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出自他的散文集《朝花夕拾》。
B.记,一种议论性文体,大多是作者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现代杂文相似,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被奉为道家经典。
D.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幽默大师,美国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人。我们曾学过他的作品《登勃朗峰》,代表作有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陨石 浮躁 川流不息 怒不可恶
B.褪色 赋予 厉厉在目 自圆其说
C.指摘 震撼 名副其实 阳奉阴违
D.狡辨 翰旋 世外桃源 销声匿迹
3、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韩愈,世称“韩昌黎”,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B.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他与老子被后人合称为“老庄”。
C.《礼记》,战国至秦汉时期道家学说的汇编,相传是西汉年间的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D.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文学大家,他的诗取材广泛,形式多样,通俗易懂。
4、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晦暗/教诲 襁褓/强词夺理
B.瞭望/燎原 幽悄/悄怆幽邃
C.缅怀/沉湎 拙劣/相形见绌
D.两栖/潮汐 拾掇/拾级而上
5、赏析古诗《送友人》,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首联(1、2句):写送别的环境景色,透着悲凉凄切的气息,山的静默,水的远去,也都暗示了离别的情景。
B.诗的颔联(3、4句):诗意转为抒情,写诗人感叹今天在这里一分别,友人就要万里游荡,到处漂泊而无所归依了。
C.诗的颈联(5、6句):想到朋友以后就要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现在就更加让我像落日依恋大地一样与友人难舍难分。
D.诗的尾联(7、8句):写当离别真的来临时,也只能潇洒地挥一挥手,任凭马儿嘶鸣。马儿都不愿离去,何况是挚友啊?
【2】这首诗善用比喻,从而使诗意的表达生动贴切,试举一例加以分析。
6、古诗文默写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2)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3)《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处境与心情相互矛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6)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
(7)杜甫心系天下苍生,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唯愿人民安居乐业。
7、《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________(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家信集。对于如何教育孩子,傅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_______是第一位的。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这样近,我们这样远
①我坐在阳台上,手里捧着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多少年来,每次阅读它,我都会闻到那片树林的青涩气,那面湖水潮湿而新鲜的水气。我感到一种非常遥远的愉快,可以在一本书里自由的跑步呼吸。
②许多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不可能重现。惟有音乐和文学,适合等待、遥望、冥想。
③一直认为梭罗还活着,他活在一个地方,离我的住处遥远,离我的感觉很近的某个地方。对他文字的爱恋,就像我对生命的向往一样,永远不会消失。
④阳光穿透玻璃的窗子,使我感觉温暖。手禁不住要伸出去握住什么。这个多么重要,在我表面生活的背后,意识到自己蕴藏着丰富的情感,而这些情感一直活在心里。
⑤梭罗的文字,是干净安静的雪,可以清凉燥渴的灵魂。可以听见来自纯粹生命深处的自然歌吟——“曾有个牧羊人活在世上,他的思想有高山那样崇高,在那里他的羊群,每小时都给予他营养。”
⑥那与我失之交臂的时光和旧梦,充满恍惚怅然的珍惜之感。
⑦想到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的时代,从古堡到庄园,马车的轱辘慢慢辗转,那些沐浴在舒适阳光里的蔓草丛生的小径,夏天开满野蔷薇,秋天以山楂和黑莓著名,冬天最令人赏心悦目的是完全的寂静和无叶的安宁。
⑧可以步履缓慢、从容。可以用一个上午的时间写一封并不长的信,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眺望牧场上丝绒似的草坪和栅栏两侧的冬青。晚上坐在炉火旁怀揣着心事,躲避祖母探询的目光,阅读或编织。却努力等待着有马车夫忽然的脚步声,急匆匆撩开寒冷的夜色带来了温暖克制的爱情的回音。
⑨我合上《瓦尔登湖》,从阳台尽力向远方眺望。这个春天的午后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宽阔的街道依然人群如织,车水马龙。很多次我试着站在高处,超越自己有限的目力,尽力透过繁华而富有生命的城市,透视那些纷纭热闹的核心究竟是什么。
⑩生存的紧迫和焦虑带来一张张匆忙麻木的面孔,不知道在那样面孔的身体里,除了对名利的疯狂追逐,是否还留有一点时间对珍贵东西的失落进行偶尔打捞,是否还留有一点空间可以温情的抗拒或冲淡什么。
⑪世界嘈杂多变。人们拥有广泛的人际关系,却缺乏深刻的情感交流。人们在虚拟的互联网上寻找知己,为或许根本不存在的爱情痛苦沉沦,而不在乎结局如何。人心越来越疲惫困顿,情感越来越冷酷灵活。
⑫我对实际生活中过分热络的友情,对虚拟世界激情的可靠性一直保持平和的怀疑态度。
⑬夜晚,当一切安静下来,我对自己说:写吧,无论写什么。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为了不失去它,用自己的方式来等待和怀念。喜欢阅读的人,也可以从我的文字中看见一个人心里曾经想过的事,仅此而已。
⑭手指一次次触摸熟悉的键盘,心里充溢着更新鲜更深刻的感动和疼痛。忽然的,想起海子的一首诗: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⑮不是每个人都注定要相遇的,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有时想着写着,会写出满眼的泪来。
⑯我们在现实中隔绝,在灵魂里相望。永远!
【1】读第①段,作者说“非常遥远的愉快”,为什么说“非常遥远”?
【2】阅读⑦~⑧段,作者描写的夏洛蒂·勃朗特、奥尔科特和奥思汀时代的生活情景具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3】理解第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文字是心灵的古典音乐,是柏油路上的清泉。
【4】第⑮段作者说“心灵与心灵的相遇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作者认为怎样才能使现在的人们“心灵与心灵相遇”?
9、请以“原来,___________并不遥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