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方地区农作物可以是一年两至三熟,主要是因为( )
A. 降水丰富 B. 平原广大 C. 土壤肥沃 D. 生长期长
2、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下列可以有效解决该地区生态问题的措施是
A.陡坡垦殖 B.植树种草
C.开垦荒地 D.过度放牧
3、形成于东北的“二人转”向以欢乐喜庆为特色,这种文艺特点的形成,可能与东北地区( )
A. 山环水绕的地形有关 B. 冬季寒冷漫长有关
C. 矿产资源丰富有关 D. 物产丰富,衣食无忧的生活环境有关
4、俄罗斯分布在北冰洋沿岸的港口是( )
A.摩尔曼斯克 B.圣彼得堡 C.苏维埃港 D.符拉迪沃斯托克
5、下列有关气候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事例中,你认为符合事实的是( )
A. 东南亚的房屋多平顶、窗子小 B. 西亚冬季寒冷,人们喜欢吃火锅
C. 东南亚人喜食大米 D. 西亚人住双层木楼
6、有“沙漠之舟”之称的动物是
A.牦牛 B.骆驼 C.马 D.新疆羊
7、《晏子春秋》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意思是说南方的橘树移植到淮河以北,就会变成小灌木,橘子也会变成不能吃的“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A.地形
B.土壤
C.气候
D.市场
8、我国西北地区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土地荒漠化 B.水土流失 C.乱占耕地 D.滥伐森林
9、吐鲁番盆地是天山东部的一个山间盆地,在盆地内多见用于晾晒葡萄干的四周开孔的荷房。传统荫房为土木结构,一般都是平顶长方形格局,墙壁用土块砌成,留有许多方形孔。荫房木蜂上设有若干“挂架”,用树枝、铁钩或麻绳固定,以挂晾葡萄。下图示意吐鲁番盆地地形剖面和荫房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吐鲁番盆地的地势特征为(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
【2】吐鲁番传统荫房的分布北侧比南侧多,推测影响其分布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A.气温
B.水源
C.风力
D.土壤
【3】吐鲁番的农民将葡萄鲜果制成葡萄干的原因是( )
A.延长产业链
B.改善口感
C.利于保鲜
D.利于储运
10、冬冬的班级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在自我介绍时说道,我家乡的住房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你认为他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A.湿热 B.干热 C.干旱 D.高寒
11、第29界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说明北京是一个( )
A. 政治中心 B. 经济中心
C. 文化中心 D. 国际交往中心
12、世界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是
A.天安门广场 B.红场 C.人民广场 D.世纪广场
13、以下有关如图中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匹配不正确的是( )
A.甲省﹣﹣云或滇﹣﹣昆明 B.乙省﹣﹣贵﹣﹣广州
C.丙省﹣﹣鲁﹣﹣济南 D.丁省﹣﹣黑﹣﹣哈尔滨
14、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跨经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 B. 气候单一,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C. 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海洋 D. 亚洲地势中部低四周高
15、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首个批准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下列做法符合
“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是( )
A. 将污染性企业限期搬出市区及河流沿岸 B. 倡导绿色生活,鼓励勤俭节约
C. 严禁乱扔垃圾 D. 禁止在景区乱刻乱画
16、我国最大的海港和商业中心是( )
A. 北京 B. 上海 C. 天津 D. 广州
17、妈祖是我国古代民间传说中海上渔民和船工的保护神,妈祖文化是沿海民俗组成部分,就像海丰大湖镇的大德妈祖就是一个例子,那么下列省区中妈祖文化不太盛行的是( )
A. 山东 B. 福建
C. 台湾 D. 新疆
18、华北平原影响面积大、影响时间长、灾害损失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A.低温冻害
B.春旱
C.泥石流
D.洪涝灾害
19、香港城市建设之所以“上天”、“下海”,是因为( )
A.建筑水平高 B.人多地少 C.资金充足 D.眼光远大
20、我国的饮食习惯区域差异很大,主要是因为( )
A. 人种、语言不同 B. 民族习惯不同
C. 自然条件不同 D. 历史传统不同
21、北京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 中心, 是党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
22、________是我国的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与四川省相邻的直辖市是___________。
23、最主要的气候是哪种? 气候
24、我国北方地区主要以________林景观为主,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以________林景观为主。
25、________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表形态是由于严重的_______造成的。
26、长江沿江地带中,位于长江上游的最大工业城市是_______市,位于长江中游的最大城市是_______市。
27、中东地区包括________ 的大部分和非洲的________ ,这里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28、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_______,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
29、吉林省是以________ 族为主的省区。
30、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________和辽宁省。
31、茶树喜温湿,茶马古道存在于我国西南地区,是古代茶叶、马匹的贸易通道。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藏自治区位于我国地势第____级阶梯,最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这里的优良畜产品是_______。
(2)茶马古道分布在藏、滇、____(填简称)三省,古代行走在“茶马古道”的马帮,常年穿行在甲________(山脉)等地,从云南省运到西藏自治区销售的商品主要是____。
(3)我国民族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交错杂居”。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多,从地形角度看,原因是__________。少数民族文化多元,风情独特,有利于发展__________业。
32、读中国地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________高原,该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B________盆地,C________平原。
(3)D是________(山脉),它是我国干湿地区中________地区和________地区的分界线。
33、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这幅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_____米。
(2)图中最高山峰的海拔是263米,说明该区域的地形类型以_____(山地/丘陵)为主。
(3)写出A、D两处表示的地形部位:A_____,D_____。
(4)甲乙两条山路坡度更陡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
(5)图中A、B两地适宜攀岩的地点是_____。
(6)根据李庄、吴庄所处位置,最有可能遭受泥石流威胁的是_____。读右图,泥石流发生时,①、②两种逃生方向正确的是_____。
34、下图示意 “非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读表、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位于 半球(南或北)。其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2)该国的地势特点是 ,理由是 。
(3)据表中资料,弗里敦的气候特点是 。
(4)该国是世界上饥荒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从社会经济方面分析其原因。
35、读“新疆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新疆地区地形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新疆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主要体现在地理上与________________、南亚、西亚地区接壤或邻近。
(3)我国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的油气资源,采用的运输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新建穿越塔里木盆地的“丝绸之路经济带”铁路,除了要有强大的技术、经济支撑,还要克服重重困难。请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可能遇到的困难有哪些?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