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家院子里有几棵行将就木的松树,今天早晨,他把它们全部刨掉了。
B.登上皂幕山的山顶,就能目空一切,所有景物尽收眼底。
C.看着倾泻而下的水柱,听着振聋发聩的声音,我被它的气势震撼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D.近日,高明智湖公园的向日葵灿烂盛开,游客们纷至沓来。
2、下列关于名著内容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中,作者用条条框框的理论说法,教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中的问题,做德艺双馨、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B.12岁的保尔·柯察金被赶出学校,是因为那天他们六个不及格的学生到神甫家里补考,保尔把一把烟灰撒在神甫家过复活节用的发面里。
C.傅雷很关心儿子的生活与成长,他在信中多次谈及要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爱子之情,溢于言表。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成功塑造了保尔、朱赫来、丽达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形象,洋溢着革命的激情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从砾石堆上四面张望,晶莹连绵的冰峰、平坦辽阔的冰河历历在目。
C.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需要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D.晚上,我在花园里悠闲散步,明亮的路灯戛然而止,四周一片漆黑。
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告诫 馒延 前呼后拥 名副其实
B.轻盈 陡峭 瞬息万变 五彩斑斓
C.恭顺 腑瞰 风云变幻 震耳欲聋
D.妩媚 驰聘 漫不经心 和颜悦色
5、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春日 夏词
〔宋〕晁冲之 〔清〕智生
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 炎威天气日偏长,汗湿轻罗倚画窗。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蜂蝶不知春已去,又衔花瓣到兰房①。
(注)①兰房:兰香氤氲的精舍,此处指智生坐禅修行的斋室。
(1)《春日》这首诗通过描绘_____、_____、鹅鸭戏水等的春日景象,构成了一幅优美而完整的图画。
(2)两首诗的三、四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加以赏析。
6、根据提示默写。
①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虽有佳肴》)
②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③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陶渊明)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⑤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表达词人幽居清冷的心境和不敢随俗的高洁品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写梅花即使遭遇摧折也坚持自己的操守和品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文字出自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__(人名)。
【2】这段文字是主人公的生活原则,他以自己的毕生精力进行了实践。以下主人公的人生经历中和这个原则无关的一项是( )
A.童年时,他因往神父家的复活节蛋糕上撒烟灰而被学校开除。
B.为了解救工友朱赫来,他被关进了监狱。
C.他参加了红军,用鲜血和生命捍卫苏维埃政权。
D.他在病痛折磨中用生命写成小说《暴风雨所诞生的》。
【3】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应该从主人公身上汲取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呢?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民阅读研究与促进中心主任徐升国分析认为,近十年来,图书阅读量和阅读率都处于相对平稳的态势。这说明,如今媒体接触方式和阅读方式已呈多元趋势,很多人选择了数字阅读、有声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分流和补充了图书阅读。从国际上看,纸书阅读量其实是呈缓慢下降趋势的,相比之下,我国阅读态势平稳,这证明这几年国内大力推进全民阅读,重视纸书、深阅读,已经开始收到一些成效。不过,徐升国认为,尽管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为4.66本,但与一些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提醒我们培养国民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长期努力。
(材料二)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
| 成人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 成人电子图书阅读量(本) | 城镇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 农村居民纸质图书阅读量(本) |
2016年 | 4.65 | 3.21 | 5.60 | 3.61 |
2017年 | 4.66 | 3.12 | 5.83 | 3.35 |
(材料三)
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有声阅读也即“听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使用手机APP、微信语音等收听图书相关内容成为阅读新的增长点。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所做的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国民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73.0%,较2016年的68.2%上升了4.8个百分点。同时,有超过半数成年国民倾向于数字化阅读方式。
如果说听书还只是一种“前沿”或者说时尚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则几乎已经可以被称为这个时代的一种主流生活方式。君不见,早班地铁里,人手一部手机的“低头族”比比皆是,很多人手拿一张报纸的场景已一去不返。某种意义上,包含在这种场景中的数字化阅读,正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人们的阅读习惯。如果说这种阅读方式起初只是为了填充人们的“碎片时间”,如今则需进一步发问,阅读是否正在被这种方式“撕成碎片”?
仔细想想,无论何种阅读方式,你现在是否还能沉下心来读完一本书,还是隔几分钟就要拿起手机刷刷微博、流连于朋友圈?当以秒计算的短视频日渐流行,无数转瞬即逝的兴趣点如走马灯般轮转。“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阅读碎片化”,使浅阅读、快阅读大行其道,而深阅读似乎已成为生活中的一种奢侈。数字化阅读带来的“双刃剑”效应,需要更多维度、更深层面的观察。
科技演进到今天,阅读方式的变迁早已超越人们以往的想象边界,但是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读书使人进步,科技改变世界,而归根结底,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服务于人的发展,“读书”这件事本身,已经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国人均图书阅读量和一些国家的差距昭示我们,培养阅读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B.成年国民越来越倾向于数字化阅读,表明数字化阅读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生活方式。
C.就像海浪一遍遍冲刷着沙滩,无数如走马灯般轮转的兴趣点很难在脑海中留下痕迹。
D.虽然科技在日新月异地发展,但阅读的真正内涵与价值,其实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
【2】阅读材料二,你从图表中得出什么结论?
【3】如何让科技的进步更好地服务于人们的读书需要,请提出你的建议。
9、追梦路上
要求与提示:1.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2文章不少于600字。3.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