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连云港七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节期间,在橘子洲头,近万人挥舞国旗,高声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给祖国送上新春祝福。

    B.2月5日,大约有100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岳麓山下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C.今年春晚,葛优等人表演了小品《儿子来了》,因真切反映社会现实而深受观众所喜爱。

    D.中考临近,如何把握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是每一个学子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句中“老旦”是戏曲行当名称,扮演老年女子。

    B.明代魏学洢的《核舟记》选自《虞初新志》,核舟上所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苏轼《后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出自苏轼《赤壁赋》。

    C.《回延安》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诗中运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了浓郁的陕北风情。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源头。

  • 3、下面词语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凋零   目眩神迷   人情世故   怒不可遏

    B.迁徙   轻歌慢舞   周而复始   接踵而至

    C.陨石   不修边幅   漫不经心   名副其实

    D.怅惘   自圆其说   销声匿迹   纷至沓来

  • 4、下面对《望江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A. “梳洗罢”才“独倚望江楼”,表明她精心打扮,是为了时刻准备心上人的归来,“女为悦已者容”,一个“独”字,写出了妇女只希望一个人静静等待思念的人归来的心态。

    B. “斜晖脉脉水悠悠”表面上是写水,实际上也是喻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地注目的眼神。

    C. 这首词写一女子登楼远眺,盼望归人的情景,仅仅表现了她失望和怅惘的情怀。

    D. 温庭筠的这首小词一洗常见的浓艳风格,写得清新淡雅,空灵秀丽,而又朴实自然。后人评价说:“绝不着力,而款款深深,低徘不尽。”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1这首诗中,画线两句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请对“雨脚如麻未断绝”进行简要赏析。

    3结合整首诗,想一想:对“归来倚杖自叹息”这句话,你认为诗人叹息什么?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阡陌交通。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______________。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 (崔颢《黄鹤楼》)

    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爱莲说》中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己亥杂诗》中龚自珍借花自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阅读《傅雷家书》一则,完成下面试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封信,很高兴,我们并没有为你前封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①有关选段内容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封信写在儿子精神消沉时,希望儿子成为一个坚强的人。

    B.文中连用三个反问句,构成排比,表达强烈的感情——父母始终是儿子的坚实后盾。

    C.文中提到克利斯朵夫的目的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那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从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

    D.信中父亲鼓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至境。

    ②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这句话。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四)现代文阅读

    攀在树梢上的童年

    ①小的身子在高高的枝叶间,随着风的舞动而弹跳,当细长的树枝快要承受不住一个儿童的重量时,我终于在小伙伴们的一片惊呼声中,得意地取下那只筑在树梢头上的鸟窝。

    ②“这伢子很皮。”这是大人们在得知我的一次次树上历险后,给我的童年下的一个评语。可他们不知道,房前屋后、村里庄外、田间坡头,那一棵棵或高大、或粗壮、或繁茂、或遒劲的身姿,给了我多少童年的欢乐!

    ③我想,有多少种树生长在我的童年里,我的童年就该有多少快乐吧。

    ④春天来了,椿树发芽。在大人手中的竹竿够不到的时候,就轮到我了。一溜烟,就窜上了树的半腰。因椿树的枝丫是脆的,站在粗壮点的枝杈间,得意地接过递上来的竹棍,一茎茎散发着浓浓香馨的香椿头就落在春天的怀抱里。

    ⑤当槐花把一座座村庄笼罩在它纯净的香气里时,透过垂悬的一串串洁白花瓣,中午静静的阳光总可照见我及小伙伴们攀在树头的身影。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

    ⑥我的童年时代,没有肯德基、麦当劳,没有超市里的各色零食与水果。馋了,自己朝大自然要。春摘野桃,夏打酸枣,秋偷青柿,冬掏鸟蛋,不会爬树,那你就只好在树下流口水吧。

    ⑦一次,铁蛋的爸从县城回来后,铁蛋就炫耀地手托着一块焦酥透黄的糕片来到一群伢子中间。每个小喉嗓都在动,偷偷地咽着口水。受不了的,就向铁蛋求讨:“给一点点,一点点可以吗?”谁知铁蛋一指村口那棵大三角枫树梢上的鸟窝:“哪个有本事把那个鸟窝给我,我就给他半块。”天呀,半块啊。小伙伴们虽心中跃跃欲试,但都望而却步。因为那只鸟窝实在是太高了。于是,就出现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⑧我也在树上吃过不少苦头。比如摘桑果时被一种叫“羊辣子”的毛虫辣了,采棉花时被尖刺扎进了肌肤,打栗子时被黄蜂将额头蜇出一个大包……但仍乐此不疲地将小小的童年悬挂在乡村的树梢上。

    ⑨还有,记得刚上学时,校园边有一棵我双手抱不过来的梧桐树,在房檐高的地方开始分叉,分叉处像一张天然的躺椅。我几乎每天都早早来到学校,爬到“躺椅”上舒舒服服地靠着,或翻看小人书,或闭着眼打瞌睡,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那天尿急,又不愿从树上下来,就地解决,恰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大喊着“流氓”报告了老师。这件丑事让我好长一段日子在班上抬不起头来。

    ⑩没人理我的日子,一个人也能在树上寻找乐趣。拿出父亲打水的井绳、母亲洗衣的捶棒,拴吊在树丫上荡秋千;或爬到山坡上的那棵大树上,鸟瞰村庄或校园里小伙伴们的身影;或将一只只蝉捉入书包里,“知了知了”地博取同学的欢心……

    ⑪想起那首叫《童年》的歌曲:“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停在上面……”

    ⑫歌声里,童年是随着那只蝴蝶越飞越远了,不禁有一丝忧伤。只是不知,故乡里那一棵棵给我欢乐的身姿是否依然健壮葱茏,那上面,是否还攀附着一个个小小快乐的童年?

    (选自《岁月》2014年第3期)

    1文章前七段围绕“童年”写了哪两件让“我”得意的事?

    2赏析文中两处画线句,按括号内的要求答题。

    (1)芬芳的四月被一篮篮地拎回家,看母亲把它揉进面粉里,包成几个玲珑透剔润玉般的水饺。(结合语境,品味加点词语的内涵。)

    (2)听鸟鸣啾啾,感觉绿莹莹的阳光在眼皮上跳动。( “鸟鸣啾啾”有何表达效果?)

    3文章第⑧段写“在树上吃的苦头”有什么作用?

    4文题“攀在树梢上的童年”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阅读材料后作文

    材料一:子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材料二: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材料三:虽然我们的工作条件带给我们许多困难,但是我们仍然觉得很快乐。(艾芙。居里《美丽的颜色》)

    你对“乐”有怎样的认识与思考?或者,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哪些关于“乐”的经历和感悟?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