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 灯蛾 咕噜 领域 夜深星澜
B. 掌故 静穆 退色 翠羽流苏
C. 怅惘 油坊 点缀 斗方大字
D. 幽悄 霄夜 思慕 意味深长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黄土高原上气势磅礴的腰鼓,它能如此鲜明地使你感受到生命的活跃、强盛和存在。
B.这滴水,自玉龙雪山流下,一路向南,流过美丽的丽江坝,看过初建的丽江城,见证了人世的沧桑巨变。
C.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D.回望灯火光中的戏台和吹到耳边来的横笛,在皎洁的月光下缥缈得像一座满被红霞罩着的仙山楼阁。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澎湃(pài) 炽热(chì) 正襟危坐(jīn)
B.仲裁(zhònɡ) 绯红(fěi) 屏声敛息 (pínɡ)
C.咆哮(páo) 绰号(chuò) 一丝不苟(ɡǒu)
D.镌刻 (juān) 脸颊(jiá) 惊心动魄(pò)
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婆娑(suō) 锃(chèng)亮 诘(jié)责 络绎(yì)不绝
B. 踌躇(chú) 滞(zhì)留 不逊(xùn) 惟妙惟肖( qiào)
C. 狼藉(jí) 炽(zhì)热 镌(juān)刻 杳(yǎo)无音讯
D. 盎(àng)然 俯瞰(kàn) 翘(qiáo)首 殚(dān)精竭虑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润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①乾元二年(759),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秋季作这首诗。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诗人首先描写岳阳楼四周的宏丽景色:“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站得高,望得远,这一“尽”、一“迥”、一“开”的渺远辽阔的景色,是直接描写楼高。
B.“雁引愁心去”一句中的“雁”,与王维所写的“归雁入胡天”中的“雁”含义一样,都是诗人自比,暗写诗人面对广阔河山时内心的明快与爽朗。
C.“山衔好月来”一句,运用拟人手法,想象新颖,有独创性,着一“衔”字而境界全出,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
D.“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这是写在岳阳楼上住宿、饮酒,仿佛在天上云间一般。
E.“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醉后凉风四起,着笔仍在写楼高。凉风习习吹人,衣袖翩翩飘舞,仪表何等潇洒自如,态度又何其超脱豁达,豪情逸志,溢于言表。
【2】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从表达感情的角度看,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6、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野望》王绩)
(2)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3)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4)_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李白)
(5)悬泉瀑布,飞漱其间,____________,良多趣味。(《三峡》郦道元)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苏轼)
(7)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使至塞上》王维)
(8)李白《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收束全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列语段内容,回答问题。
【甲】
朱自清先生在这本《经典常谈》的序文里指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
【乙】
叶圣陶在《读〈经典常谈〉》中指出:“一些古书,培育着咱们的祖先,咱们跟祖先是一脉相承的,自当尝尝他们的营养料,才不至于无本。若讲实用,似乎是没有,有实用的东西都收纳在各种学科里了;可是有无用之用。这可以打个比方,有些人不怕旅行辛苦,道路几千,跑上峨眉金顶看日出,或者跑到甘肃敦煌,看一窟寺历代的造像跟壁画。在专讲实用的人看来,他们干的完全没有实用,只有那股傻劲儿倒可以佩服。可是他们从金顶下来,打敦煌回转,胸襟推广了,眼光深远了,虽然还是各做他们的事儿,却有了一种新的精神。这就是所谓无用之用。读古书读的得其道,也会有类似的无用之用。要说现代学生应该读些古书,这是一个理由。”
【1】下列对《经典常谈》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个朝代,大部分是号令,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中国的记文是在记事文前发展的。
B.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两种,其中徒歌指的是跟随着伴奏唱歌。
C.《周易》之所以成为儒家经典,是因为在战国末期儒家受到阴阳家和道家的影响。
D.象形字的起源是图画,起初百姓经常用画来记名、记事,这便是象形的由来。
【2】归纳语段中朱自清和叶圣陶两位大学者的共同观点。
【3】现代学生为什么应该读一些古书?联系语段简述。
8、阅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文,回答小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这一中心论点的,试概括④段的分论点。
中心论点:
第②段:自己的人生责任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
第③段: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第④段:
【2】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试分析其作用。
【3】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为本文的中心论点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备选人物:海伦·凯勒 邓稼先 吴王夫差 刘禅 司马迁
【4】请结合选文并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9、请以“ 就在我手中”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④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不得套作。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