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秩序意味着光明和安宁,意味着内在的自由和自我控制;秩序是人类最大的需要,是真正的幸福所在。”对这句话的理解恰当的是( )
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 ②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障
③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秩序 ④社会秩序能消除社会矛盾与冲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对下面漫画理解正确的有( )
①实干创造未来 ②实现梦想需要艰苦奋斗
③美好梦想通过劳动实现 ④只要实干就能实现梦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某校设立“诚信考场”(即考试不安排老师监考,考场纪律全靠考生自觉遵守),对此,有的同学赞成,有的反对。下列看法最符合题意的是( )
A.反对,因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B.赞成,因为诚信能降低社会交往和市场交易成本
C.反对,因为没有老师监考,所有同学都会作弊
D.赞成,因为这样有助于培养考生的诚信意识
4、《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要坚持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把知识运用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积极践行这一理念( )
①会消耗大量的学习时间,不利于提高成绩
②有助于体验多彩的生活,加深对社会的认识
③有利于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成亲社会行为
④让所有同学成为有理想、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指出,我国每100个上网的青少年中就有13个成瘾;而“网瘾”群体中,每100个人中又有23个是初中生。一些“网虫”荒废学业,与父母反目成仇,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网络对青少年来说弊大于利②青少年要增强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
③青少年还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要远离网络④青少年上网成瘾率较高,需要加强引导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6、近来年,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迅速,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中国人的飞天之路,“实干”无疑再合适不过。飞天梦很浪漫,但通往梦想的路都异常辛苦,艰苦甚至痛苦,要实现飞天梦,中国需要( )
①一代代人的辛勤劳动
②每个人在自己岗位上吃苦耐劳
③人们学会享受生活
④继续发扬实干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每一份职业,都有一份责任。教师教书育人、人民子弟兵保家卫国……由此推知( )
①公交司机无偿献血 ②医护人员救死扶伤
③交通警察严格执法 ④环卫工人拾金不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新浪微公益平台自成立至今,已累计筹款4亿余元,超过两千万用户参与捐款,捐赠重复率达到26.7%。快捷、互动、灵活……网络微公益让公益变得随时随地触手可及,带来“人人皆可公益”的新体验。这表明( )
A.新科技为人们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提供了便捷
B.网络公益行动是人们参与公益活动的唯一方式
C.网络公益行动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带动了网络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
D.网络公益行动需要法律规范和政府监督
9、为了飞天这一刻,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邓清明经过25年的等待、坚守与奋斗。他说:“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任务的成功即是我的成功,我宁愿做一块默默无闻的基石,也绝不容忍自己在号角催征时,还没有准备好。”对此,同学们纷纷发表评论,其中正确的是( )
①小美:要认清自己扮演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
②小丽:承担责任要做到不言代价与回报
③小平: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
④小安: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离不开每个人的责任与担当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有人对世界各领域中的100名杰出人士做了问卷调查,其中61人承认: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并不是他们最喜欢的,至少不是心目中最理想的,之所以取得辉煌成绩,除了聪颖和勤奋之外,是责任感创造了奇迹。这份调查说明了( )
A.获取成功与兴趣爱好、智力因素没有必然联系
B.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职业,一定能取得成功
C.无论何种岗位,只要有了责任感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D.对息已所从事的职业,无论是否自愿,是否喜欢,只要尽责尽力对待,同样可以做得很出色
11、一首七律这样赞美钟南山和李兰娟院士:“先当战士逆行渊,后作专家种学田。拨雾荆人还物象,悬壶楚地扫魔鞭。山松不老怀真理,娟丽崇兰结众缘。化鹤三江欢陌客,惊魂九派震愚贤。”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两位院士为了抗击疫情,完全放弃了个人利益
②两位院士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利益为重
③两位院士具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传统美德
④两位院士践行了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2、“纸花手工厂”“果蔬种植”丰富多彩的劳动课程在某市中小学蓬勃开展。下列对劳动理解( )
①劳动是财富和幸福的源泉
②劳动占用学习时间,增加学生负担
③劳动能促进我们全面发展
④我们是未成年人,没必要参加劳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我们要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提高媒介素养。下列同学具有良好媒介素养的是( )
①上网和同学聊天时,注意用语文明,不发不健康的图片、视频等
②利用网络帮助好朋友找回丢失的物品,帮要去旅行的爸爸妈妈网上订机票和酒店
③看到朋友圈里只需要发住址和电话就能免费领礼物的消息,赶快转发。
④青少年面对网上信息要理智判断,谨慎从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4、小明是社区的居民,是商场的消费者,是祖国大家庭中的成员……这表明( )
①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重社会身份 ②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人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这是黄大年24岁时写给同学的一句话。黄大年,中国著名的地球物理学家、国际知名的科学家。归国以来,他担任国家多个技术攻关项目的首席专家,经常工作到凌晨,多次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黄大年的事迹诠释了( )
①承担责任一定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②选择了责任,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承担
③有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可以不负责任④承担责任就要不计代价与回报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亲社会行为,成都某中学号召同学们利用寒暑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陪同父母外出旅游一次;在家里煮饭炖汤、种菜养禽;在社区做志愿者、参加社区义务劳动、美化社区环境等。之所以要同学们参加这些活动是因为( )
①中学生需要走入社会干大事②亲社会行为要在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个人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④中学生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3年2月24日,教育部教材局启动“青少年版权保护季”行动,严厉整治教材教辅、少儿图书等领域侵权盗版乱象,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版权环境。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司法保护
B.家庭保护
C.政府保护
D.学校保护
18、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整体形势依然严峻,公安机关准确把握电信网络诈骗面临形势的新特点、新规律,全面加强打防管控各项措施,推动打击治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23年8月以来,全国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数、造成财产损失数同比分别下降24%和20.5%。国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 )
①能够震慑网络违法行为,净化网络生态
②能有效维护网络秩序,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③能够避免网络诈骗的发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④说明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要做负责任的网络参与者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中国铁路局规定:从2023年1月1日起,实名制购买儿童火车票将以6周岁和14周岁为分界线,不再按之前身高为分界线。对于这条规定,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进规则,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B.维护特权,体现正义的要求
C.践行平等,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D.特殊保护,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20、近年来,随着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战略深入实施,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给制造业生产模式和生产形态带来了深刻改变。移动物联网在数字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应用。这体现了( )
A.网络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B.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C.我国网络创新应用领先世界
D.我国经济已经实现高质量发展
21、【生活在线】
请联系道德与法治课有关知识,对下面情境中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点评。
课堂上,小强忘记拿作业和学习资料,当老师批评他,他却理直气壮地说,这事不怨我,是我妈妈没有给我收拾好书包,才落在家里的,没啥大不了的。
请你点评。
22、国家利益是一个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的总和,关系民族生存、国家兴亡。没有国土、人口和主权,国家就不能生存。在我们国家,国家利益反映广大人民的共同需求,与人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具有至高无上的特点。有同学说:国家好,大家才会好,维护国家利益责无旁贷。还有同学说:当前学习最关键,关心国家发展,报效祖国是长大以后的事。
请你对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3、判断说理
(1)虽然我是一名在校学生,还没走上社会,但我不能脱离社会而生活。
判断:
理由:
(2)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有着绝对的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判断:
理由:
24、(网络生活你我共享)
很多公共场所都有免费的WiFi,为“低头族”带来了方便和实惠,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安全隐患。有些不法分子借机盗取你的个人信息,实施不法行为。
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你有哪些经验与大家分享?
25、【漫画分析】
(1)“龟兔赛跑新传”告诉我们竞争中需要合作。请问竞争中合作的真谛是什么?(2分)
(2)请简要说明怎样才能实现与竞争对手的良好合作。(6分)
26、八年级(1)班准备布置“学习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宣传栏,以下是明轩同学的初步设计。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一起完成后续各项探究任务。
“宪法原则”栏目中呈现: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村贫团人口全部脱贫,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作出了关键性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人口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全部实现“两不愁三保障”,脱贫群众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都有了保障。
“宪法地位”栏目用“法律体系像棵树,宪法是它的主干”来阐释宪法的地位。
“宪法晨读"栏目中阐释,教育部、司法部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宪法晨读活动。
(1)党和政府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体现了我国宪法的什么原则?
(2)请你说明,我国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怎样的地位?
(3)开展“宪法晨读”活动是为了增强我们的宪法意识。中学生要增强宪法意识,具体应如何去做?
(4)请你向同学们列举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7、大自然是美好的,我们都愿意生活在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中,美化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某校八(5)班的同学组织了一次“感受家乡之美”的活动课。假如你是该班的一名学生,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内容:
(1)请你具体描述一下你所在地区的自然景观。
(2)选取家乡的一个景观,对其进行多角度的鉴赏。
(3)观察一下你身边景观中有哪些不和谐之音,并分析不和谐的原因。
28、如何珍视自由?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