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实验室发生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烧碱变质
B.盐酸挥发
C.稀释浓酸
D.试管破碎
2、下列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最高的是
A.N2
B.NO
C.NO2
D.N2O
3、如图是小徐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的表示方法,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手掌心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煤脱硫的目的是减少二氧化硫的生成
C.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会污染空气
D.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反应
4、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A.N
B.O2
C.CO2
D.Zn
5、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水灭火,目的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白磷在冷水中,通入空气后也能燃烧
C.将煤块粉碎后再燃烧是为了使其燃烧更充分
D.石油、乙醇均是可再生能源
6、根据右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现象①②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现象①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80℃
C.现象②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均高于80℃
D.现象①③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7、化学趣味小组在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后,对金属R的活动性进行探究发现:将金属R放入稀盐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R+2HCl=RCl2+H2↑),将R放入ZnSO4溶液中无任何变化。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R+MgSO4=RSO4+Mg
B.R+CuSO4=RSO4+Cu
C.R+H2SO4=RSO4+H2↑
D.2A1+3RSO4=Al2(SO4)3+3R
8、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9、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固体,a为氯酸钾,b为混有少量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当同时加热a和b至完全反应时,能正确表示生成氧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而变化的图像是
A.
B.
C.
D.
10、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X | Y | Z | W |
反应前质量/g | 10 | 3 | 90 | 0 |
反应后质量/g | 3.2 | 3 | 待测 | 3.2 |
A.W可能是单质
B.Y可能是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后Z物质的质量为86.4g
11、足量的盐酸除去铁钉上的铁锈,一段时间内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①铁钉上的铁锈消失②铁钉上有气泡③溶液呈黄色
A.①②
B.①②③
C.③
D.①③
12、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 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
B.烧杯①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烧杯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
D.将温度升高到t2℃,两烧杯中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3、“雪碧”等碳酸型饮料的pH小于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14、某无色溶液X是稀盐酸、稀硫酸、NaOH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取三份等质量的X溶液,向其中分别加入酚酞试液、Fe2O3粉末、BaCl2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述.根据现象判断,无色溶液X是()
加入的物质 | 酚酞试液 | Fe2O3粉末 | BaCl2溶液 |
实验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 无明现象 |
A.稀硫酸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CO3溶液
15、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而质量增大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生石灰
D.氢氧化钠
16、下列物质露置于空气中,质量会减小的是
A.浓硫酸
B.浓盐酸
C.氢氧化钠
D.氯化钠
17、下列物质分别加入适量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得到溶液的是
A.糖
B.食盐
C.氢氧化钠
D.花生油
18、下列化学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H2+ CuOCu + H2O
B.2Mg + CO2 2MgO + C
C.CO + CuOCu + CO2
D.2NaBr + Cl2 =2NaCl + Br2
19、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诺德,她首次进行了酶的定向进化研究。在人体内,氨基酸通过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质。脯氨酸(C5H9NO2)是人体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下列有关脯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物
B.由4个元素组成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的质量分数
D.由5个碳原子、9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0、下列各选项与如图所示曲线相符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横坐标 | 纵坐标 |
A | 向一定质量的锌粉中加入稀硫酸 |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g | 生成氢气的质量/g |
B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铜粉 | 加入铜粉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C |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不断加入碳酸钙粉末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g | 溶液的质量/g |
D | 向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水 | 加入水的质量/g | 溶质的质量/g |
A.A
B.B
C.C
D.D
2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
”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 )
A.有单质生成
B.是化合反应
C.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有两种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23、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则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气和氧气组成
B.葡萄糖由三种元素组成
C.葡萄糖由24个原子构成
D.葡萄糖分子由碳原子和水分子构成
24、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模拟图如下:
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
C.该反应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
D.生成物中镁元素显+1价
25、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H4+2O22H2O+CO2
B.P+O2P2O5
C.S+O2SO2↑
D.4Fe+3O22Fe2O3
26、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未成年人需要摄入足够的钙促进骨骼的生长。下列食物中钙含量最低的是( )
A.牛奶
B.青菜
C.豆类
D.虾皮
27、在洗涤油污较多的碗时,常常会滴加_____,它具有_____作用.
28、构建知识网络能帮助我们理解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请分析如图知识网络,回答有关问题。(连线表示相互反应)
(1)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加到Ca(OH)2溶液中,溶液呈_____色。
(2)氢氧化钙可由生石灰与水反应制得,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图中M所属的物质类别是_____。
(4)由性质②可知Ca(OH)2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必须密封保存,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5)为了验证性质④,可选择的物质是_____(填序号)。
A Na2CO3 B HCl C KCl D CuSO4
29、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符号。
(1)1个氮分子______。
(2)硅元素______。
(3)硫离子______。
(4)标出小苏打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30、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1)下列示意图中,可表示金属铜的是(填图片序号)__________。
(2)温度达200°C时,白色CuSO4固体开始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其中一种为气体),此反应前后各元素化合价不变,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Cu2O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发生如下反应:,预测则此反应过程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
(4)有三种物质:a K2CO3溶液、b CaCO3固体、c CO2气体,其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有下列四组反应:
①
②
③
④
上述反应中,属于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3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 ___种元素;
(2)E粒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则X=___;
(3)由B元素和D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32、我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中,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化学密不可分。
(1)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①幼儿和青少年缺______会得佝偻病及发育不良;
②不同的碱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_____ ;
③西气东输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
④车用铅酸蓄电池中的酸是_________
⑤纯碱不是碱是一种盐,这种盐是_________
(2)汽车是现代生活中重要的交通工具。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玻璃钢属于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或“合成 材料”)。
②家用汽车燃料通常是汽油,它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 不同而分离得到的。
(3)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_____(填序号)。
a NH4Cl
b Ca(H2PO4)2
c KNO3
33、请用合适的化学用语填空:
(1)3个铜原子_____
(2)碳酸根离子_____
(3)2个亚铁离子_____
(4)水分子的微粒符号_____
34、下图是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操作过程。
(1)该实验操作顺序为______ .
(2)称量时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右边,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
(3)操作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
(4)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操作,会导致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35、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回答下列问题:
(1)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灭火,其灭火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打铁花原理是熔化的铁水在空气中燃烧,而将铁丝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铁丝不燃烧,将熔化的铁水抛向空气中,却发现有火星四射的现象产生,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化学来源于生活、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中考临近,“合理膳食”会让我们更健康。下列食品中富含糖类的是___(填序号,下同)。
a.鸡蛋 b. 馒头 c. 蔬菜
(2)保护水资源迫在眉睫。
①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填字母)。
a.生活垃圾深埋地下
b.生活中使用节水器具
c.完善水生态环监测与评价体系
d.做完化学实验后产生的废渣倒入下水道水里冲走
②在生活中,当水的硬度大或者病菌过多,可以采取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和杀灭病菌,硬水和软水可用_______来鉴别。
(3)目前,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如天然气、_______、______等,化石燃料日趋枯竭,人类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_____。
(4)现代都市高层楼房越来越多,住宅发生火灾的原因也越来越多,多由各种“火星”引起。从燃烧条件来分析,“火星”在火灾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同时,火灾时风力较大,加速了火灾蔓延,风助火威的原因是______;消防官兵及时赶到后通过消防云梯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扑救,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__;火灾再次引发对消防安全的反思,对民众普及火灾自救知识刻不容缓,如果你在火灾现场,你能想到的自救措施是:_________(答一点)。
37、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选择上述________装置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装置A和D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装置A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选择F装置收集氧气,e端排出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时,要求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以下符合该条件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编号)。
用所选装置制备二氧化碳,能用于添加液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能使反应暂时停止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不适宜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8、正确选择实验仪器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仪器常用于实验室制气体,请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
(2)实验室需纯净的氧气用于铁丝燃烧实验,从A-E中选择的制取和收集的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为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小丽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从A-E装置中选择的收集装置应该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4)若要用F装置检验CO2,则气体应从_________导管口通入(填b或c)。
39、将锌粉加入到含有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分析滤渣的成分。
(2)若滤渣中含有两种金属,则滤液可能呈什么颜色?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个即可)
4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在t3℃时溶解度为_____。
(2)P点表示_____
(3)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4)要从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A物质,可用的方法是_____,要从B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得到B物质,可用的方法是_____。
(5)如果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和C物质,可用_____的方法得到较纯的A物质。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