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2025学年(下)西双版纳八年级质量检测语文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4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4题,共 20分)
  • 1、选出没有运用说明方法的一项(     )。

    A.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

    B.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

    C.如果在850℃的温度下把斯石英加热30分钟,它将变为普通沙子。

    D.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台湾、福建等地的渔民一直登岛从事捕鱼、采药。

  •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愤怒)。 B.齐谐者,怪者也(记载)。

    C.子非鱼,知鱼之乐(怎么)。 D.其本(追溯)。

  • 3、下列对《关雎》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A.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小伙子追求心爱姑娘的经过,表达了纯真、深切的爱情。

    B.“窈窕淑女”指美好的女子,诗中指主人公心中的爱人。

    C.“寤寐思服”表现了男主人公因追求不得而茶饭不思、寝食难安的状态,表现了男主人公对爱人的痴情。

    D.全诗运用比兴手法,情真意切,生动感人;但反复咏唱显得啰嗦,语言不够凝练。

  • 4、给下列加点的词语选择最恰当的解释。

    (1)是待客的礼数里从来所没有的______

    A.礼节   B.几样礼节

    C.礼物   D.礼貌程度

    (2)飞一般向赵庄前进了______

    A.竟然   B.抄近

    C.径直   D.拐弯

    (3)并没有听到什么关系八公公盐柴事件的纠葛______

    A.某种联系

    B.原因、条件

    C.表明有某种组织关系的证件

    D.关联、牵涉

    (4)小小年纪便有见识______

    A.见闻、知识   B.认识

    C.胆识   D.阅历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5、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甲]花下小酌

    [宋]陆游

    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

    鮆鱼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来

    [乙]过江萧山县驿东轩海棠已谢

    [宋]陆游

    星星两鬓怯年华,幽馆无人江月斜。

    惆怅过江迟一夕,晓风吹尽海棠花。

    1乙诗中哪些景物暗示了诗人途经萧山的时间线索?请填写在下图中的①②处。

    2甲、乙两首诗都写到海棠,但表达的情感却不一样,请加以赏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1题,共 5分)
  • 6、默写填空

    (1)______________,红旗飘飘把手招。

    (2)_________,悠悠我心。

    (3)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

    (4)______________,鸡犬相闻。

    (5)___________,君子好逑。

    (6)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7)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在武汉一起工作数月,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假如你是一名医务人员,在临别之际,你想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安慰彼此,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 5分)
  • 7、小文读完八年级下册的某部名著后颇有感慨,将董卿的“也许我们不会妄自尊大,但是却也难免会偏激、狭隘、盲目,甚至极端。我们要多么努力,才能克服这些人类的局限。”这句话写在了这本书的扉页上,你推测是下列哪部书?请结合括号中人物的相关经历说明理由。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   B.《傅雷家书》(傅聪)   C.《苏菲的世界》(苏菲)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8、阅读《海棠树里的张望》回答下面小题

    ①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②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侯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③春天,老海棠树摇动着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这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④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胡乱一洗了事。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⑤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得见看不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⑥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

    ⑦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回答:“您学那玩意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

    ⑧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⑨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外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选文讲述了奶奶和“我”的故事,请根据故事主要情节,用简洁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

    (2)____________

    (3)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

    (4)____________

    【2】全文多次描写老海棠树目的是什么?

    【3】品味第⑦段“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中“凑”字的妙处

    【4】文章最后一段说“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请简要回答“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是什么?

    【5】文中第五段“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得见看不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一句体现奶奶具有怎样的性格?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9、(二)《温暖》

    要求与提示:

    1.审题后直接作文。文章不少于600字。

    2.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最真实的情感。

    3.请注意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4.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45
题数 9

类型 单元测试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诗歌鉴赏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名著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