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末至今,少数民族地区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等方面建设了一大批项目,涌现出大发展的新气象。这一现象得益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B.民族地区完成社会改造
C.改革开放开始向内陆渗透
D.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2、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A.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保存富农经济
C.全行业公私合营 D.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3、以下是八年级某位同学整理的有关新中国成立后的民主法治建设的内容,哪项是错的?( )
A. 今年是我国第一部宪法通过63周年
B.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的民主法治遭严重践踏
C. 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D. 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初步建立和健全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4、在革命战争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的共同点是。
A.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以阶级斗争为纲
D. 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5、“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出发点是( )
A.维护香港和澳门的利益
B.维护中国大陆的利益
C.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维护台湾的利益
6、20世纪末,为了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扩大内需,党中央实行( )
A.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西部大开发
C.保护文化遗产
D.兴边富民行动
7、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邀请她北上对如何建设新中国予以指导。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应该是( )
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B.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 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8、“一五”计划中,国家对轻工业和重工业的投资比例为1:7:9。由此可见,“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
A.优先发展轻工业
B.轻重工业均衡发展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9、张和解出生于1951年9月,他父母给他取名最有可能与什么事件有关( )。
A.和平解放北平
B.和平解放西藏
C.抗美援朝
D.解放南京
10、我国能够成功收回香港和澳门主权的根本原因在于
A. 国际地位的提高
B. 综合国力的增强
C. 军事力量的壮大
D. “一国两制”的构想
11、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行的改革,认识不正确的是
A.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C.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D.改革为社会主义经济注入了活力
12、为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作为中国共产党“勤政为民”好干部的榜样人物是
A.焦裕禄 B.王进喜 C.雷锋 D.袁隆平
13、1958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现的重大失误是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C.一五计划
D.十年文革
14、看如图,序号和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A.A—诞生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B.B—生产无缝钢管
C.C—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D.D—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
15、某同学复习八年级历史时看到,“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与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是
A.北平和平解放
B.开国大典
C.西藏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
16、历史学家费正清说,“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第一种梦想变为现实的标志是( )
A. 开国大典 B. 加入WTO C. 澳门回归 D. 承办APEC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来的 (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18、促使下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1952年与1957年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钢”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9、2014年12月22日-12月1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澳门,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四届政府就职典礼。习近平表示,澳门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平稳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进步,保持了繁荣稳定大局。澳门的繁荣与稳定说明了( )
A.社会主义制度在澳门发挥了巨大的优越性
B.“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性
C.澳门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我国完成了和平统一大业
20、图片中展现的解放牌汽车和歼击机生产生于什么时期
A.抗战时期 B.一五计划期间 C.二五计划期间 D.改革开放初期
21、“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以此为基本目的,我国进行了_______。
22、(1)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82年新宪法成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_______建设事业的根本大法。
(2)下图中的农业科学家_______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改革开放后,为了振兴科技和发展教育,我国先后实施了“_______计划”和_______战略。
23、他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____)
24、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_____________年12月,中国成为_____________的成员。
(2)影响:为我国参与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5、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三农问题。建国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请你参与政策回顾
(1)1950 年, 中央政府颁布了《_________》, 大规模的 运动在全国开展。
(2)1953 年,党中央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决定对农业实行 。
(3)1958 年,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随后在全国开展了“大跃进”和 运动。
(4)1978 年 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浪潮首先从农村掀起,其主要内容是在农村实行 。
26、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___________________,迈人了核大国行列。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_____________”顺利进入太空轨道,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7、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的总路线。
28、1938年3月,______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1953年7月,______获得胜利,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9、(题文)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___________
(2)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___________
(3)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___________
(4)会议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___________。
30、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_______
31、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
32、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1954年召开的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2)“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它对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至少回答两点)
3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理想和追求,而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
(1)为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正确的发展道路具体是指什么道路?
(2)如何理解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为更好的实现中国梦,你打算怎么做?
34、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在北京胜利召开。96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赴后继,顽强奋斗,不断夺取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定正确革命方针。
材料三:1935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认为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领导和战略战术的错误,并批评了博古等人,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军事最高指挥权。
材料四: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胜利的大会、团结的大会,它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材料一两幅图片与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有关。这一伟大事件是什么?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2)材料二中八七会议上通过的总方针是什么?
(3)材料二中八七会议后,毛泽东回到湖南领导了哪次武装起义?
(4)材料三反映的是中共的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意义?
(5)中共七大是在哪儿召开的?会议明确规定了党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