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启窗而观 俄而百千人大呼
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中轩敞者为舱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高可二泰许 珠可历历数也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躁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B.虽不像扑灯蛾,爱光明而至焚身,小孩子喜欢火,喜欢亮光,却仿佛是天性。
C.如果是恶意的叼难和讥讽,就要选择恰当的方式,给予有力的回应。
D.金刚石的形成与此相同。金刚石中的炭原子被挤压得异常紧密,它们同样存在一个向外扩散并且恢复为普通炭的趋势。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归省(xǐng) 亢奋(kàng) 家眷(juàn) 幽悄(qiao)
B. 怠慢(dài) 行辈(xíng) 燎原(liáo) 慨叹(kǎi)
C. 皎洁(jiǎo) 斡旋(wò) 桕树(jiù) 羁绊(jī)
D. 冗杂(rǒng) 晦暗(huì) 屹立(yì) 戛然(g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岳飞、文天祥还是闻一多、朱自清,他们身上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是一脉相承的。
B.富有开拓精神的当代青年是“中国梦”的实现者、助跑者和寄托者,他们正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
C.“蛟龙号”潜海成功,对促进我国海洋装备制造业发展,提升海洋科学研究和开发能力,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D.“拼搏的人生最幸福”,各级政府积极支持贫困户靠自己的努力走脱贫致富,涌现出了一大批自主脱贫典型。
5、送魏万①之京
李颀(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②树色催寒近,御苑③砧声④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注释)①魏万:又名颢。上元(唐高宗年号,674—676)初进士。是李颀的后辈。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②关城:指潼关。③御苑:皇宫的庭苑。这里借指京城。④砧声:捣衣声。
【1】下面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魏万的深情厚意。
B. 首联诗人先写魏万的离开,后写“昨夜微霜初渡河”,点出前一夜的景象,这种倒戟而入的笔法,极为巧妙。
C. “云山况是客中过”,云山一般是令人向往的风景,而对于落寞失意的人,坐对云山,便会感到前路茫茫,黯然神伤,他乡游子,于此为甚。
D. “微霜”“鸿雁”点出了送别时暮春时节萧瑟的气氛,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悲愁难抑,黯然神伤的情绪。
E. 尾联间接抒情,以长者的口吻表达了对魏万的劝勉:莫把长安当作行乐之地而虚度大好时光,要抓紧时间成就一番事业。
【2】“微霜初渡”“树色催寒”两个意象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其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
6、按课文内容填空,体会用词的妙处。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________地搏击着,____________地搏击着。它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________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________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________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________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________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7、名著阅读
(1)《水浒》被称为悲剧英雄传,请从下面两个情节中任选一个,谈谈英雄之悲,悲在何处。
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汴京城杨志卖刀
(2)请简述一下故事情节:“营救朱赫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月球,为啥有个“背面”?
12月8日2时23分,嫦域四号探测器搭乘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开始了奔月之旅,她肩负着沉甸甸的使命:首次实现人类探测器月球背面软着陆。请注意这里的关键词—月球背面。
曾经无数次举头望明月的你,是否留意过,我们始终只能看到月亮有玉兔和月桂树的那一面?没错,千百年来月球始终只有一面对着地球,另一面始终背对地球。
那么,是谁把月球变成了双面伊人呢?
用一句话解释就是: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和月球自转一圈的时间,都是28天左右。想象一下,绕大树画个大圆圈,在大圆圈上均匀标出360个刻度。始终面对这棵大树走圈,用360步走完。在大圈圈上每走1步,身体就倾斜1度。走完时身体也完成360度旋转,回到原位。也就是说,当你用同样的时间完成自转和公转时,你始终会一面对着大树。月球也是如此,这在天文学中叫同步自转。
然而,这只是表面原因。
月球形成早期,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多了,只有几个小时,而不是现在的28天左右。对地球而言,月球也曾是“多面伊人”。只是数亿年来,月球自转速度不断变慢,慢到自转和公转周期几乎一样,才导致它始终一面对着地球。所以,到底是谁给月球自转踩了刹车?
要解释月球自转变慢,潮汐力是最容易被想到的。
住在海边的人,会发现海水一天有两次涨和落。这是因为地球正对月亮的那面,受到的月球引力更强;背对月亮的那面较弱,引力的方向都朝着月球。而地球在绕月球转时,无论哪个点的离心力都一样。离心力的方向与月球引力方向相反。如此一来,地球背对月球的那面。受到的月球引力稍小于离心力,面对月球的那面则稍大于离心力,最终两面都感受到一个离开地心方向的力,于是地球两侧的海水就涨起来了。
同样,月球也会受到地球带来的潮汐力,这让月球两面都鼓起来,月球就变扁了。尽管月球上没有海水,月幔和月核却依然可以感受到潮汐力,并在月球内部形成不断涌动的固体潮。这种固体潮导致月球幔层之间不断摩擦,转变为热能,从而在几十亿年时间内耗散月球部分动能。
不过,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们研究发现,月核与月幔之间的流体属于超低粘性层,这意味着潮汐力所引发的摩擦力很小,不至于耗散月球太多动能。而且,摩擦作用发生在月球内部。这过程只能耗散掉地球、月球这个系统的总机械能,而不能直接给月球自转踩刹车。所以,最直接的刹车机制其实是力矩作用。力矩是指作用力使物体绕着转动轴或支点转动的趋向。
月球在逐渐变扁的过程中,要同时完成绕地球的公转和自转。想象在月球内部,有一条与地心和月心连线方向一致的长轴。长轴在瞬间是指着地心的,但由于自转,下一瞬间这条长轴就会偏过去,不再指着地心,这时,来自地球的潮汐力对月球这个长轴的两端都会产生力矩。这个力矩与长轴偏移过去的方向相反,也就是跟月球自转方向相反。这会直接改变月球自我的角动量,导致月球自传速度逐渐减慢。天长月久,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变得相差无儿,最终有了我们在地球上看不到的“背面”
(作者韩鑫,文章有删改)
【1】阅读全文,简要概括月亮有个“背面”的原因。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月球形成早期,自转速度比现在快多了,只有几个小时,而不是现在的28天左右。
【3】阅读第⑩段,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们研究发现,月核与月幔之间的流体属于超低粘性层,这意味着潮汐力所引发的月核与月幔之间的摩擦力很小,不至于耗散月球太多动能。
9、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凡涉及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⑤不得抄袭。
(1)“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放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为一件事情苦苦追寻一番后在某一时刻一下子豁然开朗。
请以“那一刻,我豁然开朗”为题,写一篇文章。
(2)一个经常失意的年轻人,去向一位大师请教,大师接待他时,首先给他用温水泡了一杯茶水,年轻人没有品出茶的味道,大师于是再用开水给他泡了一杯茶水,年轻人喝了一口后立即品尝出茶的味道。大师说,人生就如品茶,要慢慢磨炼。
根据以上材料,请以“磨炼”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