八年级同学以“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的变化”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查询资料和调查采访等,得出结论:政策的调整对农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假如你也是课题组成员之一,请你完成“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业发展分析报告”的部分内容。
政策回顾:
(1)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大规模的________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________。
(3)1958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________和________运动。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________。
分析对比: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发展产生的影响:
(5)1952年底,我国彻底废除了________制度;________成为土地的主人;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6)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________的高潮,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农业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7)1958年,党的农村政策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后果?
(8)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农村政策对农业生产有何影响?
(9)通过上述“分析对比”,你认为党对农村政策的调整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32、历史的发展中,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接受着挑战。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意大利向教会挑战)
(1)为歇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的运动是什么?此次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北美向殖民者挑战)
(2)北美人民向殖民者挑战发起的战争是什么?
(美国向大萧条挑战)
(3)领导美国攒脱1929一1933年经济大萧条的总统是谁?他实行的新政“新”在何处?
(26个国家向法西斯挑战)
(4)世界反法四斯联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5)通过以上探究,你有哪些感悟?
3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从哪国爆发?它具有哪些特点?面对这个危机美德各自解决方案是?
34、民主与专制,如一对并蒂之莲,在古代东西方对人类文明的演进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到了近代,民主逐步成为时代的潮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两汉时官员上朝可以坐着奏事,到宋朝时官员须站着奏事,明清时期大臣奏事必须跪着。
材料二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我们的政治制度不是从我们邻人的制度中模仿而来的,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伯里克利
材料四 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官员上朝礼仪变化反映的实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为了实现“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局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至少三条)
(3)材料三中“我们的政治制度”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请根据材料三指出这一制度民主性的表现。
(4)材料四体现了启蒙运动中的哪一学说?该学说是谁提出来的?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