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佛山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英国人不应该对香港的回归耿耿于怀,邓小平的构想是富有天才的创造。”“天才的创造”是指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科学发展观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 2、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征程。“它”指的是中国共产党(   

    A. 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B.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C.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D. 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 3、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千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 4、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下列符合我国对外开放特点的是

    A.相继开放了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

    B.沿海经济开放区成立

    C.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D.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 5、下列作品属于长篇小说的是

    A.《英雄儿女》

    B.《茶馆》

    C.《青春之歌》

    D.《东方红》

  • 6、___________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民主集中制

  • 7、某历史研究小组找到有关“战略导弹”、“潜艇待命出航”、“国庆阅兵式”的相关资料,请你帮他们选出一个最佳研究主题

    A.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展 B.空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C.陆军现代化建设成就展 D.“两弹一星”成就展

  • 8、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相同点是(   

    A.指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深化了改革开放

    C.巩固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领导

    D.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 9、随着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风貌的文学作品,以下能反映这一上题的优秀作品是

    A. 《平凡的世界》

    B. 《青春之歌》

    C. 《暴风骤雨》

    D. 《家》

  • 10、歌曲是文学艺术的重要形式,许多歌曲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下列歌词反映抗美援朝的是

    A.你迈开了气壮山河的新步伐,走进万象更新的春天

    B.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C.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

    D.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

  • 11、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迈进。促使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 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 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 12、2012年9月25日,中国第一艘航母“________”正式交接入列,这是我军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航空母舰发展建设取得了重大成果,标志着我军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标志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

    A. 毛泽东舰   B. 辽宁舰   C. 钓鱼岛舰   D. 长城舰

  • 13、1952年的一天,农民张大爷看着自己刚分到的土地,激动得喜泪涟涟。下列选项中,关于土地改革意义表述不正确的是

    A.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彻底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D.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

  • 14、在朝鲜战场上,中朝两国军民并肩作战,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上甘岭战役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场战役,下列史实与上甘岭战役不相符的是   ( )

    A. 敌人先后投入六万多兵力进攻我军阵地

    B. 邱少云在这场战斗中严守潜伏纪律,壮烈牺牲

    C. 这场战役前后历史时四十多天

    D. 战斗英雄黄继光就牺牲在上甘岭战役中

  • 15、国外一位学者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1978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B.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文化大革命”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开始在国际舞台发挥更大作用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16、按照国际惯例,最高的礼节是21响礼炮。然而在1949101日的开国大典上,却由54门礼炮齐鸣了28响。联想一下,28具有深刻的含义,与此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鸦片战争 C.五四运动 D.辛亥革命

  • 17、对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1987年,浙江舟山,72岁的台湾退伍老兵回到故乡

    A.自此海峡两岸实现了真正停火

    B.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从此打破

    C.港澳回归为此次交流奠定基础

    D.这成为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

  • 18、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是

    A.神舟五号 B.神舟三号 C.神舟七号 D.神舟十号

  • 19、开启我国飞天之旅的第一次飞行试验是

    A.神舟一号 B.神舟五号 C.嫦娥一号 D.天宫一号

  • 20、1956—1966年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  )

    A.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和稳定发展

    B.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C.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D.正确与失误、成就与挫折错综交织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新中国成立前:物价_______,民生凋敝。

  • 22、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战役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他是______;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是______案。

  • 23、   材料  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红卫兵  ②大炼钢铁  ③特区  ④两个凡是  ⑤一带一路  ⑥原子弹  ⑦西部大开发;⑧公私合营。

    将材料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A:______;B:______;C:_____

  • 24、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海军成立。

  • 25、________年秋,在________的主持下,“文化大革命”中废弃的高考制度被重新恢复,中国的高等教育走上了正轨。

  • 26、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毛泽东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4)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重大举措——

  • 27、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2)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4)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 28、城市的发展见证着历史的进步。

    (1)20世纪50年代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世纪80年代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陆军: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陆军发展成包括步兵、炮兵、_____________、防化兵、通信兵等多兵种的现代化部队,武器装备不断更新。

  • 30、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加快以____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2)内容:城市改革全面展开,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对________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_______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3)中心环节: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_________

    (4)意义:大大调动了____、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怎样的?

  • 32、1992年,为了促进两岸早日统一,台湾和大陆两个组织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共识,这就是“九二共识”。

    (1)指出台湾与大陆两个组织的名称。

    (2)以上说法对吗?请说明理由。

  • 33、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在,经历69个春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迈出了一步步坚实的步伐。请回答:

    (1)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的含义?

    (2)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政府为建立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而实行了什么计划?列举这一计划实施取得的成就一例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使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4)2017年,我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共和国70年的历史进程中,实现了多次多领域的跨越与转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用浓重的湘音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乐队奏起《义勇军进行曲》,54门礼炮齐鸣28响,将那伟大、庄严、团结的气氛推向高潮。

    材料二:解放前占农村人口不到百分之十的地主、富农,占有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的土地。他们凭借占有的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这种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材料三: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

    材料四: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材料五: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们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政策。

    ——邓小平

    (1)材料一描述的是中国历史上哪一重大事件?并写出时间(具体到年月日)?

    (2)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指什么?为了废除“这种制度”巩固国家政权,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哪一法律文件作为改革的法律保障?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材料三中“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其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4)材料四中总路线开始实施后,党中央为了加快建设速度从而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出现了哪两次严重失误?

    (5)材料五中邓小平提到的在安徽农村“改革的政策”指什么?有何作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