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唐)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①。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②。
(注释)①行杯:浮杯,流觞。②回:回荡,摆动。
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岳阳尽”“洞庭开”,既点明诗人和朋友登临的地点,也写出景色的渺远辽阔。
B.颈联中的“云间”、“天上”等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岳阳楼高耸入云的状态。
C.诗中的“愁心”、“凉风起”等词语,表现了诗人写作时愁苦、悲凉的心境。
D.“好月”、“行杯”、“醉后”表明诗人是在晚上和朋友一起喝酒赏月。
2、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翩然(piān) 农谚(yàn) 连翘(qiào) 褶皱(zhě)
B. 骨骼(gé) 携带(xié) 追溯(sù) 两栖(qī)
C. 缄默(jiān) 蹼鹬(pǔ) 雾霭(ǎi) 狩猎(shǒu)
D. 掸去(dǎn) 沙砾(lì) 龟裂(guī) 山麓(lù)
3、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错的一项是( )
A. 纳粹(cuì) 应景(yìng) 挠痒(yǎng) 呆板(ái)
B. 吝惜(lìn) 谦卑(bēi) 标签(qiān) 苛求(kē)
C. 熔铸(zhù) 场圃(pǔ) 豁免(huò) 渊薮(sǒu)
D. 反刍(zhòu) 匹俦(shòu) 赭色(hè) 庇佑(pì )
4、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要热爱祖国的历史和文化,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②勤劳智慧的中华儿女共同开拓了辽阔的疆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
③积极维护祖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④祖国的领土寸土不能丢,不能被分裂侵占。
⑤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⑥为创造更加辉煌的民族文化而尽心尽力。
A. ②⑤④③①⑥ B. ②⑤①⑥③④
C. ①⑥②⑤③④ D. ②⑤③④①⑥
5、阅读《过零丁洋》,完成下列小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人用“______”三个字形象生动地揭示出个人无所依附的凄苦命运。
【2】下列对诗歌的解读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文天祥兵败被俘后,被押解途经零丁洋时所作。
B. 首联“辛苦”和“寥落”两个词道尽坎坷的人生际遇,感情深沉,悲郁感人。
C. 颔联将国家命运与个人不幸联系在一起,比喻贴切,形象鲜明,对仗工整。
D. 颈联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表达诗人在个人前途无望时的失落与悔恨。
【3】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经问世,立即被人称道,并成为千古名句。这两句诗为什么能成为千古名句?请谈谈你的理解。
6、古诗文默写。请默写《关雎》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______)。
(______),(_______)。参差荇菜,(______)。窈窕淑女,(_______)。
7、根据所读的名著,完成下列题目。
【1】编辑部想为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配一张封面画。请结合你的阅读思考,从下边A、B两图中选择一幅,并简述理由。
【2】小宇和小丽围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金形象展开了讨论。请你帮助小丽将应答补充完整,有理有据地说服小宇。
我感觉小时候的保尔・柯察金是个坏孩子,非常顽皮,非常坏,结果被瓦西里神父开除了。
我觉得不是这样,________。这样的孩子,怎么能说是一个坏孩子呢?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我的第一次离家出走
阎连科
①出走和背叛,是少年时代楔进我脑里永远也拔不出来的一根桩。
②成长是由无数、无数次想要出走,而又不得不留下的过程叠加起来的;而成熟,是人生历练的静默不言的一种光。然而一次一次地想要离家和出走,想要把自己放逐到哪儿,也许正是长大、成熟的一种准备吧。在那偌大的田湖村,父母交给我们的爱,多得常常从小院漫出来。然而这种爱,还总是不能化去一个男孩想要离家出走的念想和理愿。有一天,我决定出走了。
③想到我决定要出走,有一种兴奋在我身上鼓荡着,仿佛不立刻离开那个家、那院子,我会窒息在那家那院的温暖里。也就说走就走,把作业课本收起扔在窗台上;把屋门、大门锁起来;把家里钥匙塞进家人可以找到的门脑上方的一个小墙洞儿里,就这么匆匆离家上路了。
④我不知道我要去哪儿,又好像早就计划好了要去哪儿样,直到沿着大堤走离村庄,东山渐近,田湖渐远,一片柳林外的伊河,白花花地泻在我面前,我才知道我要离家去哪儿——我要独自蹚过伊河水,爬到对面伏牛山的九皋主峰上。
⑤老师说过,九皋是伏牛山余脉东延的主峰,海拔九百多米,中国第一本诗集《诗经》上的“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说的就是那山和那峰。说唐朝的李白,曾独自从龙门走来,上过那山峰。还在那儿留过一首名为《鹤鸣九皋》的诗:
⑥昭化呈仙质,长鸣在九皋。……
⑦这首诗,有啥儿意味和蕴藏,那时我是完全不懂的(现在也不懂),但却觉得不懂反而好写了,如“窗前明月光”那样的《静夜思》,因为人人都懂反而写不得。
⑧我总以为自己能写出那种人人都不懂的诗,也就蓄意要爬到那山上,和李白一样坐在山顶,诗兴大发,写出一首好到别人都看不懂的诗。当然呢,写不写诗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终于离家出走、独自走了很远的路,经过了很多事,遇上了很多的艰辛和奇遇,它们都被我一一征服后,我成了站在山顶上的一个大人物。
⑨浪漫和草率,在我幼稚的胸膛发酵鼓胀着,使我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离家出走的英雄气。走小路,过村庄;在村头遇到了土狗追着我跑叫和撕咬;遇到了哪村的一匹惊马从我身边飞过去,弹起的灰尘落在我脸上,我都没有丝毫的恐惧和惊异。我是要离家出走的人。我要和李白一模样,独自登上那很少有人爬到山顶的九皋峰(一定要写诗),我当然不能有任何的惊惧和担忧。我就那么独自沿着东山下的村庄走,不和人说话,不和人来往,旁若无顾,视若无人,就到了九皋山下那条“牛瞪眼”的小路上。
⑩山在头顶,我在山下,正南的太阳烧在我的发梢上。我知道我不久就要登上九皋山,爬上主峰振臂高呼了。我要站在峰顶上,让风吹着我的头发和衣服,环顾四周,略思片刻,最后把我的胳膊高高举起挥动着,用我最大的嗓子对着天下唤:“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
⑪“有一天我要吃得好也要穿得好!为了不在写诗和爬山的路上碰到三姑家里人,我走过了两个村庄后,到了第三个我三姑家住的梁疙瘩村(这村名,烦),就有意绕过村庄,从村旁一片庄稼地里穿过去,沿着沟崖小道,攀着荆棵野榆走了很远的路,到了终于可以看清山顶时,以为峰顶到来了,诗也可能到来时,我可以站下回望,首先振臂高呼口号那一刻时,却从不远处的山崖边,蠕蠕动动爬上来一个人,收拾捆绑他在崖头砍拾的柴火(又是柴火),我们彼此一望,都怔着惊着了。他竟是我要躲要闪的三姑夫。三姑夫就那么如在那专门等我一样出现了。我呆在崖头边儿上,三姑夫看着极吃惊的我,很快平静下来连问了我三句话:“你怎么在这儿?”“是你三姑让你来这儿找我的?”“走,我们回家吃饭去。午饭都错过时辰了。”我就这样莫名其妙、前功尽弃地被我姑夫强拉硬拽着回他家里了。匆匆吃了饭,赶着日落和黄昏,就带着我下山和过河,又把我送回田湖了。
⑫盛大、庄重的离家出走,就这么草草地收兵结了尾。一场人生庄严的梦愿与宣誓,还未及最后登上宣誓台,就被人从梦中叫醒了。现实总是比梦想和理愿有力量,少年明亮美妙的梦,被现实一碰即破后,我这一生,再也没有机会登上那座山,再也没有可能在那山顶李白待过的地方坐坐与站站,高举着胳膊大唤了。
⑬我的少年就这样了,还是那时候的李白好。
⑭可我连李白的影子都没找到,就那样在历史与现实的错口和李白分手了。
(文章节选自《从田湖出发去找李白》,较原文有删改)
【1】通读全文,依照示例,概括“我”出走的经过。
“我”决定离家出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被送回田湖
【2】依据文中画线句子,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下面语句在行文中都运用一个括号来补充了文字,结合上下文说说各自的作用。
A.从不远处的山崖边,蠕蠕动动爬上来一个人,收拾捆绑他在崖头砍拾的柴火(又是柴火)。
B.这首诗,有啥儿意味和蕴藏,那时我是完全不懂的(现在也不懂)。
【4】第⑩段画线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9、在众多表达亲情的文章中,《背影》《秋天的怀念》都是非常典范的作品,都以平实的语言叙写平凡的事件,传达出真挚的情感。请模仿这两篇文章的写法,用慧眼撷取自己平凡生活中感人的素材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凡背默范文、抄写试卷文段内容的,均以0分计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