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写作、翻译。
B. 中国政府不断加大反腐力度,“打老虎”“拍苍蝇”,让腐败分子无处遁形。
C. 今年的中华经典诵读文化艺术节,我县多个作品以别具匠心的构思和鲜活的内容获奖。
D. 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这耸人听闻的的浪费让人们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2、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惧惮dàn 欺侮wǔ 冗杂rǒng 农谚yàn
B. 狩猎shǒu 晦暗hùi 怅惘wǎng 楔形xiē
C. 迁徙xǐ 缄默qiān 幽悄qiǎo 差互cī
D. 龟裂jūn 俶尔shū 佁然yǐ 两栖qī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他是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谥号为“靖节先生” 。
B.《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 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C.《社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 305篇,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赋、比、兴是其基本表现手法。
4、下列各组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拾级(shè) 翌日(yì) 黧黑(lí) 怒不可遏(è)
B. 寒噤(jīn) 汩汩(gǔ) 襁褓(qiáng) 龟裂(jūn)
C. 缄默(jiān) 褶皱(zhě) 翩然(piān) 戛然而止(jiá)
D. 羁绊(jī) 蓦然(mò) 亢奋(kàng) 归省(xǐng)
5、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下面问题。
关河令
(宋)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
(1)词上片是从哪些角度,烘托出了怎样的氛围?
(2)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6、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3)食之不能尽其材,_____________________。(韩愈《马说》)
(4)王安石在《子美画像》诗中说:“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王安石的话相照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艳丽,描绘出桃花源的绝美景色。
7、名著阅读。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鞋子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这段文字节选自苏联作家___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
8、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永恒的母亲
①我的母亲在19岁高中毕业那年,经过相亲,认识了我的父亲。母亲20岁的时候,她放弃进入大学的机会,下嫁父亲,成为一个妇人。
②童年时代,很少看见母亲有过什么表情,她的脸色一向安详,在那安详的背后,总使人感受到那一份巨大的茫然。
③等我上了大学的时候,对于母亲的存在以及价值,才知道再作一次评价。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④以前母亲除了东南亚之外,没有去过其他的国家。8年前,当父亲和母亲排除万难,飞到欧洲探望外孙和我时,是我的不孝,给了母亲一场碎心的旅行。外孙的意外死亡,使得父母亲一夜之间白了头发。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母女分别了13年的那个中秋节,我们却正在埋葬一个亲爱的家人。这万万不是存心伤害父母的行为,却使我今生今世一想起那父母的头发,就要泪湿满襟。
⑤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那一条带子的长度,只够她在厨房和家中走来走去。大门虽没有上锁,她心里的爱,却使她甘心情愿把自己锁了一辈子。
⑥我一直在怀疑,母亲总认为她爱父亲的深度胜于父亲爱她的程度
⑦还是9年前吧,小兄的终身大事终于在一场喜宴里完成了。那一天,当全场安静下来的时候,父亲开始致辞。父亲要说什么话,母亲事先并不知道,他娓娓动听地说了一番话。最后,他话锋一转道:“我同时要深深感谢我的妻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得到这四个诚诚恳恳、正正当当的孩子,如果不是她,我不能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当父亲说到这里时,母亲的眼泪夺眶而出,她站在众人面前,任凭泪水奔流。我相信母亲一生的辛劳和付出,得到了全部的回收和喜极而泣的感触。
⑧这几天,每当我匆匆忙忙由外面赶回家去吃晚餐时,总是呆望着母亲那拿了一辈子锅铲的手发呆。就是这双手,把我们这个家管了起来。就是那条腰围,没有缺过我们一顿饭菜。就是这一个看上去年华渐逝的妇人,将她的一生一世,毫无怨言,更不求任何回报地交给了父亲和我们这些孩子。
⑨回想到一生对于母亲的愧疚和爱,回想到当年读大学时看不起母亲不懂哲学书籍的罪过,我恨不能就此在她的面前,向她请求宽恕。今生唯一的孝顺,好似只有在努力加餐这件事上来讨得母亲的快乐。
⑩想对母亲说:真正了解人生的人,是她;真正走过那么长路的人,是她;真正经历过那么多沧桑的,全然用行为解释了爱的人,也是她。在人生的旅途上,母亲所赋予生命的深度和广度,没有一本哲学书籍比她更周全了。
⑪母亲啊母亲,在你女儿的心里,你是源,是爱,是永恒。
⑫你也是我们终生追寻的道路、真理和生命。
【1】父母的欧洲之行为什么是“一场心碎的旅行”?
【2】第⑤自然段说“母亲的腿上,好似绑着一条无形的带子……”,这“无形的带子”是什么?
【3】第⑦段中母亲听到父亲在喜宴上的致词,为什么会“泪水奔流”?
【4】“我”上大学时是怎样评价母亲的?后来“我”对母亲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理解第⑩段中的画线句?
【6】本文题目中的“永恒”该如何理解?
9、题目二:
请发挥想象,将杜甫的《石壕吏》改写成一篇故事。题目自拟。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