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极地地区说法错误的是
A. 北极地区一般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
B. 南极地区泛指60°S以南的区域
C. 极地地区指极圈范围之内的区域
D.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唯一一块人类共有的陆地
2、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A.植树造林 B.跨流域调水 C.建防洪大堤 D.修建水库
3、东北地区最大的都市和工业中心的是( )
A. 沈阳 B. 大连 C. 长春 D. 哈尔滨
4、长江沿江地带的森林类型是(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 B. 温带落叶阔叶-针叶混交林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5、我国发展中面临的挑战有
①粮食短缺,饥饿问题严重
②人地关系不够和谐
③区域发展不平衡
④海洋权益受到严峻挑战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6、西柏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指挥中心。西柏坡位于
A.太行山脉
B.武夷山脉
C.天山山脉
D.台湾山脉
7、欧洲联盟是 ( )
A.由欧洲西部所有国家组成的区域性国际组织
B.欧洲地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C.在“9·l1”以后建成的针对国际恐怖活动的军事组织
D.与世界贸易组织相对立的区域经济组织
8、有“日光城”之称的是( )
A. 呼和浩特 B. 乌鲁木齐 C. 拉萨 D. 格尔木
9、香港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是( )
A.美国
B.西欧
C.祖国内地
D.日本
10、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今后城市发展和布局所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所有工业迁出市区
B. 缩小城区绿地,改建住宅
C. 扩大城市范围
D.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11、我国某东西走向的山脉,山北以旱地为主,冬季河流封冻,树木落叶;山南以水田为主,河流从不封冻,树木大多常绿。该山脉是( )
A.南岭
B.秦岭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12、下列反映三江源景观的是:( )
A.雪山连绵,沼泽密布
B.小桥流水,绿树成荫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山高谷深,一山有四季
13、关于长江、黄河特征的叙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是( )
A.“你从雪山走来”——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
B.“九曲回肠”——长江中游河道特别弯曲
C.“地上河”——黄河下游泥沙沉积,河床高出两岸
D.“黄金水道”——黄河沟通东西交通,运输量大
14、图示是被誉为我国“国粹”的戏剧中的脸谱形象。该戏剧是( )
A.川剧 B.京剧 C.豫剧 D.黄梅戏
15、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是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坎儿井是哪里的独特灌溉工程( )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17、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 )
①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②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③是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 ④长江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8、小明读“澳大利亚图”和“巴西图”,比较发现两国有许多相似之处。关于两国,下列说法错误的( )
A.南回归线都穿过境内 B.都是所在大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C.人口集中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 D.居民都说英语
19、家住山东省济宁市的小明利用暑假到新疆旅游,在新疆境内所走的线路为由①城经②城到③城,参观了沿途风光,考察了当地的风土民情。热心的小明回到济宁后,向他的同学讲述了旅游见闻。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小明讲述的见闻如下,与事实不符的是( )
A.沿途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
B.白天烈日炎炎,晚上却寒气袭人
C.举目远眺,经常看到连绵的雪山
D.沿途有的地方可见到坎儿井
【2】小明对沿途农业的说法,不可信的是( )
A.①城附近农民在晾制葡萄干
B.②城郊区农民在给棉花施肥
C.连绵的绿洲上,雨水充足,水稻茂盛
D.绿洲零星分布在山麓处
20、下列哪条河流发源于三江源地区( )
A.珠江
B.澜沧江
C.淮河
D.乌苏里江
21、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与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
22、黑龙江省地表结构呈现________、________ 的特点.
23、东北地区气候最显著的特点——_____,由于蒸发微弱,在低洼处分布有大面积的_______。
24、中国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中,毗邻香港的是________________。
25、长江沿江地带的两大工业走廊是________工业走廊和________工业走廊。
26、澳门由澳门半岛、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组成。
27、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塔克拉玛干两条沙漠公路的陆续建成,为开发塔里木盆地的________ 资源创造了良好条件.
28、西双版纳所在的省区是
29、读图写出四大地区名称。
甲________地区、乙________地区、丙________地区、丁________地区。其中降水自东向西递减表现最明显的是________图,原因是经度跨度大,自东向西距________越来越远。
30、成都市举世闻名的古代水利工程是_________,按干湿地区来分,成都位于___________地区,按四大地理区域来说成都位于___________地区。
31、位于北方地区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它们是________平原的一部分;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内的商品粮基地有:________。
32、读地球某日光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按季节划分,这一天属于北半球的______季,南半球的________季。
(2)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纬线)上,是北半球的______(填“冬至”或“夏至”)日,时间是______前后。
(3)此日,图中各点,正午影子最短的是________。
(4)此日,图中A、B、C、D、E五地,按照白昼时间长到短的顺序排列,应该是_______。
(5)此日,图中有极昼现象的是________地;有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地。
(6)图中五个地点,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地。
33、2017年5月14日至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过①_____海峡和②_____运河,依次连接了亚洲、_____洲和_____洲三个大洲。
(2)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均从中国延伸到_______(地理区域),从经济发展水平看,该地理区域的国家绝大部分为发达国家。
(3)东南亚和中东都是“一带一路”所涉及的区域,比较区域差异,完成下列表格。
区域 项目 | 东南亚 | 中东 |
海陆位置 | 连接亚洲和大洋洲,沟通 太平洋和______洋 | 地处“三洲五海”之地。 |
气候特征 | 气候湿润 | 气候______。 |
资源状况 | 盛产天然橡胶、油棕等______(温度带)经济作物。 | 石油资源丰富,主要分布 在______及其沿岸地区。 |
34、读中国水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河流名称:B______,C______,E______。
(2)图中河流C最终注入______海。
(3)河流E起源于______(地形区),上游和中游的分界是湖北省的______(城市)。
(4)河流C和E分别位于我国重要分界线秦岭﹣淮河南北两侧,比较两河的水文特征:C河与E河相比,水量大的是______,汛期长的是______;两河中含沙量大的是______(填字母),有结冰期的是______(填字母)。
35、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读我国地形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__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耕作制度(熟制)是__________。
(2)B是__________高原,该地区土质疏松,植被稀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治理的最根本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是 ___________平原,该平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