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B.真正的朋友之间,应该间不容发,关系密切如一人。
C.郭德纲主持节目,常常喜欢叫错名字,李代桃僵,增加一些笑料,以此来博得观众的注意。
D.元宵之夜,我们登楼远眺,只见整个城市灯火阑珊,真可谓不夜城。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笼罩/蒸笼 拾掇/拾级而上 和颜悦色/曲高和寡
B.喧哗/渲染 儒家/妇孺皆知 心浮气躁/澡身浴德
C.龟裂/海龟 迫切/目空一切 分崩离析/恰如其分
D.驰骋/聘请 瞭望/穷困潦倒 应接不暇/闻名遐迩
3、下面句子中的“之”字与“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
B.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D. 闻之,欣然规往。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渔人甚异之 异:名词活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异。
B. 复前行 前: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
C. 欲穷其林 穷:形容词作动词,贫穷。
D. 处处志之 志:名词,标记。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请赏析首联中“横”与“绕”的妙处。
【2】全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6、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谐》之言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击三千里……”(《北冥有鱼》)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3)唇焦口燥呼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7)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
(8)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
(10)《送友人》借马鸣来表达悠悠的别离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傅雷家书》,完成下面小题。
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出站时沈伯伯再三劝慰我。但回家的三轮车上,个个人都止不住流泪。敏一直抽抽噎噎。昨天一夜我们都没有睡好,时时刻刻惊醒。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合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今儿一天好像大病之后,一点劲都没有。妈妈随时随地都想哭——眼睛已经肿的不像样了,干得发痛了,还是忍不住想哭。只说了句“一天到晚堆着笑脸”,她又呜咽不成声了。孩子,你这一次真是“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教人怎么舍得!老想到五三年正月的事,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这些念头整整一天没离开过我的头脑,只是不敢向妈妈说。人生做错了一件事,良心就永久不得安宁!真的,巴尔扎克说得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昨夜一上床,又把你的童年温了一遍。可怜的孩子,怎么你的童年会跟我的那么相似呢?我也知道你从小受的挫折对于你今日的成就并非没有帮助;但我做爸爸的总是犯了很多很重大的错误。自问一生对朋友对社会没有做什么对不起的事,就是在家里,对你和你妈妈作了不少有亏良心的事。——这些都是近一年中常常想到的,不过这几天特别在脑海中盘旋下去,像恶梦一般。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
今儿一天精神仍未恢复。人生的关是过不完的,等到过得差不多的时候,又要离开世界了。分析这两天来精神的波动,大半是因为: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这一关对我,对你妈妈都是从未有过的考验。别忘了妈妈之于你不仅仅是一般的母爱,而尤其因为她为了你花的心血最多,为你受的委屈——当然是我的过失——最多而且最深最痛苦。园丁以血泪灌溉出来的花果迟早得送到人间去让别人享受,可是在离别的关头怎么免得了割舍不得的情绪呢?
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齐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幸亏你得天独厚,任凭如何打击都摧毁不了你,因而减少了我一部分罪过。可是结果是一回事,当年的事实又是一回事: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
【1】文中“一天到晚堆着笑脸”是什么事?文中两次提到有何作用?
【2】品味“今天睡午觉,刚刚朦胧合眼,又是心惊肉跳的醒了”中“心惊肉跳”的妙处。
【3】同学读完《傅雷家书》后写下了自己的阅读感受,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帮他将阅读感受具体化。
【4】比较本文划线句和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写作手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上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
母亲便宽慰伊,说我们鲁镇的戏比小村里的好得多,一年看几回,今天就算了。只有我急得要哭,母亲却竭力的嘱咐我。
——《社戏》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父亲的手
林少华
父亲病倒了。突然之间。脑溢血。
急救室。我坐在他的病床前。他闭目合眼,昏迷不醒。但他的手仍在动,似乎只有手是清醒的。我握住他的手,叫了声“爸爸……”他的手明显回握了我一下。我再叫一声,他又回握了一下。
我低头看着我手中的他的手。毕竟父子,他的手和我的手差不多。
不是典型的男人的手。手掌不宽、不厚。手指不粗。手背没有老人斑。青色的血管在又白又薄的皮肤下十分清晰。整只手暖暖的、软软的。
我看着、攥着、抚摸着。忽然察觉,我还是第一次接触父亲的手——自懂事以来的半个世纪时间里我居然从未接触过父亲的手!我感到惊愕。事情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是父子,见面或分别固然不至于握手,但此外就没有接触的机会吗?没有,没有,是没有。我疏远了父亲的手。想到这里,我心疼地把父亲的一只手捧在怀里,注视着,摩挲着,眼睛随之模糊起来……
尽管生活工作在乡下,但父亲这双手几乎没做过农活,更没做过家务,也不会,甚至侍弄房前屋后的小菜园都不太会。但我必须承认父亲是个很聪明也很努力的人。父亲解放初期只念到初一就工作了,由乡供销社到县供销总社后来转到人民公社即现今的镇政府。
同样这双手,却打得一手好算盘,写得一手好钢笔字和好毛笔字,写得一手好文章,下得一手好象棋。别说十里八村,即便在整个县当时都是有些名气的。
可惜他脾气不好。同样一句话,从他口中出来往往多了棱角,尤其让领导听起来不大舒坦。所谓手巧不如口巧,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辈子都没升上去。
我继续搜寻记忆,搜寻父亲的手在父子感情之间留下的痕迹。记得大学三年级那年初夏我得了急性黄疸性肝炎,住在长春偏离市中心的传染病医院里。“文革”尚未结束,物资奇缺,连白糖都凭票供应,平时喝口糖水都不容易。而对肝炎患者来说,糖是最基本的营养品。
一天中午,我在医院病床上怅怅地躺着。几个病友都睡了,我睡不着,想自己的病情,想耽误的课,想入党申请能否通过。正想着,门轻轻地开了。进来的竟是父亲。依旧那身半旧的蓝布衣裤,依旧那个塑料提包,依旧那副清瘦的面容。
我爬起身,父亲在床沿坐下。父亲平时就沉默寡言,这时也没多说什么。只是简单问了问病情,然后一只手拉开提包,另一只手从中掏出一包用黄纸包的白糖,又一个一个小心摸出二十个煮鸡蛋,最后从怀里摸出二十元钱放在我眼前的褥单上。
父亲一个月四十七元五,母亲没工作。八口之家,两地分居。作为长子,我当然知道这二十元钱意味什么。我说钱我不要。父亲没做声,一只手把钱按在褥单上。而后打量了一下病房,又往窗外树上看了片刻,说:“我得走了,你好好养病。”说着,拎起完全空了的塑料提包。我望着他走出门时单薄的身影,鼻子有些发酸。
我家在长春东边,他工作所在的公社在长春北边,各相距一百里——父亲是从百里外的家赶来,又赶去百里外的公社的。他在那里做公社党委宣传委员。我更紧地握着自己从不曾握过的父亲的手。我知道,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这双手再不会为我做什么了。
是的,父亲是个不善于用话语表达自己正面感情、尤其对子女感情的人,这双手也就给了我更多的回忆。
时间迅速向后推进,也就在一年半以前,父母在我所在的青岛生活了两年,两人的身体都还好,我就在市区较为热闹的地段租了房子给他们单住。每星期去看望一两次。
客厅有个不很长的长沙发,父亲总是坐在沙发一头看电视、看报。我去的时候也坐在长沙发上,有时坐在另一头,有时坐在稍离开他的中间位置。一次无意之间,我发现原本父亲靠着的靠垫正一点一点往我这头移动。细看,原来他用一只手悄悄推着靠垫。我佯装未见,任凭靠垫移到我的身旁。显然,父亲是让我靠这靠垫。但他没有说,也没有直接递给我,而是用手慢慢推移,生怕我察觉……
如今,父亲的手永远地去了,去了三四个月了。化为青烟,化为灰烬,留在了一千多公里外的故乡一座荒山坡上。那里已经飘雪了,风越来越冷。
世界上还会有一双男性的手为我从塑料提包里一个一个摸出煮鸡蛋、一点一点往我身旁推靠垫吗?
【1】诵读全文,说说文章题目“父亲的手”的妙处。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
(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⑤段画线句。
想到这里,我心疼地把父亲的一只手捧在怀里,注视着,摩挲着,眼睛随之模糊起来……
(2)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加点词语。
细看,原来他用一只手悄悄推着靠垫。
【3】文末说“世界上还会有一双男性的手为我从塑料提包里一个一个摸出煮鸡蛋、一点一点往我身旁推靠垫吗?”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此句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9、按要求作文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寻找适合自己的位置。位置,有时体现一个人的荣辱与尊卑;位置,有时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和命运。处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看法;处在不同的位置,就会有不同的作为。即使处在相同的位置,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请以“位置”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感情真挚,不得抄袭;(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