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西气东输”的起点是 ( )
A.克拉玛依
B.玉门
C.乌鲁木齐
D.轮南
2、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指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
B.长江、黄河、澜沧江
C.怒江、黄河、金沙江
D.长江、澜沧江、雅鲁藏布江
3、划分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0°和180° B.赤道
C.20°W和160°E D.20°E和160°W
4、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 )
A. 上海 B. 杭州 C. 南京 D. 苏州
5、云南省元阳县随山势修筑的层层梯田,错落有致、蔚为壮观,堪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典范,2013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促进经济发展,当地可以进一步发展的优势产业是( )
A.旅游业 B.水产养殖业 C.畜牧业 D.农产品加工业
6、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位于
A.火烧寮
B.贵阳
C.托克逊
D.三亚
7、下列证据不能说明黄土高原成因的是( )
A. 从中亚到黄土高原,顺着风向依次是戈壁、沙漠、黄土
B. 黄土像冬季地面积雪那样,以差不多的厚度覆盖在不同的地形上
C. 黄土高原自西北向东南,黄土的颗粒越来越细
D. 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
8、某地民歌歌词:“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一个在山上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儿招一招手。了的见那村村了不见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是因为( )
A.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B. 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C. 塔里木盆地黄沙连天 D. 横断山区山高路远
9、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城市是( )
A. 北京 B. 杭州 C. 上海 D. 南京
10、悠久的历史为北京留下了无数古迹,下列遗产不在北京的是( )
A.八达岭长城
B.颐和园
C.天坛
D.布达拉宫
11、下列有关我国人文地理差异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的分布特点 B. 我国人口分布东密西疏
C.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西部高、东部低 D. 我国交通路线东密西疏
12、位于北极地区的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中山站
C.黄河站
D.泰山站
13、下列关于秦岭——淮河一线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0℃等温线的东段
B.16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
D.亚热带与中温带的界线
14、重工业是东北地区的支柱产业,依托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黑土广布
B.森林资源丰富
C.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D.便利的交通
15、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
A. 内蒙古自治区建立完善的废弃物回收装置和污染处理系统
B.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电子、汽车等工业部门
C. 全面进行 综合整治、合理规划
D. 继续发展能源消耗大,污染重的传统工业部门
16、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山脉的名称是( )
A.大兴安岭
B.太行山
C.雪峰山
D.巫山
【2】下列景象描述华北平原的是( )
A.四季有花常见雨
B.旱地麦浪泛金黄
C.大漠黄沙驼铃响
D.青稞美酒献哈达
17、世界人口稠密地带主要位于( )
A.北半球内陆平原地区 B.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地区
C.赤道附近沿海地区 D.南半球中纬度平原地区
18、下列关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天然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B.农业以畜牧业为主
C.河流以外流河为主,水量较大
D.矿产资源匮乏
19、当地人们利用该气候适合多汁牧草生长的特点,大力发展( )
A. 畜牧业 B. 林业 C. 种植业 D. 渔业
20、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今后城市发展和布局所采取的措施合理的是( )
A. 所有工业迁出市区
B. 缩小城区绿地,改建住宅
C. 扩大城市范围
D.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21、西北地区地面景观的变化,自东向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请分析其原因___。
23、在西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天山山麓,人们利用________和高山冰雪融水,发展了________农业.
24、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______等温线和______年等降水量线重合,还是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 的界线
25、________洲是咖啡、椰枣、油棕和香蕉的原产地;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是________。
26、四大地理分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线、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
27、南方地区西部拥有我国最丰富的________ 资源.
28、“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的________地区.
29、南方地区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是:热量充足,________。
30、从气候的角度看,南方地区的房屋比较注意________ ;北方的房屋比较注意________ 。
31、读南方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南方地区主要是________气候和________气候。
(2)本区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_,从气候和地形分析其原因:_______;_______,油料作物有_______。
(3)AB两个城市位于_____(填河流名称),冬季大部分河流________(填有或无)结冰期。
(4)A地北侧地形区是________,冬季它比B地温暖原因_________。
32、左图是北美洲部分地区图,右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图。读图,回答问题。
(1)按世界气候分布规律,E处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对应右图中的________图,该气候在该处分布面积较小,主要受________的影响。
(2)B处山脉为________,运用板块构造学说,分析该山脉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C处为世界第四大河密西西比河,该河干流处的地势特点为__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4)城市⑦到达城市③的最近海运航线需通过________运河。该航船需到达大城市⑤中转货物,请分析城市⑤聚落形成的原因有哪些?(任意一条)________________。
33、东南亚和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两者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很大,阅读东南亚及中东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湾,若将本地区的石油运往欧洲西部,最短的海运路线需通过A________运河。
(2)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是________(海峡)。
(3)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形特点是____,中南半岛的人口城市集中分布在_______。
(4)下列东南亚旅游景点搭配正确的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新加坡—鱼尾狮公园 B.柬埔寨—婆罗浮屠塔 C.印度尼西亚—普吉岛 D.泰国—仰光大金塔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西三角经济圈”是指重庆联合西安和成都,建立以重庆经济圈、成都经济圈和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为核心的西部地区大经济实体。其区域大致包括重庆市、成都市和西安市及其周边地区,总面积20~30万平方公里,包含约50座城市。
材料二:我国“长三角经济圈”与“西三角经济圈”示意图。
(1)“西三角经济圈”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阶梯。“西三角经济圈” 与“长三角经济圈”相比,地理位置最大的不同是 。
(2)与“长三角经济圈”比较,“西三角经济圈”工业发展的优势有哪些?(至少两点)
(3)图中所示“西三角经济圈”的能源输送到“长三角经济圈”的运输方式 。
(4)从农业生产角度看,成都所在的成都平原较西安所在的渭河平原有哪些气候资源方面的优势?
35、依据地图,结合文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古丝绸之路是一条连结亚欧大陆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会之路,沿线自然地理环境独特,遗留下极其丰富的文化特色。左图为我国境内古丝绸之路沿线地理简图,右图为楼兰古城遗址。
(1)图中乙地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相比气候__________(湿润/干燥),造成这种差异的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甲地年降水量比西安____________,这是受____________因素影响的结果,
(2)图中乙地所在区域城市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两条即可)
(3)西气东输是我国重要的跨区域资源调配工程,这一方面说明乙地所在区域油气资源____________(丰富/短缺),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一区域人口比我国东部地区____________,经济比东部地区____________(落后/发达)。
(4)关于罗布泊有如下的历史记载,请阅读历史资料,完成框图。
汉代罗布泊“广袤三百里,其水亭居,冬夏不增减”。
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
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注入罗布泊,至1950年,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
后来随着经济开发,塔里木河两库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跟着增加。扩大后的耕地要用水,开采矿藏需要水……致使塔里木河下游断流,在60年代罗布泊迅速干涸。
罗布泊干涸后,周围生态环境发生巨变,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树成片死亡,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很快和广阔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融为一体,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