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各句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代用地名称人,柳宗元又称柳河东;以官职称人,杜甫称杜少府;也用字称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就是刘禹锡阔别多年的诗友白居易。
B.中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特殊的文化内涵。端午吃粽子、踏青赏花、赛龙舟相传是纪念屈原,清明扫墓为了祭奠祖先,元旦新桃换旧符寄寓了对新一年的期盼。
C.《诗经》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其诗多是四字一句,两字一顿,各章常常重复咏唱有节奏和韵律感。
D.我们日常读书、看报,有时会见到“子曰诗云”,其中“子”指孟子,“诗”指《诗经》。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晦暗(huì) 幽悄(qiǎo) 腐蚀(fǔ shí) 戛然而止(jiá)
B. 雾霭(ái) 羁绊(jī bàn) 缄默(jiān) 魂牵梦萦(yíng)
C. 斡旋(wò) 俨然(yǎn) 冗杂(rǒng) 辗转反侧(zhǎn zhuǎn)
D. 沙砾(lì) 束缚(shù fù) 烧灼(zhuó) 君子好逑(hǎo qiú)
3、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撺掇(cuān) 归省(shěng) 眼眶(kuàng) 气势磅礴(páng)
B.羁绊(jī) 斡旋(wò ) 瞳仁(tóng) 戛然而止(jiá)
C.争讼(sùn) 褶皱(zhě) 陨石(yǔn) 销声匿迹(nì)
D.缄默(jiān) 龟裂(jūn) 狩猎(shǒu) 黄发垂髫(tiáo)
4、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安知鱼之乐
D.子之不知鱼之乐
5、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①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注释】①本诗是作者长安求仕不第后漫游吴越时所作。桐庐江即桐江,在今浙江省桐庐县境内。广陵即扬州。
【1】诗歌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的心情。
【2】请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的画面。
6、默写填空。
(1)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2)白生生的窗纸红窗花,______________一口口米酒千万句话,______________。(贺敬之《回延安》)
(3)青青子衿,悠悠我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
(4)天大寒,砚冰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北冥有鱼》中,从广度和高度写大鹏起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书,思古人之幽情。听杜甫,身居漏茅舍仍高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系苍生:听苏轼,被贬仍呐喊“西北望。射天狼”,心念国防。(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回答)
7、名著阅读。
现在,他的身体彻底垮了,失去了重新归队的希望,他该怎样对待自己呢?他终于使巴扎诺娃吐露了真情,这个女医生告诉他,前面还有更可怕的事情等待着他。怎么办?这个恼人的问题就摆在面前,逼着他解决。
上面文字出自小说《______________》,文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填人名)。
8、颜 值
南 山
①我们夸奖一个人长相英俊、智慧聪明,一直以来喜欢用“一表人才”来表达。无论东西文化,长相对称的人,通常会被认为是更优秀的,过着更快乐的生活,有更多的朋友,是有才华的、聪慧的、魅力十足的。网友们发明了一个词:颜值。
②汪精卫长相英俊,气度不凡,在同盟会期间,因刺杀溥仪的父亲载沣未遂,被判无期徒刑。后来民国成立,他作为英雄凯旋出狱,一时成为风云人物。据说当年审问他的亲王见他“一表人才”,心生悯意,甚至想把女儿嫁给汪精卫,可见汪精卫的颜值之高,“才华”之好,但历史开了一个大玩笑,这位“一表人才”的热血青年后来却做了汉奸,虽过了七十余年,仍然遭到中国人的唾弃和不耻。
③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相貌和才华有时是分离的,中国文化更注重的是“贤、才、德、礼”,古往今来的经典著作,鲜有对一个人的相貌与才华作对等的判断。
④曾国藩是晚清大臣,是国之栋梁,其雄才伟略,享誉天下。但英国人戈登在他的著述中这样描述曾国藩。”曾国藩却是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他穿着陈旧,衣服打皱,上面还有斑斑的油迹。”
⑤在戈登的眼中,曾国藩就是一个糟老头子,没有什么出众之处,看上去甚至有些笨头笨脑的。清代著名学者,桐城派名家安徽人方宗诚第一次见到曾国藩,也极为惊讶,觉得他根本不像一位总督和将领,“宽大和平,不自矜伐,望之如一老教师耳”。
⑥方宗诚的这段描述,实则暗有褒奖,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向来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国之大器,相貌平常,行为平常,这就具有了文化上的美感。
⑦“颜值”真的是一个极好的词汇,好就好在将一个人“指标化”了,一个人除“颜值”,自然还有“品德值”“文化值”“智商值”“情商值”健康值”等等,综合起来才能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立体具象的人。
⑧如果从现代心理学角度考量,其实曾国藩属于黏液质性格,这类人的性格特点是反应缓慢,行动拘执,谨慎内向。但观察思考比一般人细,下判断也比一般人要慢,曾国藩自己也说: “ 余性鲁钝,他人目下二三行,余或疾读不能终一行。他人项刻立办者。余成沉吟数时不能了。可见,曾国藩不是那种见了人就就滔滔不绝、指点天下,喜欢发表漂亮观点的人。但这样的人能在大风浪中面不改色,不为环境所动,极具理性思维,其作决策,也极少冲动,也不可能有精悍之风,所以更能联谊交友,天下贤士为之归心。
⑨美国期刊《哈佛大学商业评论》曾经发表了一一篇科研文章,阐释那些外表不对称(颜值不高)的人更能够成为杰出的领袖,他们引用了大量的当数据进行了论证。
⑩这样的论证不可全信,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长相不怎样很可能是“交际式领导力” 突出的潜在生物符号。因为不好看的外表,会使得他们需要加倍的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认可。这使得他们在知识储备、人际交往、组织领导方面的才能越发得到开发、锻炼。而有些相貌好的人,恰恰相反。
⑾现在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实际上,在人类的进化史中,真的难以彻底别除人性中的“爱美”基因,但千百年来,没有一种“看脸”文化可以主等社会主流价值观,无论一个人如何“搔首弄姿”或是风华绝代,最后沉淀下来的,可以让人去称道的东西,只有两样:德行和成就。然后才有可能是:这个人长得还可以。
(选自《解放日报》,有删改)
【1】本文用曾国藩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2】除了举例论证外,本文还运用了对比论证,请写出对比论证的内容并分析其作用。
【3】举曾国藩的例子时,作者在④⑤两段中引用了别人对曾国藩外貌、第一印象的评价,为什么不引用别人对他才华的评价?
9、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山石对卵石说:我才是真正的石头。你看我体肤糙砺,棱角分明,血气方刚,我们才能构成雄壮的大山,凝成挺拔的峰峦,展现自然的粗犷。卵石对山石说:经年累月,水蚀沙磨,我体肤平滑,肌理莹润,虽已脱胎换骨,不还是石头吗?脱离了大山,我却有机会走进人间,装点人们的生活。
要求:(1)题目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600字左右,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