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城市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
B. 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枯荣,周而复始,年年如此。
C. 这件衣服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
D. 这场球赛十分精彩,台下观众个个袖手旁观,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儿童剧《芝麻开门》剧情抑扬顿挫,台词诙谐幽默,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称赞。
B.据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几条主干道改扩建完成后,我市交通拥堵的现象就戛然而止了。
C.在追梦的过程中,中国航天领域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D.不良商贩呕心沥血经营的口罩制假窝点被工商局一举查获。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感受时,悲欢怨爱,两两相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实际世界中处处都是牵绊冲突,在意象境界中尘忧俗虑都能洗濯净尽。
①从感受到回味 ②在回味时 ③悲怨亦复有趣
④欢爱固然可欣 ⑤从实用态度交为美感态度 ⑥是由实际世界跳到意象境界
A. ②④③①⑥⑤ B. ①⑥⑤②④③ C. ②③④①⑤⑥ D. ①⑤⑥②④③
4、填入下面语段空缺处的语句,最连贯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说出承诺并不难,有时只是轻轻的一句话,_________,有时只是一次默默的握手。但做出承诺的决定却是不易,因为轻轻一句话,那是用信誉凝写成的铮铮誓言; _________, _________;默默一次握手,那是用人格定下的切切保证。负起承诺,就负起了不变的真情,就负起了不悔的初衷。
A.有时只是一个微微的点头 一个微微点头 那是把堂堂契约用良心书写
B.有时只是一个微微的点头 微微一个点头 那是用良心书写的堂堂契约
C.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悄悄一个眼神 那是被灵犀浸透的会心眼神
D.有时只是悄悄的一个眼神 悄悄一个眼神 那是会心的眼神被灵犀浸透
5、诉衷情 (宋·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词中的“鬓先秋”,“秋”意思是指( )
A. 秋天 B. 白发 C. 秋霜 D. 秋风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再现了作者盛年壮志凌云,勇赴困难的情景。
B. “尘暗旧貂裘”借用苏秦的典故,说自己不受重用未能施展抱负。
C. “诉衷情”是词牌名;词的下片用“灭、秋、流、料、山、洲”来押韵。
D. 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激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现感慨。
6、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者、篇名。(8分)
①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_________________》)
③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挥手自兹去,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送友人》)
⑤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⑥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在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后,推己及人,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愿望。
7、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两周前看完《卓别林自传》,对1920至1954年间的美国有了一个初步认识,那种物质文明给人的影响,确非我们意料所及。一般大富翁的穷奢极欲,我实在体会不出有什么乐趣可言。那种哄闹取乐的玩艺儿,宛如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万花筒,在书本上看看已经头晕目迷,更不用说亲自经历了。像我这样,简直一天都受不了:不仅心理上憎厌,生理上、神经上也吃不消。
(1)这段文字选自______________,楼适夷高度评价这部作品说,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__________,书中父亲与儿子_____(姓名)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
(2)阅读了这部书后,你能看出书中的父子之间除了血肉相连的父子关系,还是什么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你写出向她推荐这部名著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
8、冬日的守望
①又到年末,跨进冬的门槛。冬日的一个清晨,我推开窗户,一阵冷风迎面袭来,吹在脸上生疼。昨夜下了一场雨,湿湿的地面上铺着一层落叶,我能想象到离开枝头的瞬间,它们有过怎样的不舍和疼痛。【甲】
②那一刻,我的思绪也如片片落叶,从心的枝头滑落。回望这一年来,工作上不见起色,生活中烦恼如丝,我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这时电话响起,一位爱好摄影的同事约我到郊外走走。
③那是一片很大很大的荷塘,在这样的季节,荷塘呈现出一片残败景象。【乙】花落了,叶残了,全然没了当日的风光。唯有那褐色的茎,以遗世独立般的神情,立于水塘之上。对这片水塘而言,这里曾经有多繁华,如今就有多落寞。
④“太好了,这正是我想要的。”同事几乎是欢呼着奔向池塘边的。
⑤她举着相机,或站或蹲,对着一池残荷拍照。我有些不解地看着她,这一方荷塘里尽是枯枝败叶,有什么可拍的呢?索性由她去,她拍寒风中的残荷,我沿着塘边漫步。
⑥岸边有一棵老树,粗壮的树干上,布满岁月的伤痕。我捡起一片落叶,凝视许久。曾收到来自远方的信笺,信中夹着一枚枚美丽的叶子,上面写着深深的祝福。如今,那些信笺还在,友情却变淡了。
⑦我仰起头,看到高高的树杈上有一个鸟巢,就像是树的眼睛,在风中静静地守望着。在灰白天空的映衬下,显得如此寂寞而清绝,它随时光慢慢老去,老得只剩下了回忆。
⑧过了几天,同事拿来一张照片让我看。我几乎从椅子上跳起来,这是我看过的那荷塘吗?【丙】在我眼中冬天的衰败,怎么到了照片里,却有一种蚀骨的美?
⑨我忍不住问她:“为什么跟我看到的不一样呢?”“同样的景致,不一样的心境,会有不同的感受。”同事笑着应道。
⑩再看照片中的残荷,经了风,经了雨,在隐忍中变得柔软与慈悲。【丁】还有那棵老树,风中的鸟巢,已在时光中站成永恒。所有的浮华终会散去,彼时荣辱皆忘,什么都不惧怕了,更显出一派铮铮风骨。
⑪在这个寒风瑟瑟的季节里,一切删繁就简,昔日的繁华喧嚣都已远去,便有了深邃、空旷、宏阔之美。冬日里的沉寂,其实是一种自省,一种坚守,也是沉淀自我、积蓄力量的过程。
⑫这样想来,我喜欢上了冬天。冬日的午后,泡上一杯茶,在袅袅茶香中品味人生,或捧起一本书慢慢阅读。倘若遇上下大雪,邀上两三好友,去体验踏雪寻梅的乐趣。学会放空自己的心灵,不与往事纠结,不跟自己较劲,日子变得简单而纯粹。
⑬原来守望也是一种幸福,它让我们怀着珍重与知足的心,对待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正如那些挺立在寒风中的残荷,以其淳朴隽永,淡雅清美,悄悄地迎接着又一次美丽绽放。
【1】下面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那些清瘦的枯茎,高擎着残败的叶子,透出一种不言屈服的顽强。
A.【甲】
B.【乙】
C.【丙】
D.【丁】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那一刻,我的思绪也如片片落叶,从心的枝头滑落。
【3】标题“冬日的守望”有什么含义?
【4】请结合文中“我”的心情变化,说说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9、小作文
“摹写”是创作的第一步。——茅盾
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做出,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朱熹
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胡适
看来,模仿是人的天性,从孩子牙牙学语起,人们就开始模仿写作了。请同学们仿照下列语段,对你熟悉的人进行一段肖像描写。
要求:1.按照总分式的段式结构;2.按照范例段落中的描写顺序;3.抓住人物特点,运用比喻修辞,使描写生动形象;4.150—200字之间;5.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
范例: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乡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在四方脸中间,我们见到的是一只宽宽的、两孔朝天的狮子鼻,仿佛被人拳头打塌了的样子。在乱蓬蓬的头发后面,怎么也遮不住那对难看的招风耳。凹陷的脸颊中间生着两片厚厚的嘴唇。留给人的总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选自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