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哥伦布到达美洲新大陆近300年后,北美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多民族的新兴资本主义国家,其诞生标志是( )
A.来克星顿的枪声 B.发表《独立宜言》 C.萨拉托加大捷 D.制定《人权宣言》
2、创立于1669年的北京同仁堂,是我国的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它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此次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A.自主经营
B.统一管理
C.公私合营
D.互助合作
3、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式是
A.没收
B.租赁
C.摧毁
D.赎买
4、“万户涕泪,一人冠冕……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此段文字中的“民贼”应指
A. 溥仪皇帝
B. 袁世凯
C. 段祺瑞
D. 张作霖
5、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关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 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 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D. 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6、意大利旅游团来到中国旅游观光,游客们纷纷提出要看看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如果你是这个旅游团的导游,你应该带他们去下列哪个城市
A.深圳 B.汕头 C.厦门 D.海南岛
7、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
A.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B.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90年磨砺利剑、科技强军换出新颜
D.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8、“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出发点是( )
A.维护香港和澳门的利益
B.维护中国大陆的利益
C.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D.维护台湾的利益
9、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通过土地改革,我国消灭了
A. 地主阶级 B. 资产阶级 C. 剥削阶级 D. 奴隶主阶级
10、“文化大革命”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破坏,其结束的标志是( )
A. 总路线的公布 B. 八字方针提出 C. “九一三事件” D. 粉碎“四人帮”
11、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围绕开放创新、城市塑造生态建设等六方面,谋划重点项目476个,以项目建设推动港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就其区域和权限而言,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与下列哪一地区最为相似
A.内蒙古自治区 B.香港特别行政区 C.北京市 D.上海浦东开发区
12、我国有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北盘江大桥,连接云南、贵州;世界上最长的铁路——青藏铁路,边接青海、西藏,改善了少数民族的交通状况,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材料体现我国( )
A.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保护
C.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D.加快少数民族民主改革
13、1979年底,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还只是在个别地方尝试,比重仅占全国总农户的9%.到1984年底,比重已增至95%以上。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迅速发展是由于它( )
A. 是农民自己的发明创造 B. 使农民获得土地所有权
C. 使农民收入得到平均分配 D. 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
14、习近平主席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出,要特别学习弘扬一个人,“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精神,“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这个人物是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袁隆平
15、《环球时报》报道:“2014年以来,中韩双方已连续六年成功交接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2019年是第六次交接。”致使这些烈士在60多年前魂断异国埋骨他乡的战争是( )
A.解放西藏战争 B.抗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美援朝战争
16、1950年新中国进行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最体现土地改革根本目的
A.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C.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D. 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17、为了深入研究土地改革,同学们搜集到了下列资料,其中最有价值的是( )
A.市博物馆保存的土地改革的档案
B.亲历土地改革的老人写成的回忆录
C.从互联网检索获取的土地改革的资料
D.以土地改革为题材的小说《暴风骤雨》
18、近代上海是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城市。这座城市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根据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9、据报道,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即41个工业大类,191个工业中类,525个工业小类。我国初步形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在哪一时期?
A.新民主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时期 B.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20、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用身躯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掩护战友夺回阵地,自己却壮烈牺牲的英雄是
A.邱少云
B.黄继光
C.董存瑞
D.彭德怀
21、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_________,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2、“文化大革命”时期形成了两个反革命集团,他们的核心人物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
23、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时间:我国于____________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意义:为我国参与经济______________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4、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__
(2)探索建设社会主义良好开端的会议是_______
(3)把科学发展观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4)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
25、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____年在北京召开,江泽民作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_____”重要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26、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________年,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7、三、拨乱反正
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进行全面________。伴随着思想解放的巨大潮流,________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
28、三大改造的完成:
(1)概况:到_____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_____的转变。
(2)意义:_____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_____。
(3)问题:在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_____、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29、通信:
(1)通信落后,人与人之间联系不便。
(2)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居___ 。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____。
30、“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体现了铁人______________的顽强意志和冲天干劲,代表了一种奉献精神。
31、读图回答问题。
(1)哪次会议为图1的伟大事件做了准备?会议的成功召开有什么作用?
(2)新中国是什么时间成立的?概括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3)图2和什么事件有关?志愿军入朝作战目的是什么?
(4)概括新中国建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32、国家安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人民福祉的根本保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为了保家卫国,我国开展了哪一重大运动?运动的胜利对即将展开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何积极意义?
(2)强大的国防和人民军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倚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重大进展。1964年,我国哪一重大科技成就的取得,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力量?1966年,我国正式组建战略导弹部队——第二炮兵,其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3)下侧组图直观反映了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局势发展及国家的应对措施。请据图回答,全国人大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强调建立健全香港国安法有何重大现实意义?
33、在我国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团结是地区发展、国家繁荣的重要保证。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实施的政治前提是什么?
(2)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港澳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分析促成港澳顺利回归的主要原因。
(3)为结束两岸分离状态,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党和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的“九二共识”,其核心内容是什么?
3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我国在农村开展了哪些重要运动?
(2)材料一中图三的运动的发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什么愿望?图四中,“农民领生产承包合同”使农民有了什么权利?
(3)材料二中的“十九大”于哪年召开?“十九大”把什么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党的哪个会议正确地分析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