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东莞七年级质量检测历史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新中国的成立(  )

    A. 结束了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C. 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

    D. 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 2、长篇小说《爱,被春寒碾碎》,着重描写了上海“文革”时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国要避免“文革”这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要

    A.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B.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C.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D.坚决反对资产阶级思想

  • 3、与两宋政权并立的三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分别是

    A.辽、西夏、清 B.大理、金、元

    C.金、西夏、元 D.辽、西夏、金

  • 4、我国某部临时宪法将国家性质表述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新中国通过这部临时宪法的会议是

    A.七届二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一届人大

    D.第一届政协会议

  • 5、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时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其中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的是

    A.“一国两制”

    B.党的基本路线

    C.市场经济原则

    D.党的领导地位

  • 6、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民族人民实现大团结的事件是(   

    A.西藏和平解放 B.香港澳门回归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D.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 7、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能为此结论提供佐证的是

    A.确立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方针

    B.确定了“三大改造”的方针政策

    C.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D.制定“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 8、随着1956年“双百”方针的提出,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生动描绘人民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新风貌的文学作品,以下能反映这一上题的优秀作品是

    A. 《平凡的世界》

    B. 《青春之歌》

    C. 《暴风骤雨》

    D. 《家》

  • 9、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C.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D.北洋政府逮捕北大学生

  • 10、我国决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设立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1、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引导们行为取向的有效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③①④②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①②④③

  • 12、目前,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建设社会主义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完成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D.新中国成立

  • 13、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特区分为两类,一类是经济特区,一类是“特别行政区”。这两类特区的共同点是(  )。

    A. 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 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 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 都有较大的自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

  • 14、从“有啥吃啥”到“吃啥有啥”,从“绿蓝灰”到“五彩缤纷”,从破烂平房到漂亮楼房,从自行车到私家车进平常百姓家。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不再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

    B.受西方消费观念的影响

    C.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D.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15、1979年6月,北京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干部尹盛喜,在政策支持下辞职,创办了北京大碗茶青年茶社。这一史实最有助于研究我国的

    A. 杜会生活变迁 B. 家庭联产承包 C. 经济体制改革 D. 现代企业制度

  • 16、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活动于4月23日在青岛及其附近海空域举行。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A. 华东军区海军

    B. 东海舰队

    C. 南海舰队

    D. 北海舰队

  • 17、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指出:香港主权回归后,中国在香港设特别行政区,除国防和外交事务外,特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体现了

    A.共同繁荣原则 B.地方自治原则

    C.主权平等原则 D.“一国两制“构想

  • 18、下列不属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决定是( 

    A.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B.采用公元纪年

    C.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 19、1950年国防费用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41.1%,次年增至43.0%。直至1952年,经济建设费用才略微超过了国防费用。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

    A.抗日战争的延续

    B.新中国的成立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抗美援朝战争的进行

  • 20、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坚持爱国者为主体的‘港人治港’、‘澳人治澳’,发展壮大爱国爱港爱澳力量,增强香港、澳门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这段话

    A.强调了港澳特区的经济地位

    B.强调了和平统一的价值

    C.阐明了“两种制度”的意义

    D.设定了高度自治的底线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2012年十八大:胡锦涛的_______被写进党章。

  • 22、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文献。

    (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3)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报告——

    (4)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23、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_______;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 24、1947年,《________》的颁布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和物力保障;1954年颁布的《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 25、下列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中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是( )

    A京九铁路  B青藏铁路  C高铁  D青藏公路

  • 26、我国为解决民族问题而确立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 27、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___,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 28、____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 29、三、拨乱反正

    完成: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中共在指导思想上的________胜利完成。拓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

  • 30、   中国古代先民创造了优秀的中华文明。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重要文明成果,从中可以管窥中国古代先民独特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1)将上述图片中所反映的历史内容,按时代顺序排列。(填写字母)

    2)上述图片可以印证古代社会的多个方面,按照示例完成下列任务。(图片可重复选择)

    示例:农业发展方面,可以用图片A、图片E等印证。

    任务一:经济活动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图片F等印证。(填写字母)

    任务二:请另选一个方面,并以相应的图片印证。

    _____方面,可以用图片_____、图片______等印证。(填写字母)

三、简答题 (共3题,共 15分)
  • 31、新中国成后,我国的外交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外交政策是什么?

    (2)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又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有人用“梅开三度”来形容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请你根据学习的史实,回答都取得了哪三项成就?

    (3)改革开放后我国又取得怎样的外交成就?(举三个例子)这些成就取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32、下面是我国不同时期的三位领导人,他们都是谁?

    从左至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族语言汇成一句话,爱我中华……”一首经典歌曲《爱我中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和平相处的和谐中华。

    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多少周年?西藏和平解放有何历史意义?

    (2)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20世纪末,中央决定对西部实行什么政策,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

    (3)请你为各民族的团结写一句祝福的话。

四、综合题 (共1题,共 5分)
  • 34、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1)新中国建立以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新中国提出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写出1971年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胜利的史实。

    (4)举出中国在2001年外交成果中的一项。

    (5)回想过去,关注当今,上述中国外交成就的取得说明了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0
题数 34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