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东学习了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后,想用图示法表示所学概念间的关系,下面是他所列的图示,描述的概念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2、八年级学生小则观看了“新刑法颁行25周年”系列报道,理清了25年11个修正案的脉络:下调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冒名顶替上大学为犯罪,增设了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及袭警罪,新增了危险驾驶罪……这说明( )
A.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稳定性差
B.规则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
C.遵守法律需要自律和他律
D.不断完善的刑法能满足全体人民的法治需求
3、得知自己是密接,没回家,而是在车内独自隔离11个小时,直到120救护车把自己接走。近日,北京疫情通报中的“感染者218”火了,上千万网友为他的举动点赞,称赞其是“中国好邻居”。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①作为公民,我们要关爱他人,对自己、对他人负责
②积极承担责任能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和赞许
③有担当有作为,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④疫情防控,人人有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疫情防控做出贡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我国自古就有“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之说。这告诉我们( )
A.不需要接受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B.关爱他人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C.接受他人帮助是丧失自尊的表现
D.有气节的人拒绝任何帮助
5、某市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下发管理通知:对在非规定停车点位违停,将共享电动车停放在机动车道及马路沿石下恶意破坏共享电动车等,共享电动车企业将对违规骑行人联合限制骑行措施,一般限制分为48小时、7天、15天、30天、永久禁行5个等级。该举措( )
①是对共享电动车使用者的提醒、监督
②使骑行者不能很好地享受骑行的乐趣
③维护了共享电动车企业的合法权益
④能够营造安全、有序、整洁的停车环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古语有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仍能自觉按道德要求行事,不会由于无人监督而肆意妄行。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要学会自律慎独②要自觉遵守规则
③君子必须学会独处④要提高道德修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依托
8、“你所立的地方,就是你的中国;你怎么样,中国便怎么样;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这句话从个人对社会影响的角度说明了( )
①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人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②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
③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们的活动影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④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9、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2.64亿,占比达到18.70%,65岁及上人口1.9亿,占比为13.5%。这体现了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 )
A.老龄化加剧
B.总人口增速趋缓
C.人口素质偏低
D.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
10、陈某为了逃避交通违章抓拍,故意遮挡汽车牌照,结果被交警当场抓获。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陈某受到罚款200元,驾驶证记扣9分的处罚。陈某的行为( )
①没有遵守社会规则 ②属于行政违法行为
③属于民事违法行为 ④属于刑事违法行为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11、2021年10月4日起,因一位老人外出去内蒙旅游回来遵义,引发贵州省自2020年以来的又一波较大新冠疫情,疫情发生后,遵义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全民实施多轮核酸检测、积极居家隔离防控。对此,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①某小区居民杨某认为离引发疫情的老人所在的小区较远,仍然在小区自由活动
②晓雪居家跟着老师上网课
③大学生吴某加入志愿者团体,为坚守一线的工作人员做后勤保障服务
④在家休假的张医生立马回到医院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飞驰的高铁列车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异彩纷呈的演出和展览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社会听证制度和新闻发布制度让政府决策更加透明……这说明( )
A.我国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
B.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斐然
C.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我们要正视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13、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 )
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秩序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④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A.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同学们就“文明养宠”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学习开展的合理程序是( )
①形成解决方案并征求有关部门意见
②实地调查并记录好居民养宠的情况
③分析不文明养宠现象产生的具体原因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②→①→③
15、2008 年 4 月以来,中央文明办组织开展网上“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定期推评“中国好人榜”,生动讲述身边好人故事,集中展示平凡英雄风采。以下关于“中国好人”事迹及所带来的影响的推导最合理的是( )
A.村民张代兄 48 年来不离不弃照顾身患智力残疾的兄长→兄长产生良好心理体验,增强了满足感、成就感→二人之间的摩擦消除
B.作家李春秋入党 37 年来,坚持带动身边的人用实际行动爱党爱国、崇德向善→李春秋科学文化素质提高→身边的人变得优雅可亲
C.出租车司机陈章宇从业 30 余年来,安全行车百万公里,并为有困难的人免去车费→陈章宇获得了他人的认可→出租车行业得以规范运营
D.餐馆老板林生丽为兑现“要为老百姓做点实事”的承诺,28 年坚持餐馆低价经营→餐馆形象和信誉良好,赢得了客户→餐馆效益持久,长盛不衰
16、关于青少年自我保护,下图启示我们( )
①面对困境要做到冷静分析
②不管不顾,同违法行为作斗争
③采取灵活方式,积极与不法分子周旋
④遇到危险,忍气吞声才能保护好自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7、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名言诗句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是( )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位卑未敢忘忧国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8、任何犯罪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得制裁。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刑事违法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④扰乱公共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9、2023年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学习雷锋精神,我们应当( )
①服务人民,树立坚定信念 ②行己有耻,学会自我保护
③关爱他人,主动奉献爱心 ④躬身实践,着力建功立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电子邮件、微博等渠道加强与民众互动;民众通过网络积极建言献策,参与政治生活。这表明( )
A.网络是公民建言献策的唯一途径
B.网络可以促进我国民主政治进步
C.公民在网上可自由发表各种言论
D.公民积极利用网络获取新的知识
21、 据公安部交管局消息,2019年1月-10月,未按规定让行、违法超车、违法会车、违法停车等10类破坏交通规则的不文明驾駛行为共造成9656人死亡、58675人受伤,其中,“未按规定让行”一项造成4661人死亡、27015人受伤。对此,八年级(1)班同学展开了激烈讨论,下面是两位同学的发言:
运用所学知识,对上述两位同学的观点作简要评析。
22、阅读下列漫画《如此“服务”》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漫画“如此‘服务’”的认识。
23、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我享受了多少权利,就履行多少义务。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4、我市某中学八(1)班准备刊出一期以“发扬美德、榜样同行”为主题的黑板报。以下为黑板报的部分内容。
(1)在对①②③三位同学颁奖词的解读中,你分别读出了哪些美德?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学习陈虹同学的优秀品德?
(3)结合本期黑板报的主题内容,谈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扬美德、回报社会?
25、【国家利益至上】
材料一 1900年,八国联军悍然发动侵华战争,他们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古老的北京城遭受到了空前的摧残与蹂躏;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开启侵华序幕。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生灵涂炭、哀鸿遮野,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回望烽火岁月,这些是中国人不能忘记的历史,也是世界记忆遗产的一部分。
材料二 战争年代,无数的人民英雄为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抗日英雄刘胡兰、黄存瑞、黄继光、杨靖宇、马本斋……他们的名字永载史册;当代中国, 一批批优秀中华儿女,为了国家繁荣富强前赴后继。戍边模范陆之方、著名教育家钱伟长、 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他们的无私奉献铸就了共和国的丰碑!
(1)阅读材料一,感悟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如何?
(2)国衰我耻。材料中英雄模范的事迹启迪我们应怎样维护国家利益?(从思想与行动两方面作答)
26、关爱是一缕春风,温暖着每一个人的心;关爱是一把火炬,照亮了每个人的行程;关爱是一个港湾,安抚着每个远航归来的人。
我们在生活中应该怎样关爱他人?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影《长津湖》真实的还原了抗美援朝那段激动人心的历史。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给后代创造一个稳定的生活环境,毅然决然的拿起钢枪,以血肉之躯铸就钢铁长城,舍生忘死捍卫国家利益不受侵犯,以壮丽的青春谱写了历史的光辉篇章。
(1)什么是国家利益?
(2)如果国家利益得不到保障,会有什么后果?
(3)在当代中国,国家利益与人民利益是高度统一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鲜明的特点是什么?
材料二 2022年8月2日,美国国会众议长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严重侵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破坏台海和平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度戒备,展开了一系列针对性军事行动予以反制,坚决挫败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裂图谋。
(4)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武装力量属于谁?
(5)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的任务是什么?
28、(亲近社会我能行)
2018年4月18日,安徽省教育厅等部门发布《关于推动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将研学旅行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未来,研学旅行教育将成为安徽校园教育常态化的手段和方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研学旅行的统筹安排和义务指导,满足每位中小学生都能参加有效的研学旅行的。
(1)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参加研学旅行活动?
(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