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改革的完成( )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D.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2、获取信息,归纳答案,是历史学科答题的一种方法。有这样一道题:依据周恩来、第一枪、建军节三个信息,可得到的正确判断是( )
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3、侯永禄的《农民日记》中写到:“1952年春节,我花一万四千元(注:相当于现在1.4元),割了二斤猪肉招待客人,这是多年来的第一次。农民收入一增加,粮食不但够吃,还有了剩余,心劲越大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中国农村
①封建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 ②农民分到了土地
③实现了土地公有制 ④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高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奋斗目标是( )
A.发展重工业 B.“两个一百年”目标
C.“一国两制” D.实行“一五”计划
5、假如你是一位记者,采访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你的采访报道中不应出现以下哪个观点?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D.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
6、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成功发射神舟十号飞船,将三名宇航员送入太空。我国历史上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是( )
A.天宫一号 B.神舟一号 C.神舟五号 D.神舟六号
7、在《共同纲领》奠定的制度基础上,这部文件总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年来的实践经验,经过民主程序最终完成了国家建构的任务。这部文件规定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2001年10月,中国成功地组织了APEC会议,这表明( )
A. 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的外交活动 B. 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 中国十分注重展示自己的国际形象 D.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永不改变
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为巩固新生政权、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一系列努力。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一五计划”开始实施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③④②① B.③④①② C.④①②③ D.④③②①
10、中国与印度、美国在钢和电产量的比较
| 中国(1952年产量) | 印度(1950年产量) | 美国(1950年产量) |
钢产量(人均) | 2.37公斤 | 4公斤 | 538.3公斤 |
发电量(人均) | 2.76千瓦时 | 10.9千瓦时 | 2 949千瓦时 |
根据上表反映的情况,党中央决定( )
A. 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B. 着手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C.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D. 大量进口美国钢铁和机器设备
11、“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健康水平普遍提高。”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B. 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
C. 宗教信仰的废除
D. 在少数民族地区加快改革开放的力度
12、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其重大意义是标志着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C.改革开放拉开了序幕
D.中国共产党在组织路线上完成拨乱反正
13、“喜看稻菽千重浪,要数风流是此翁”。这里的“翁”指的是( )
A.袁隆平 B.李四光 C.邓稼先 D.钱学森
14、建国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之间的显著区别( )
A. 是否消灭了地主阶级 B. 农民是否得到了土地
C. 是否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D. 生产资料所有制和性质是否发生了变化
15、“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下列选项中,与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无关的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
D.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16、在开国大典上,随着五星红旗的冉冉升起,乐队奏起
A.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B. 《运动员进行曲》
C. 《义勇军进行曲》
D. 《分列式进行曲》
17、从1919年巴黎和会上遭到列强宰割到2016年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在杭州圆满举行,表明我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中国外交政策成熟
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 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D.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18、八年级某班同学开展了社会实践调查,下面是他们拟定的实践调查项目,据此判断他们的调查主题是改革开放以来该城市( )
公园自行车道的修建 高架修建以来的交通状况 高铁修建后人们出行方式的改变 |
A.居住环境的变迁
B.娱乐方式的变化
C.电信网络的发展
D.交通设施的完善
19、神州五号、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向世界证明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我国第一艘无人飞船成功发射是在
A. 1964年
B. 1970年
C. 1999年
D. 2000年
20、下列属于周恩来外交成就的是
①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②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③签署《中美建交公报》 ④倡导“一带一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21、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其中,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是________(会议);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________(会议)。
22、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_____爆炸成功。2012年9月,我国第一首航空母舰“____”交接人列。
23、填空题
(1)从1953年开始,我国相继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_的转变。_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
(2)1978年,安徽凤阳______农民实行分田______,自负盈亏。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3)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4)2015年,国家主席______同台湾方面领导人______在______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5)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建立了______、______和北海舰队。
(6)1953年,______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______,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
24、动乱表现:
(1)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________事件,学校________、________停工“闹革命”。
(2)一些党政机关受到冲击,大批各级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________受到践踏,社会和生产秩序陷于混乱。
(3)国家主席________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遭受了残酷迫害,成为文化大革命中________的冤案。
25、1956年至1966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里,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例如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______、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事件。
(1)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首次胜利的战役是________
(2)1947年夏,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序幕的战役是________
(3)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________
(4)国民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的标志是________
27、________作为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2006年,________铁路全线通车,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8、国家对农业进行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9、新时代强军之路格局:形成_____________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新格局,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30、榜样人物是时代的先锋,学习的楷模。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________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要看着把沙丘治好”的“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_。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鲜战争爆发后,杜鲁门总统立即下令美军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以防止中国(大陆)进攻台湾。更为不幸的是,战争强化了西方对新中国政府的立场,导致中国有二十年的时间被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孤立,美国继续支持台湾的国民党政权作为中国人民的唯一合法代表,并支持其占据联合国的席位.结果,中国无法获得各种形式的经济和技术援助,不得不完全依赖于苏联。
——美国最流行的历史教科书《世界历史》(汤姆森·沃兹沃思公司出版)
材料二:2013年6月7日至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纳伯格庄园举行会晤。中美两国元首围绕共同努力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主题,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坦诚深入交换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取得重要积极成果。但是,中美在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战略上叉存在不少差异,因此,能否尊重差异,不断增进战略互信、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及时有效管控分歧,是两国必须面对的挑战。
——新华网《丛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到跨越太平洋的合作》
请回答:
(1)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朝鲜战争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提到的“台湾的国民党政权占据联合国席位”终止于何时?
(3)2013年6月习奥会晤的主题是什么?中美“尊重差异,增进互信”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降会议提出的什么倡议?
(4)结合所学知识,标志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跨越太平洋的握手”指的什么历史事情?
(5)你觉得中美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言之成理即可)
32、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请举例“最可爱的人”中的代表人物
33、毛泽东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请你谈谈: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34、五星红旗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下午3时,在群众的欢呼声中,毛泽东主席用他那带着湖南口音的洪亮声音,向全世界庄严宣告……。顿时,广场上欢声雷动,群情激昂。在《义勇军进行曲》的雄壮旋律中,毛泽东按动电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1)材料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出现于哪一历史事件中?该历史事件对中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材料二:美国一家报纸评论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标志着联合国迈进了新时期。
(2)五星红旗第一次在联合国总部升起反映了我国哪一外交大事?我国这一外交成就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三
(3)图1、图2中的五星红旗的升起表明哪一构想得到成功实践?这一成功实践有什么伟大意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