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是下列哪个工业基地的中心城市( )。
A. 京津唐工业基地 B. 沪宁杭工业基地
C. 辽中南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下列地理区域中,尺度最大的是( )
A. 东南沿海地区 B. 长江三角洲 C. 广东省 D. 河北卢龙县
3、为实现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列进行生态建设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 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修梯田、建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结合治理水土流失
B.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
C. 把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人口全部迁走,逐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 实行计划生育或政府提供粮食鼓励生态建设,逐步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4、我国通航能力最大,通航里程最长的河流是( )
A. 长江 B. 珠江 C. 淮河 D. 京杭大运河
5、下列区域,属于自然区域的是( )
A.青藏高原 B.巴中市
C.北京市 D.凉山州
6、读“南极地区略图”,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科学考察站是
A.中山站 B.俄罗斯站 C.昆仑站 D.长城站
7、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下列关于台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居民以高山族为主 B. 经济以出口工业产品为主
C. 农业、人口主要分布在岛屿的南部平原 D. 台北市为台湾最大的港口
8、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主要保护
A.该地区整个生态 B.珍稀动物藏羚羊
C.珍贵中药材冬虫夏草 D.当地牧民养殖业
9、下列关于极地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A. 北极地区一般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B. 南极地区泛指60°S以南的区域
C. 极地地区指极圈范围之内的区域
D.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唯一一块人类共有的陆地
10、下图中反应了我国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状况正确的是
A. 南方水多土多 B. 北方水少土少
C. 北方土多水少 D. 南北方地区水土资源配合较合理
11、有关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高原大陆”之称②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淡水资源
③极端恶劣的气候条件,使得南极地区几乎没有生物资源④11月至次年2月,是去南极科学考察的最佳季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是( )
A.故宫
B.颐和园
C.北海公园
D.圆明园
13、人们把东北称为“白山黑水”,“黑水”指的是( )
A. 乌苏里江 B. 黑龙江 C. 松花江 D. 嫩江
14、下列情景有可能是小琦在塔里木盆地游览时遇到的有( )
①一路上阴雨连绵
②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③盆地绿洲的用水主要来自天山和阿尔泰山的冰川融水
④在盆地内部看到许多大型油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16、如图是某城市景观,图中景观位于( )
A.北京
B.广州
C.天津
D.上海
17、下列有关北方地区的叙述你认为真实的是( )
①北方居民主食为米饭
②北方居民交通以陆路运输为主
③北方居民的房屋都注意通风散热
④北方居民的房屋屋顶坡度小,墙体厚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18、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平原面积大,土壤肥沃 B.河湖密布,地域广阔
C.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9、下列既是印度洋到大西洋最短路径的必经之地,又是亚、非两洲分界线的是( )
A.土耳其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苏伊士运河
D.直布罗陀海峡
20、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网中,占主要地位的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内河运输
D.航空运输
21、中国历史上国力强盛时,通过陆上和海上的“ ________”,使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远及亚洲、________洲和非洲等许多国家。
22、正在建设的神府---鄂尔多斯煤田,位于 的交界处。
23、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四大地理区域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________。
24、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三江源地区被称为___________。
25、南方地区西部拥有我国最丰富的________ 资源.
26、黄土高原地表破碎、沟壑纵横、形成塬、________、________川等多种多样的黄土地貌景观。
27、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省。
28、我国东北地区冬季虽然漫长严寒,但夏季气温却较高,________ 期与________ 期一致,利于作物生长.这里的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________ 和甜菜.
29、澳大利亚的最大城市是_____________,巴西的首都_____________是最年轻的“世界文化遗产”城市。
30、“西气东输”主干管道西起新疆轮南、向东到达的城市是________。
31、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山脉的名称_____。
(2)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地理事物的名称:C_____高原;F_____三角洲;
(3)写出我国东部频临的海域名称:M为_____海。
(4)写出我国邻国的名称:R为_____,S为_____。
32、读“中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大写英文字母代表的地理区域名称填在下列空格内:
A.__________地区, D.__________地区;
(2)A、B两地区的地理分界线(图中虚线)是_______-_________ 一线,此界线与我国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1月__________0C等温线相吻合,由此可判断,划分的主导因素是降水和__________;
(3)四大地理区域中,跨经度最广的是__________地区,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_地区,耕地类型以水田主的是__________地区,我们的家乡阜阳市所在的区域是__________地区(请填字母)。
33、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国家拟建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已开工,建设难度远大于青藏铁路。读“青藏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铁路联系_________省与西藏自治区;川藏铁路则东起_________省的省会城市成都,西至________(城市),大致呈东西走向。
(2)青藏铁路全线位于__________(地形区),地形比较平坦,而川藏铁路横穿__________(山脉),跨越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修建川藏铁路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两点)
(3)川藏铁路经过的成都平原、雅鲁藏布江谷地都是农业生产的主产区。分析两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成都平原:_______________。雅鲁藏布江谷:________________(各回答一点即可)。
34、读“黄河干流泥沙沿途的变化图”(下图),回答问题。
(1)“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是指黄河的发源地,即青藏高原上的________山脉,“海”是指黄河注入的______海。
(2)从图中可以看出,黄河______(上或中或下)游河段产生的泥沙最多,这是因为该河段流经______高原,支流较____(多或少);该高原土层_____(疏松或坚硬),植被破坏严重;一遇暴雨,大量泥沙与雨水一起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______的河流。黄河进入下游平原地区,水流速度减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人们被迫加高堤坝,黄河成为“______河”。
(3)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治沙的根本应在中游地区开展_____。
35、读图1“我国南水北调工程部分线路示意图”、图2“中国径流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12日,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材料二: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且降水集中于夏季,冬春降水少,春旱严重。华北地区人口众多,工农业及生活用水量大,淡水供应紧张。
(1)中线调水工程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的支流_____,该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_____(空间或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
(2)中线输水线经郑州后,大致沿着_____(山脉)以东的华北平原往北,到达北京、天津。从中国径流带分布来看,中线大致经过我国的_____带。
(3)中线远期引水工程,将直接调用_____水库的水;而东线优势是可以利用_____(运河)作为引水干渠。
(4)图中A省的简称是_____,是我国重要的_____(能源矿产)基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