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亚夫军细柳》出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
B.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始龀”指七八岁,“而立”指三十岁。
C.《昆虫记》也叫《昆虫物语》,作者是英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D.孟子名轲,春秋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被尊为“亚圣”。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 )
A.李明经常在作文中引经据典,每当老师夸赞时,他都会谦虚地表示不过是妙手偶得罢了。
B.在阅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时,我们往往会惊叹于他犀利的文字和他对时事入木三分的剖析。
C.王老师总是能够关注到同学们的个体差异,然后因地制宜地引导学生发挥出各自的优势。
D.小镇上,一个倒卖假酒的犯罪团伙气焰嚣张,风头锐不可当,最终被公安机关依法抓获。
3、下列加横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鬈发(juǎn) 椽子(chuán) 侏儒(zhū) 颔首低眉(hán)
B.犀利(xī) 锃亮(zēng) 绯红(fěi) 广袤无垠(mào)
C.汲取(jí) 一绺(lǚ) 匿名(nì) 郁郁寡欢(guǎ)
D.诘责(jié) 禁锢(gù) 胡髭(zī) 藏污纳垢(gòu)
4、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最近,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正式收官结束。在视频末尾,“多谢款待,下季再见”的弹幕刷了屏。观众用这种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和留恋。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
A.“方式”是名词,“对”是介词,“喜爱和留恋”和“挑动味蕾”都是并列短语。
B.“走胃又走心,成了爆款美食纪录片共同的圈粉因子。”此句中的“共同”是状语。
C.“美食纪录片的火热,离不开舌尖上的欢愉,但持久的吸引力却不光靠挑动味蕾。”此句是转折复句。
D.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美食纪录片《风味人间》第二季最近正式收官结束”。
5、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下列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式微》这首诗描写了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传达出小人物不堪苦役的怨声,揭示了小人物的生存状况,表达了他们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
B.《送杜小府之任蜀州》第一句点出了送别的地点,第二句把读者的视线引向了杜少府即将赴任之地。
C.《送杜小府之任蜀州》颔联是说诗人要跟朋友分手,去外地做官。
D.《式微》这首诗在语言上的特点是设问强化语言效果。重章换字,押韵和谐,句式变化,参差错落。
【2】任选角度赏析《式微》一首诗。
6、根据课文默写
① ?怅望青田云水遥。(白居易《池鹤》)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③翅湿沾微雨, 。(葛天民《迎燕》)
④乱我心者,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⑤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
⑥故园渺何处? 。(韦应物《闻雁》)
⑦ ,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⑧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7、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请你帮忙完成相关任务。
(辨人物)◆“他是个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他已年过半百,但人很健康,他不知疲倦,他们说他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伤的部下行军。他不计较个人财物—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他”指的是(1)_______(填人名)。 ◆“他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的作风。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他很喜欢孩子,他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 “他”指的是(2)_______(填人名)。 |
(忆历史)◆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文中的“大迁移”是指(3)_____________ A、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B、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4)_______________。 |
(讲故事)◆作者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在我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
②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科院下属的国家级天文台中不少观测星系的望远镜都是他设计的。设计组装好的望远镜,小心翼翼地运往各地的天文台安装完毕,需要父亲前往调试,确保望远镜的运行达到设计标准。通常,他一出差就会有一个月左右。父亲对出差毫无怨言,我们全家也毫无怨言。因为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刻板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③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后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父亲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那是物流极不发达的时代,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它的甜是多维的、立体的、丰富的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繁密的石榴籽,是在怎样的大地上孕育,才能够散发出如此滋味?那时候,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黏腻、湿润的气候完全不一样的土地。父亲说,只有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中,才能结出如此硕大的石榴。
④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当时绿皮车要走56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父亲带足了榨菜、方便面,还有自己做的紫菜饭卷上了车。等他归来时,他居然带着一个大纸箱, 难道父亲是带回了新疆的冬不拉?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回了新疆的棉花, 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哦。
⑤记得那天,我们把家中腌萝卜干的空坛子反复刷洗,接着,父亲将这干燥的棉枝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每一地有上万亩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之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 20年都不会扁塌。”
⑥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已经上高三。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是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台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它装成了,我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父亲承诺说,等他归来时,会带给我们惊喜。
⑦父亲去了40天,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要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姆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莲子等配料熬够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父亲的背包里,还装着昙花的小苗。他对我说:“昙花其实很好养,只是栽种后需要三四年才会开花,你要学会耐心等待。
⑧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的最大喜悦,不仅是望远镜的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的高考成绩已经出炉。高过一本线41分的成绩,令他十分满意。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镜片是父亲跟着云南天文台的磨镜师傅学习并磨制的。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月亮上的环形山,看到清辉四滥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⑨我记得,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过,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颗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脱个人的狭窄视野,去看待这个世界的别致角度,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他做到了。
【1】父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生活的“浪漫”。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
“浪漫”的事 | 带回了六个硕大的石榴。 |
①___ | |
②___ | |
送“我”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 | |
“浪漫”的内涵 | ③___ |
【2】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第①段的作用。
【3】请从用词角度品读第②段划线句子两个“毫无怨言”的内涵。
【4】请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
【5】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推荐本文作为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请你整体把握文本,并结合单元提示和篇目具体阐述推荐理由。
第二单元 | |
单元篇目 6.藤野先生/鲁迅 7.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8.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 9.美丽的颜色/艾芙·居里 | 单元提示历史不可“穿越”,却能在回忆性散文、传记中得以再现。本单元的课文,或深情回忆,叙述难忘的人与事;或怀景仰之情,展现人物的品格与精神。它们是过往时代生活的记录,又可成为未来人生旅途中的宝贵财富。学习这些课文,有助于我们了解别样的人生,丰富自己的生活体验。 |
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善意,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是最触动心灵的情绪;善意,是世界通用的语言,是沟通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善意的暖流,能医治心灵和肉体的创伤。
请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善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主选择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可以写你的经历,也可以写你的感悟和认识。
(3)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5)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