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眼眶(kuàng) 径直(jìn) 舟楫(jí) 戛然而止(jiá)
B. 酝酿(niànɡ) 啜泣(chuò) 登时(dèng) 装模作样(mó)
C. 吁气(yū) 三更(gēng) 挣脱(zhēng) 喃喃自语(nán)
D. 屹立(yì) 蓦然(mò) 欺侮(wǔ) 草长莺飞(yī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每当我遇到问题不知所措时,都会向父母寻求帮助。
B.小女孩被刚才惊心动魄的一幕吓呆了。
C.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村口马路上的车辆从早到晚川流不息。
D.晚上,我悠闲地在花园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原来是停电了。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让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掉“让”)
B.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预防和处理的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将“处理”与“干预”对调)
C.汉语取代8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意识到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去掉“的原因”或“因为”)
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在“经济”之后加“能否”)
4、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
A. 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
B. 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
C. 二黍(shǔ) 罔不(wǎng) 蒹葭(jiā) 邑人(yì)
D. 清洌(liè) 俶尔(shū) 阡陌(mò) 间隔(jiān)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从内容上看,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________等意象,写梅花生长环境的________。
【2】下阕抒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梅花的两种美德。
6、填空。
(1)坐观垂钓者,__________________。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诗经·周南》)
(4)蒹葭萋萋,______________。(蒹葭《诗经·秦风》)
(5)________________ ,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6)________________,悄怆幽邃。 (柳宗元《小石潭记》)
(7)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8)贫贱之知不可忘,_______________ 。(《后汉书·宋弘传》)
(9)为山九仞,_______________。(尚书·旅獒)
7、下面是《骆驼祥子》不同版本的三个封面,你最喜欢哪一个?请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用一两句话谈谈理由。
8、阅读下面一篇游记散文,完成各题。
冬日壶口
曹商
时值寒冬腊月,我仍挂念黄河壶口,不能摆脱壶口的诱惑,遂邀几位挚友前去赏瀑。
①呵,冬日壶口,别有一番绮丽景!
此时,正值壶口旅游的淡季,偌大的河滩之上,仅有屈指可数的几人在看风景。
呼啸的北风,裹着黄土细沙,不停地刮蚀着河岸两边险峻的悬崖峭壁,也在不厌其烦地为人义务妆扮各式各样的奇特发型。灰蒙蒙的天空,几只苍鹰盘旋,似乎在变换着不同视角观赏眼下的奇景。
黄河一改夏日的恣肆狂放,没有了“千里黄河一壶收”的雄伟壮观,“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放眼望去,北国风光,一片银装玉砌的冰雪世界。②仿佛置身于冰冻的南极,不!是把壶口黄河运到了南极吧?
冬日壶口,冰与雪成为世界的主宰。③你瞧,那冰由微不足道变成了河床的至尊。十里龙糟完全被厚重的坚冰覆盖,且不断地生长、凸起而发生龟裂。宛如一条周身布满鳞片、吃饱喝足的巨龙横卧在峡谷中央,等待春天的召唤。那龙槽较为狭窄,上游下来的冰凌便在这里积聚,壶口下游约50米处形成了冰桥。半月形的冰桥,最厚处4米左右,最薄处约有2米。
导游说,每逢农历小雪、大雪时节,上游漂流下来的大小冰块,落入壶口低凹处,日日堆积,冰峰冻结,冰桥天然合成,人履冰桥,如走坦途,人称“壶口叉桥”。
看!汹涌奔流的黄河之水,青中泛黄,如美酒,似碧玉,伴着呼啸的寒风吹起的乐曲,携着大大小小的冰凌,义无反顾地扑向壶底,钻进龙槽下被冰雪覆盖得严严实实的暗洞里,发出一阵阵轰鸣声。壶口下游的河道好似完全断流了,但仔细观察发现,龙槽尾部经过冰洞洗礼的黄河水,像是脱缰之野马,呼啸着一滴而出,向着远方奔流而去。
壶口上游来水虽不多,但瀑流依然比较壮观、奔涌的河水犹如野马之套缰,极力挣扎,狂暴嘶鸣,跌入壶口,仿佛使出浑身解数,万钧之力骤然化为轰然的倾泻,飞溅出千朵万朵雪浪花,还有丝丝缕缕的雾气。
河岸两侧是大小不一的冰雕艺术品,微弱的阳光映在上面,就像一块块晶莹透亮的美玉,泛着美妙神奇的光芒,再看河床内壁,冰帘垂挂无数,精致有序,分外诱人。
久久伫立在壶口瀑布周边被坚冰覆盖的岩石上,观看被雌化了的温驯许多的瀑流,欣赏龙槽两边悬崖上的冰雕、冰柱和冰挂,奇形怪状,件件都是奇珍异宝!与壶口的瀑流、彩虹、雪地相映成趣,美不胜收。④看得久了,定会产生一种错觉,恍若来到奇妙无比的艺术殿堂。
冬日壶口啊,你竟然如此粗犷而严峻,原始而古朴,雪白而神奇。让我体验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罕见的昂扬与高尚,好像透过表象看到了永恒的内在之美,一种神秘而玄妙之美,一种不可思议之美……
冬日壶口,你以无与伦比的原始、纯洁和俏丽,彰显永恒的生命力,足以使人陶醉,足以净化心灵,把人民日益膨胀的浮躁和庸俗涤荡殆尽。
冬日壶口,你满目皆是冰天雪地,幽静瑰丽,冷气袭人,美得绝伦,极具地域特色,此乃奇绝天下一胜景。
冬日壶口,你像是一座魔幻城堡,别具风情,意境优美,情调高雅,不禁使人惊呼:天下奇观之绝版也!
冬日壶口,你更像一个秀色可餐的洋妞,从头到脚,浑身上下,无处不有可以畅饮的风景,令人痴迷,流连忘返,怎么看也看不够。
(文化艺术报2019年2月13日副刊)
【1】对文中加横线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厌其烦:描写冬日壶口北风呼啸,重重复复、肆意乱吹游人的头发,流露了作者对北风的厌烦的心理。
B.义无反顾,描写汹涌奔流的黄河之水为了奔向到大海,勇往直前,永不回头,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美不胜收:写龙槽两边悬崖上的冰雕、冰柱、冰挂与壶口的瀑流、彩虹、雪地相映成趣,千姿百态,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D.流连忘返:作者用这个成语收束全文,总结了冬天游黄河壶口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冬日壶口的无比赞美之情。
【2】对文中加横线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总写作者初到黄河壶口时的总体感受,“别有”一词预示冬日壶口将另有一番与其他季节不同的景致,制造悬念,增强文章的吸引力。
B.第②句:将冬日壶口与冰天雪地的南极作比较,强调冬日壶口就是一个冰雪世界,为下文即将出现的冬日壶口的各种景色设置了一个大背景。
C.第③句:写冬天时节,黄河壶口到处是冰雪,连河床也充满了冰块,在这个冰天雪地的世界里,作者觉得连平时最微不足道的冰也变成了最尊贵,最崇高的东西。
D.第④句:写龙槽两边悬崖上的冰雕、冰柱和冰挂与壶口的瀑流、彩虹、雪地相映成趣,景色万千,像奇妙无比的艺术殿堂,这是作者的幻觉,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3】下面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冬日壶口”,由表季节的词和表地点的词组成,很平实,很简洁,高度准确地概括了这篇游记的内容,也预示了所描写的景物的特点。
B.第七段写导游的说话,目的是补充介绍壶口下游约50米处冰桥形成的原因,这样写,丰富了这篇游记的内容,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C.文章后面一部分连用五个以“冬日壶口”开头的排比段,直抒胸臆,热情赞美了冬日壶口的壮美景色,强烈表达了作者对黄河壶口乃至祖国河山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D.本文与课文《壶口瀑布》都是写黄河壶口的游记散文,都写到黄河,都写到壶口,都写到瀑布,可见两者的写作重点都是一样的。
9、请从“阅读扮靓生活”“梦想点亮人生”两个话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演讲稿。不少于600字。要求:符合演讲稿的格式,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思路清晰,语言富有感染力。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