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O的半径为2,点A的坐标为,直线AB为⊙O的切线,B为切点,则B点的坐标为【 】
A.
B.
C.
D.
2、为筹备班级联欢会,班干部对全班同学最爱吃的水果进行了统计,最终决定买哪种水果时,班干部最关心的统计量是( )
A. 平均数 B. 中位数 C. 方差 D. 众数
3、在坡度为的斜坡上,一个人从
点出发向上运动到点
,若
,则此人升高了
.
A. B.
C.
D.
4、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AC是弦,CD切⊙O于点C,交AB的延长线于点D,∠ACD=120°,BD=10cm ,则⊙O的半径为( )
A.5
B.8
C.10
D.12
5、如图,AB是⊙O的弦,OC是⊙O的半径,OC⊥AB于点D,若AB=8,OD=3,则⊙O的半径等于( )
A.4 B.5 C.8 D.10
6、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1)2020=1 B. C.
D.
7、如果,
,那么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 )
A.
B.
C.
D.
8、如果∠α是等边三角形的一个内角,那么sinα的值等于( )
A.
B.
C.
D.1
9、如图所示,在△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E,交BC于点D,且AD=AB,连接BE交AD于点F,下列结论:①∠EBC=∠C;②△EAF∽△EBA;③BF=3EF④∠DEF=∠DAE,其中正确的有( )
A.1个
B.4个
C.3个
D.2个
10、如图,点为
的重心,则
的值是( ).
A. B.
C.
D. 无法确定
11、在一次考试中,某小组8名同学的成绩(单位:分)分别是:7,10,8,8,10,7,9,7,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__.
12、如图,在矩形ABCD中,AD=10,AB=8,点P在AD上,且BP=BC,点M在线段BP上,点N在线段BC的延长线上,且MP=NC,连接MN交线段PC于点F,过点M作ME⊥PC于点E,则EF= _______.
13、如图,已知点A(6,0),O为坐标原点,P是线段OA上任意一点(不含端点O,A),过P、O两点的二次函数y1和过P、A两点的二次函数y2的图象开口均向下,它们的顶点分别为B、C,射线OB与AC相交于点D.当OD=AD=5时,这两个二次函数的最大值之和等于______________。
14、如图,在△ABO中,∠ABO=90°,点A的坐标为(3,4).写出一个反比例函数(k≠0),使它的图象与△ABO有两个不同的交点,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
15、已知一次函数y=(2m+1)x+m﹣3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16、请写出一个大于-1且小于1的无理数:______.
17、已知:线段,
,求作,
,使
,
,
.
18、如图,已知抛物线y=﹣x2+
x+8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
(1)求A,B,C三点坐标及该抛物线的对称轴;
(2)若点E在x轴上,点P(x,y)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上的点,△APC≌△APE,求E,P两点坐标;
(3)在抛物线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AMC是钝角?若存在,求出点M的纵坐标n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9、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交于
两点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观察函数图象,直接写出关于x的不等式
的解集.
20、已知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
试确定此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设点
为图象上的一点,且
,求
值.
21、如图,抛物线与
轴交于
两点(点
在点
的左侧),交
轴于点
,将直线
以点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
转,交
轴于点
,交抛物线于另一点
.直线
的解析式为:
点
是第一象限内抛物线上一点,当
的面积最大时,在线段
上找一点
(不与
重合),使
的值最小,求出点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
的最小值;
如图,将
沿射线
方向以每秒
个单位的速度平移,记平移后的
为
,平移时间为
秒,当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
的值.
22、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D是的中点,BD交AC于点E,过点D作DF∥AC交BA的延长线于点F.
(1)求证:DF是⊙O的切线;
(2)若AF=2,FD=4,求tan∠BEC的值.
2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对角线AC , BD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AC,分别交射线AD与射线CB于点E和点F,连接CE,AF.
(1)求证:四边形AECF是菱形.
(2)当点分别在边
和
上时,设
,菱形
的面积是
,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
(3)当是等腰三角形时,求
的长度.
24、如图1,是一种创意台历,由台历架子、台历纸和台历圈组成.台历架子下部可通过展开和合拢调节台历高度和台历纸角度.现将台历架子的结构简化成图2,已知AB=AC=26,DB=DC=10
.
(1)当台历板两边AB与AC完全展开时点B、D、C在同一直线上,求此时台历的高度;
(2)当∠D=140°时,求A、D两点之间的距离.
(结果精确到1,参考数据:
,
,
)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