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政府颁布《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A. 废除了奴隶制度
B.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C.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D. 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2、明确时序是理解历史的基础。下列内容所代表的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②“泛舟南湖,开天辟地”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①④
3、下列历史剧中的台词有与史实不符的地方,它是( )
A. 秦始皇:“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制度,功高盖世!”
B. 唐太宗:“我用三省分割相权,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
C. 明太祖:“我设立内阁,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 雍正帝:“我设置了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4、清朝的乾隆皇帝晚年自称“十全老人”,并将自己一生的主要政绩概括为“十全武功”。下列哪项应包括在“十全武功”之内
①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台湾府④设置伊犁将军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5、某班准备开战以“改革开放三十五年巨变”为主题的展览活动,一个学习小组进行相关栏目典型素材的收集,其中不正确的是
A.伟大的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D.对外开放——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回复
6、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新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信息化、全球化 B.高速度、低通胀
C.高速度、低失业率 D.改善人民生活、缓和社会矛盾
7、电影为后人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以下五部影片,按照所反映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①《虎门销烟》 ②《鸦片战争》 ③《纪录片义和团》 ④《火烧圆明园》 ⑤《甲午风云》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④⑤③ C. ①③②⑤④ D. ③④⑤①②
8、 漫画小天地,展示历史大舞台。观察下面两幅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漫画中的人物肯定不包括( )
A.克里孟梭 B.劳合·乔治 C.威尔逊 D.列宁
【2】一战后有两个国家没有批准巴黎和会通过的《凡尔赛和约》:一个是没能达到一战后领导世界目的的美国,另一个是主权遭受严重践踏的国家。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中国
【3】在某学校的历史兴趣小组内展开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实质的讨论,正确的答案应是( )
A.重新确立一战后欧洲统治秩序的体系 B.维护世界主权独立的体系
C.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统治体系 D.维护世界和平的体系
【4】漫画2将发生在20世纪20~30年代的经济危机比作一只笼罩全球的巨大章鱼。以下各项,不属于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的是( )
A.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繁荣”一时
B.劳动人民相对贫困,消费力不足
C.第一次世界大战对经济造成的严重破坏
D.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5】下列选项与这场经济危机有关的是( )
①危机的特点是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②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使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经济得到了恢复,渡过了经济危机
③德国法西斯分子利用经济危机,着手建立法西斯政权,世界大战的欧洲策源地形成
④意大利和日本也在此期间走上了法西斯道路,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9、如果把“议会对王权的胜利”、“历史上第一位总统的产生”、“忘我献身的法国公民”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则这个单元的主题是
A.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B. 民族解放斗争
C. 工业文明的浪潮 D. 新体制的创立
10、“现代经济之父”亚当·斯密在1759年指出说:“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不得人心,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他这样说主要是为了防止( )
A. 城乡差别的扩大 B. 工人运动的兴起
C. 经济危机的发生 D. 垄断现象的出现
11、在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中,印度的民族英雄是
A.克伦威尔 B.圣马丁 C.玻利瓦尔 D.章西女王
12、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民兵服从联邦政府 B.摆脱殖民统治的要求
C.国会权力高于总统 D.分权及相互制衡原则
13、19世纪下半叶,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电力的广泛运用
B.电讯技术的兴起
C.内燃机的发明
D.汽车和飞机的发明
14、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A. 主张民主科学
B. 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C. 挽救民族危机
D. 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
15、2017年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下列对十月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标志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B.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C. 苏俄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D. 俄国废除了农奴制
16、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几千年的传承中,它常盛常新。在印度尼西亚某市有这样一副对联:“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此联称赞的是
A.张骞通西域
B.玄奘西行天竺
C.鉴真东渡日本
D.郑和下西洋
17、一副关于美国的对联,上联:废旧制扫清发展障碍,下联:反分裂奠定强国基石。你认为最适合的横批是( )
A. 独立战争 B. 南北战争 C. 罗斯福新政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推行冷战政策。1949年,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的标志是
A.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C. 德国的分裂
D. 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19、二十多年前,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很少能够看到国外的商品出售。 而今,我们随处可以看到和买到国外商品,同时,“中国制造”也遍及世界各地,这种现象说明了( )
A.亚洲经济飞速发展 B.世界经济区域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呈全球化趋势 D.欧洲经济发展渐缓
20、国内外有些学者把苏联解体的原因过多地归咎于戈尔巴乔夫一个人,认为他是苏共亡党、苏联亡国的罪魁。下面对其改革评价不正确的是 ( )
A.使苏联由一党制转变为多党制
B.使国家权力分散
C.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加强
D.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21、春秋战国时期,传统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士人们思考社会问题,纷纷提出自己的主张,促进了思想文化的进步。
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③“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④“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
⑤“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属于儒家学派的是________;属于法家学派的是________。(要求填写序号)
22、西汉初年,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出现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局面,历史上称为“(_____)”;唐玄宗统治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历史上称为“(_____)”。
23、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________了日本。美国在日本推行________和________化改革,颁布了“________”。冷战开始后,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积极________日本。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________。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________经济大国。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成为________大国的欲望日益强烈,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24、1909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中国居民欢欣鼓舞,庆祝中国第一条铁路干线——京张铁路的全线通车。
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1)公元前60年 的设置,标志今新疆地区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1727年清朝设置 ,代表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
(3) 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26、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起义;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7、谋求世界政治、经济的和谐有序的发展是人类的共同愿望。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在
_______会议上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1995年1月1日,________(全称)成立,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28、万隆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民族________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亚洲和非洲国家取得独立。这些新独立的国家都面临________、________的共同问题。它们反对冷战,不愿卷入大国之间的军事冲突
29、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________________,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影响;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下令统一文字,把______________作为全国通用的文字。
30、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1924年6月,国民党在广州创办了一所陆军军官学校,简称 。
(2)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 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
(3)1947年6月底,依据中央部署, 、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4)为贯彻 ,党和政府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5)1982年, 会议通过了经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 (填会议名称)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阿尔贝蒂《自画像》
材料二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三 《独立宣言》指出: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人人有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权,人民有变更或废除旧政府、建立新政府的权利。
——《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1)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人们思想认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材料三阐述了启蒙思想家的哪些主张?
32、请问哪一年被称为“非洲年”?
33、近代以来一些大国先后崛起。探究大国崛起的原因、方式、影响,有助于认识大国发展规律。阅读《英国、美国和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比重变化表》,回答问题:
国家或地区 | 1860年 | 1913年 | 1950年 | 2000年 |
英国 | 34℅ | 14℅ | 11℅ | 3℅ |
美国 | 19℅ | 36℅ | 55℅ | 27℅ |
发展中国家 | —— | 3℅ | 9℅ | 21℅ |
—— 数据整理自《大国的兴衰》
(1)1860年,英国工业总产值占世界总量的34%,高居第一。试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其原因?
(2)20世纪以来,美国逐渐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政治经济霸主。结合1860~1950年的美国史实,分析其主要原因。
(3)20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发展中国家工业总产值比重持续上升,请问这对国际政治格局会产生什么影响?
34、战争让我们居安思危,铭记历史,面向未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战期间有大量华工在欧洲与协约国并肩战斗。他们的血汗、牺牲和生命为中国外交官在巴黎和会上争取国际承认、为中国登上世界舞台和实现国际化提供了重要凭借,并且在战后和平会议上参与世界新秩序的创建,1919年的中国与1914年的中国有着天壤之别。
——摘编自徐国琦《中国与大战:寻求新的国家认同和国际化》
材料二(中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成为世界四强之一的大国,中华民族开始了近百年来的伟大复兴。
——臧运祜《20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材料三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今天……世界仍很不太平,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依然悬在人类头上。我们要以史为鉴,坚定维护和平的决心。
——习近平《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请回答:
(1)据所学知识,说出一战结束距今已有多少年?另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华工在欧洲参战的历史意义?
(2)结合所学,指出“1919年的中国”发生什么标志性事件?它与巴黎和会有何关系?
(3)据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起点是什么?请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有哪些?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当今“世界仍很不太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二战结束至今,世界局部战争虽然不断,但总体上还保持了和平,没有发生世界大战,你认为是哪些原因所致?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