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南投七年级质量检测地理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7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 100分)
  • 1、下列属于热带、亚热带水果的是

    A.香蕉 B.苹果

    C.甜菜 D.西红柿

  • 2、华北地区的主要农作物是( )

    A. 水稻和玉米 B. 大豆和玉米 C. 小麦和棉花 D. 水稻和甘蔗

  • 3、读“北京市地形图”,分析有关北京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自然环境优美,水资源丰富

    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③河流多自东南向西北流

    ④明清故宫、天坛、长城等为世界文化遗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4、2019年春节过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这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

    A.政治中心 B.文化中心 C.国际交往中心 D.经济中心

  • 5、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增加当地的收人和就业机会

    B. 会缓解东部地区如安徽、上海等地的能源短缺问题

    C. 该工程西起新疆,东到上海

    D. 会严重破坏沿岸的生态环境

  • 6、有关长江三角洲区域概况,不正确的是 ( )

    A. 地势低平、气候湿润

    B. 其北翼的中心城市是杭州

    C. 其核心城市上海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

    D. 南京是江苏省省会,有“六朝古都”之称

  • 7、地球的表面积约是(  )

    A.40000千米 B.5.1亿平方千米 C.6371千米 D.4万米

  • 8、下列地形区属于“黄土地”的是 ( )

    A. 黄土高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   C. 东北平原   D. 青藏高原

  • 9、下列关于黄土高原黄土地和东北平原黑土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黑土地肥沃,黄土地较贫瘠

    B. 黑土地多种棉花和花生

    C. 黄土地多种谷子和春小麦

    D. 黄土地不需要灌溉,黑土地必须灌溉

  • 10、下列做法中,有利于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是   ( )

    A. 增加人口 B. 植树种草 C. 取土采矿 D. 毁林开荒

  • 11、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划分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地形 C. 河流 D. 农业生产

  • 12、黄石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北纬 30o 附近,其气候类型为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 13、台湾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14、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古就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B. 完全是人类不合理的开发造成的

    C. 是导致华北平原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D. 水土流失严重,不可能治理好

  • 15、我国最大的湖泊是( )

    A.鄱阳湖 B.青海湖 C.纳木错 D.昆明湖

  • 16、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支离破碎的高原面形成的原因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污染 C.大气污染 D.酸雨侵蚀

  • 17、台湾岛上,最著名的树种是

    A.樟树 B.梧桐树 C.银杏树 D.红桧

  • 18、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是( )

    A. 北京市 B. 上海市 C. 天津市 D. 重庆市

  • 19、我国山区面积广大,但山区也有发展经济的优势

    A.在旅游业和运输业方面

    B.在商业和采矿业方面

    C.在旅游业和采矿业方面

    D.在林业和种植业方面

  • 20、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指的是(  )

    A.京津唐工业区 B.沪宁杭工业区 C.珠三角工业区 D.辽中南工业区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1、最显著的自然地理特征是什么?

  • 22、有哪些重要的矿产地?      的稀土、      的镍、      的石油、石嘴山的无烟煤等。

  • 23、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__________省和__________省。

  • 24、华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

  • 25、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西北地区自东向西自然环境呈现从_______、荒漠草原到_______的变化。

  • 26、目前我国的34个省级行政区域中的两个特别行政区是_______行政区和_______特别行政区。

  • 27、北方农业生产的重要任务是

  • 28、位于我国新疆南部,其内部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分布星点状绿洲的盆地是________

  • 29、法国大西洋沿岸属________ 气候区。________ 河流域,特别是________ ,一直是欧洲重要的小麦产区。________ 是欧洲出口小麦最多的国家。

  • 30、香港商业发达,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1、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南部濒临海域广阔,但是近年来由于海洋污染、过度捕捞等原因,我国近海渔业面临着枯竭的危险.

    材料二(如图)

     

    (1)我国近海渔场很多,A、B、C、D四渔场中 ______ (写出渔场代号及其名称)渔场位置适中,是多种鱼类洄游的必经之地,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

    (2)我国近海渔业面临枯竭境地的原因是 ______ .

    (3)图中 表示 ______ ,淮河南北两侧的大小和数量有什么不同? ______ .

    (4)由上题可知,我国海盐产量的大部分集中在淮河以 ______ ______ 盐区.主要原因是 ______ .

  • 32、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区和B区的分界线大致沿_______(山脉)—_______(河流)一线分布,这条线大致与我国1月________℃等温线的分布最接近。

    (2)A、B两区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更优越的是______区(填字母),该区的农田类型多为________(旱地/水田)。

    (3)确定A区和C区界线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__

    (4)“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所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A________地区;D区在________高原上,形成了________的自然特性,在海拔较低的谷地分布着河谷农业。

  • 33、阅读材料,回答

    材料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包括港、 澳、台),我国人口总数13.7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

    材料二: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我国的人口总数可能是17.5亿。

    材料三:

    依据上述材料,回答:

    (1)2010年,我国人口总数_____,我国是世界上人口 _____的国家。

    (2)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我国大约少出生_______人口。实行计划生育,2010年人均粮食产量________了 ,人均教育经费_______了。

    (3)2010年,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47人/平方千米,请你计算:我国平均人口密度约为_________

    (4)我国人口分布__________。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至云南省腾冲画一条直线,此线____人口稠密,_________ 人口稀疏。

  • 34、读我国北方地区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省,它的简称是_________

    (2)B是_____山脉(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它的西侧是_____高原。

    (3)我国有两个内海,其中C是______海。

    (4)下列工业不宜在东北三省发展的是_______。(填字母)

    A.机械制造业 B.石油化工业C.家具制造业  D.甘蔗制糖业

    (5)东北三省气候冷湿,其作物熟制是______(填字母)

    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

  • 35、阅读材料和地图,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是茶的原产地,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茶树生长喜温喜湿,要求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多云雾、光照适中。我国茶叶种植的经典区域为南方排水性好的低山丘陵区。

    (1)甲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 地区。MN是台湾岛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该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2)台湾岛的河流都比较短促,水能资源蕴藏量却相当丰富,请简析其原因。

    (3)甲地区生产的乌龙茶以品质好著称。试从地形和气候简述该地区发展茶叶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175
题数 35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解答题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