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一批煤炭从秦皇岛港运往广州,最经济、便利的运输方式是( )
A.内河运输
B.海洋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2、改革开放初期,港澳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形成的合作模式是()
A.前店后厂
B.前厂后店
C.世界办公室
D.世界工厂
3、珠江三角洲与辽中南工业基地相比,珠江三角洲具有的产业结构特点是()
A.以冶金工业为主
B.以石油化学工业为主
C.以机械工业为主
D.以需要劳动力多的加工制造业为主
4、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下列说法符合美国国情的是( )
A.种族构成复杂,主要人种为白种人
B.原有居民印第安人为黑色人种
C.各种族之间一律平等,不存在种族歧视问题
D.以英语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5、世界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6、既属于自然区域又属于经济区域的是( )
A. 热带地区 B. 长江三角洲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D. 河北省
7、甲、乙、丙、丁分别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 )
A.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B.南方地区、青藏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
C.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
8、下列作物不适合在三江平原种植的是( )
A.春小麦 B.大豆 C.甜菜 D.甘蔗
9、有祖国宝岛之称的岛屿是( )
A.湖南岛
B.台湾岛
C.崇明岛
D.钓鱼岛
10、现在的北京,城市道路宽阔,修建了立交桥、地铁等建筑,这些建筑有利于( )。
A. 对北京旧城的改造 B. 改善北京的交通
C. 对古建筑的保护 D. 增加北京的绿地面积
11、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途径是( )
A.节约用水 B.修建大型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植树造林
12、符合新疆番茄发展方向的是( )
A. 开发高山冰川资源,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B. 向沙漠进军,进一步扩大番茄种植面积
C. 将原有牧场有计划地改造为番茄种植基地
D. 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
13、800mm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那条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
A. 16℃等温线 B. 8℃等温线 C. 0℃等温线 D. -8℃等温线
14、近年来,北京为改善环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关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建设通风廊道,降低大气PM2.5浓度 B. 建设环绕京城的绿色屏障
C. 向雄安新区转移非首都职能产业 D.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5、有关反映长江沿江地带承东启西的纽带作用的叙述中,不恰当的是( )
A.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西部资源富集地区
B.沟通东西部商贸的纽带
C.东部沿海技术、信息向中西部传递、转移的通道
D.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线,经济技术优势向南北转移、扩散
16、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区多依赖于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众多
B.市场广阔
C.工业发达
D.科技力量雄厚
17、现有10万吨磷矿石和10吨柑桔从宜昌分别运往郑州和武汉,最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依次是
A. 公路 、铁路 B. 铁路、公路 C. 水运、铁路 D. 航空、水运
18、下列全部属于北京的名胜古迹的一组的是 ( )
A.长城 布达拉宫 明孝陵 天坛
B.长城 故宫 颐和园 周口店猿人遗址
C.长城 秦始皇陵兵马俑 颐和园 龙门石窟
D.故宫 黄帝陵 秦始皇陵兵马俑 周口店猿人遗址
19、西北地区代表性农作物的一组是
A. 小麦、咖啡 B. 水稻、油菜
C. 瓜果、长绒棉 D. 甘蔗、茶叶
20、下列属于温带草原牧场的是:
A. 新疆 B. 内蒙古 C. 青海 D. 西藏
21、“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是对_________(省级行政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真实写照。
22、西气东输工程缓解了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_的短缺,使东部地区的__________得到了改善。
23、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由珠江及其支流冲击而成的三角洲,简称“_____________”,地理位置优越,与东南亚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该区域的_____________经济得到迅猛发展。
24、香港位于________的东侧,与广东的________市相邻,由香港岛,________,和“新界”组成。
25、香港位于珠江口的东侧,与广东省的______市相邻,由于商业和服务业相当发达,因而被称为“______”.
26、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 。
27、河西走廊的灌溉水源是哪里的水? 。
28、西北地区地面景观的变化,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21世纪以来,珠江三角洲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和技术,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改革开放的第二次腾飞。
30、华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
31、读我国长株潭城市群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我国的_________________省。
(2)图中管辖着毛泽东的故乡韶山的城市②是________________。
(3)在我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③交汇的铁路线是京广线和_________________。
(4)连接①②③三个城市的河流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读我国珠江三角洲区域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代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河流:①____,海洋:②____,城市:③____,铁路:⑤____,特别行政区:A____。
(2)B特别行政区长期的主导产业是____。
(3)珠江三角洲地区充分利用其有利条件,大力发展____型经济,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地区。
(4)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经济优势互补,试说明两地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珠江三角洲:____;香港:____。
33、读“俄罗斯图”,回答下列问题。
(1)山脉:①____________山脉。
(2)大洋:②______________洋。
(3)邻国:③___________。
(4)首都:④___________。
(5)俄罗斯是地跨两大洲的________洲国家。
34、小华和小静暑假从北京出发分别沿图中两条线路旅行。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A 为________山脉,B为________山脉。
(2)线路②最终到达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西起________,东至________山脉,南抵秦岭,北连_____。黄土高原地表特征__________,当地特色传统民居是______。
(3)沿线路①一路向北,作物熟制从两年三熟变为_____________。
(4)奔流在“黄土地”上的母亲河—_______河,从黄土高原挟带的大量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________河”,最终注入______海。
35、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左图黄河流域示意图、右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1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____瓶,该水样取自黄河____(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2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从甲、乙两杯对比来看,较浑浊的是____杯,该杯的植被情况是____。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____高原。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等。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