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检讨 彷徨 抉择 锋芒毕露
B.堕落 狡辩 驰骋 名符其实
C.枷锁 漩涡 演译 怒不可遏
D.蜿诞 喧腾 浮噪 川流不息
2、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1)历经五年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建设,无锡荡口古镇终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________的水乡风情跃然于世。
(2)假期参观青羊宫,很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们跟自己的传统文化之间的________太大了。
(3)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A. 淳朴 隔阂 丰富
B. 纯朴 隔阂 丰厚
C. 纯朴 隔离 丰厚
D. 淳朴 隔离 丰富
3、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 似与游者相乐
B.全石以为底 卷石底以出
C.不可知其源 以其境过清
D.心乐之 乃记之而去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假装买主,拨打墙上涂写的电话号码,公安人员按图索骥,几经周折,终于破获了一个大的贩假、造假团伙。
B. 恐怖分子滥杀无辜,罪不容诛,全世界一切正义的力量是决不会向他们妥协的。
C. 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铤而走险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 陈水扁的台独观点一出笼,便被两岸正义之士批得体无完肤,对此陈水扁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蒹 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表现了抒情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
B.诗中的“伊人”,可以理解为意中人,也可认为象征着理想。
C.《蒹葭》创造出一个空灵缥缈的意境,正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体现。
D.“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从时间的推移,写出主人公不畏险阻地追寻、求索,也暗示了“伊人”难以寻觅。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一句,为历代文人所推崇,请赏析它的妙处。
6、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①万籁此都寂,________。
②________,寂寞沙洲冷。
③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
④韩愈《马说》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四个选段,并回答问题。
【甲】
亲爱的A:我会再劝聪在琐屑小事上控制脾气,他在这方面太像我了,我屡屡提醒他别受我的坏习惯影响。父母的缺点与坏牌气应该作为孩子的借鉴,不然的话,人的性格就没有改善的指望了。
【乙】
有一天夜里,她劝你明天再练,你回答说,像你那样,我还会有成绩吗?对付人家的好意,用反批评的办法,自然不行。从这些小事情上推而广之,你我无意之间伤害人的事一定不大少,也难怪別人都说我们骄傲了。人们常常都会这样,对自己亲近的人更是。我有时也会。所以要反省啊。待人要谦和有礼,善解人意,知恩图报!
【丙】
这支协奏曲的三个乐章是一个整体,像一条静静的流水,流得那么自然流畅;第二乐章的境界特别恬静、和平;B已感到他不久于人世,但他已超临在生死之上,所唱的未来的理想世界的颂歌。
【丁】
为学最重要的是“通”,通才能不拘泥,不迂腐,不酸,不八股:“通”才能培养气节、胸襟、目光。“通”才能成为“大”,不大不博,便有坐井观天的危险。
(1)上面选段中,A是____________(人名),B是____________(人名)。
(2)结合选段内容,谈谈傅雷与傅聪父子关系的建构给了你哪些启示?
8、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传染病仍然是人类大敌
①从传染病和人类历史角度看,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疫病与社会紧密相联,社会和人的生活导致疫病,疫病又重新塑造社会。这种互为因果和表里的关系在人们应对疫病的理念和行动上体现出来。
②1980年5月28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天花已在世界范围内消灭,这一天成为人类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个分界线,它标志着在此之前主要是生物致病菌(病原菌)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模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③此后一些专家提出,当今世界的医学模式实际上已经转变,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也应当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医学模式转变,即以前人类的疾病主要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传染病,而当今及以后的主要疾病是由社会和心理(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引发的慢病,如癌症、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等,在这种观念影响下,研究和教学上,一些国家的大学和医学院关闭了传染病学系,认为传染病问题已彻底解决,实践中,对传染病防治的关注和投入也减少。
④但事实是,即便在丰衣足食的今天,传染病也从来没有停止过活动,而且从生物的相生相克和相互利用来看,很多微生物都需要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宿主,除了大型动物,人类当仁不让。
⑤虽然人类的疾病谱确实发生了变化,如1950年代中国城市居民疾病死亡原因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脏病和脑血管病,到了1980年代,死因变成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癌症)、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但是,传染病从来没有退出过历史舞台。
⑥当今,人们所面临的传染病有无数种,新型和新发现的有埃博拉、克雅氏病、新克雅氏病(普里昂病)、艾滋病、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还有原有的疾病以新形式的马甲出现,如莱姆病、登革热、猫抓病、军团病、结核病、西尼罗河病、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胃溃疡,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Ⅰ型导致的淋巴细胞白血病,疟疾、霍乱、白喉、鼠疫,当然还得加上年年变异年年出现的流感等。
⑦各种新老传染病仍然有存在的方式,它们并没有完全灭绝。其一,旧有传染病会在新形式下爆发,而且有些疾病看似消灭了,但实际上是以新的形式死灰复燃,如结核病;其二,变化是永恒的,新的传染病总是伴随着人们的生活,比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其三,随着环境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滥用抗生素)也会产生新的传染病,如每年的流感变异病毒引起的不同流感等,在此情况下,就不能把当代的疾病谱和医学模式的转移简单地看作是慢病替代传染病,而是两大类疾病和两种医学模式并存,或者说是传染病与慢病的犬牙交错状态。
⑧虽然大量的事实表明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变化,但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并没有退出人们的生活领域。或者说,生物致病原本身就在与人类分享自然这一生态环境,并相互竞争。从近年来传染病的流行趋势看,人们低估了传染病原体极强的再生能力和它们产生抗药性的能力。
⑨现在,从武汉发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既是新老传染病的结合和交叉点,更是传染病一有机会就会痛下毒手的典型。如果对其放松警惕,人类付出的代价将极为沉重。
⑩2003年SARS肆虐之前,艾滋病传播越来越严重之时,世界卫生组织已认识到了传染病将永远伴随人类的这个趋势和事实,提出了一个新的观念:全球警惕,采取行动,防范新出现的传染病!
⑪但愿此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能再次敲响这一警钟,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也不能因为种种困难放弃药物和疫苗的研发。
(作者:张田勘,选文有删改)
【1】从全文来看,人类对传染病的认识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2】请结合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3】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4】本文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9、请结合自己的经历,以“触动心灵的瞬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自选角度确立文章的主旨。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