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厦门岛东南海滩,竖着一个巨大的标语牌,如下图。对图片中文字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首先被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B.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可以保留军队
C.回归后的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借鉴
2、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微信”、“4G”、“互联网+”等。通过流行语的变化,我们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如下表所示)。下列流行语符合“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有:①“红卫兵”②“走资派”③“破四旧”④“海归”( )
建国初期 | “人大”“政协”“一化三改” |
探索时期 | “大跃进”“救卫星”“原子弹” |
文革时期 |
|
改革开放时期 | “大包干”“经济特区”“下海”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世纪80年代,在祖国大陆的努力推动下,在日益增加的民间要求改善两岸关系的压力下,台湾当局不得不同意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这就在实际上调整了“三不政策”。从此( )
A.打破了两岸同胞的隔绝状态
B.大陆明确提出武力解放台湾
C.台湾提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D.两岸同时举行“三通”仪式
4、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 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 实行改革开放
D. 恢复邓小平的职务
5、建国初期,毛泽东深有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这一落后局面的改变开始于
A.“一五”计划时期
B.“大跃进”运动时期
C.人民公社化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6、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的政策,引进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使深圳等地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铸造“伟大的支点”指的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施“一五”计划
7、我国在哪一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
A.1968年 B.1969年 C.1970年 D.1971年
8、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的原则解决港、澳问题,其根本原因是
A.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 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C. 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D. 殖民国家力量的削弱
9、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形成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主集中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10、1950~1952年实行的土地改革是我国消灭封建剥削制度的深刻的社会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场土地改革运动依据的法律文献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国外学者认为,这是对多民族国家民族政策模式的发展创新,是独特的“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的是
A.民主共和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特别行政区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A.经典理论 B.实践
C.两个凡是 D.群众呼声
13、2017年11月8日,中国国民党前主席洪秀柱表示:“任何伤害两岸人民利益福祉、悖离历史文化、以及违逆时势所趋的分裂主张,必然经不起时代的考验,得不到两岸人民的认 同,只能沦为历史的灰烬。”这一事实说明( )
A. 谋求武力统一已迫在眉睫 B. “一国两制”是台湾回归的良策
C. 美国干涉阻碍了两岸关系发展 D. 反“台独”、反分裂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呼声
14、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经济体制改革率先在农村开展
B. 对外开放政策首先在上海实行
C. 国有企业改革从包产到户开始
D. 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
15、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合同制在各类企业中广泛推行。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建立劳动关系,应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在订立劳动合同过程中,劳动双方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这说明这一时期企业改革的方向为(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实行股份制改革
D.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6、“我们的会晤是难得的。尽管我们中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意见,但是这不应该影响向我们所具有的共同愿望。我们的会议应该对于我们的共同愿望有所表示,使它成为亚非历史值得珍贵的一页。”这里的“会议”指的是( )
A.巴黎和会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华盛顿会议
17、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的历史事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8、“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邓小平这段论述的主要意义在于
A.首次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B.初步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C.奠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
D.确定了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19、1953年2月,中央的一份文件指出:要使国家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及其他工业原料,同时也能提高农民的购买力,使国家的工业品得到广大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在这里组织起来指的是( )
A.推行公私合营
B.实行计划经济
C.加入人民公社
D.建立农业合作社
2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血泪史,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北京条约》——中国已经从封建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1、开国大典:意义
(1)国内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____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____、____的统治。中国真正成为____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2)国际意义: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____和____的力量。
22、1980年中央兴办了4个经济特区,其中被称为对外开放 “窗口”的城市是________;1990年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3、将下列各小题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形成;___________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年代,全国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铁人”_____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___________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3)1980年,中央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___________4个经济特区;1988年,_____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24、大庆石油工人王进喜被誉为________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抗美援朝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司令员是:
(2)标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的事件是:
(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4)在“文化大革命”中,党的历史上最大冤案的受害者是:
(5)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胸膛堵住敌人枪口的是:
26、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农业合作化原因:土地改革以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但是,一家一户_______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________建设的需要。
(2)农业合作化方式、道路: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3)农业合作化原则和三个阶段:开始时实行______的原则,先后经历了由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三个阶段。
(4)农业合作化高潮和结果: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高潮。____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5)手工业合作化: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____________。
27、观察《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示意图,在图上填出相关的英文字母代号:
A.亚非会议地点
B.中国重返联合国合法地位的会议地点
28、陆、海、空军的建设
(1)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东海.南海和北海舰队。
(2)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____完成了多次科学试验和对外出访任务。接着,海军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____。
(3)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交接入列。
(4)人民空军是在____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20世纪50年代初面临____战争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官兵不畏强敌,敢打敢拼,取得了辉煌战绩。
(5)人民空军建立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____道路。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____型歼击机。后来,我国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
(6)____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成为保卫祖国领空的钢铁卫士。
29、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2)杂交水稻之父——
(3)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4)两弹元勋——
(5)解放军好战士——
(6)党的好干部——
30、李峻一在《一个神奇的地方》的歌词中写道:“望洋山春风荡漾,濠江畔莲花绽放……”可见“一个神奇的地方”是指( )
31、材料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历经5年规划、9年建设,前后历时14年,总长约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超级工程。今后,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将大大缩短,正所谓“一桥拉动,珠三角西部棋子全盘皆活。”
港珠澳大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香港是在哪一年回归祖国的?香港回归祖国是邓小平什么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 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业支撑着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着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与挑战的可信赖的伙伴。建立强大的人民军队和巩固的困防,是全国上下的共同责任。
(2)据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在“两弹一星”的研制中有哪两位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当代中学生能学习到哪些有用的精神?
32、谈一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统一的祖国大家庭里,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为基础,建立相应的自治机关,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看法。
33、习近平总书记的周边外交首推“亲、诚、惠、容”概念,自古以来,中国政府都秉承与邻为善的友好理念。外交是综合国力的延伸,国家的强弱直接影响外交的成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50年代,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他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了什么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
(2)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例说明?
(3)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国在21世纪初加入的国际经济组织是什么?
(4)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合作,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国际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说明了什么?
34、中国共产党诞生于民族危难之际,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潜心筑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步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材料一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什么?说出“在炮口的逼迫下”,19世纪末清政府与侵略者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探索之路)
材料二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2)请分别写出李鸿章、康有为、孙中山探索近代化道路的事件名称。请选择一个事件,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积极作用。
(革命之路)
材料三
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链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信念永恒》 | 嘉兴南湖游船 |
(3)“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该事件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
材料四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中共十九大报告
(4)“正确的革命道路”指的是什么?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材料五 南昌起义的枪声,掀开了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振兴的新的一页。从那时起,他们从井冈山一路走来,走过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万里长征,走过艰苦卓绝、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走过“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解放战争,走过戍边御敌、投身建设改革的辉煌岁月……
——《人民日报》社论
(5)“浴血荣光的14年抗战”的开始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材料六 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的抗战,经过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牺牲,终于同美、英、苏等反法西斯同盟国一道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取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
——摘编自中华书局版《中国历史》
(6)根据材料六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取得抗战胜利的原因。
(建设之路)
材料七
(7)图③事件中我党的一项创举是什么?以上事件的完成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八 追溯中华民族一百多年不懈探索的历程,不难发现,有无先进政党的领导是能否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根本因素。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为什么都失败了,归根结底,都是因为没有先进政党的领导。
——摘编自《复兴之路》
(8)依据材料八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族能够实现独立和富强的根本原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