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加点字音、形全对的一项是( )
A.荒谬(miù) 愧怍(zuò) 真谛(dì) 吹毛求疵(cī)
B.谀词(yú) 抑郁(yù) 搓捻(niǎn) 挑拨离间(jiān)
C.匿名(nì) 污蔑(miè) 不逊(xùn) 段章取义(yì)
D.扒手(pá) 诘责(jí) 旁骛(wù) 强聒不舍(ɡuō)
2、阅读《桃花源记》,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田园生活是陶诗的重要题材,因此后人将他称作“田园诗人”。
B.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虽然是虚构的,却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C.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做过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不仕。
D.“仿佛若有光”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出自下列哪部作品( )
A. 《论语》 B. 《大学》 C. 《中庸》 D. 《孟子》
4、下列关于名著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傅雷家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傅雷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对待生活。
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十二封作者旅欧期间从海外寄到某一家杂志社登载过的信。这十二封信以中学生为对象,未曾指定受信人的姓名,所以中学生都可以阅读这十二封信。
C.《名人传》中,作者介绍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以及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他们虽然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但都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保尔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他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做过傻事、错事,陷入绝境时曾一度动摇、绝望,但最终成长为百折不挠的钢铁战士。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这首叙事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从写法角度简要赏析诗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亲山亲水有亲人。(贺敬之《回延安》)
(2)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诗经•式微》)
(3)凄神寒骨,____________。(柳宗元《小石潭记》)
(4)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经•关雎》)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描写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和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小说《简·爱》中的选段,回答问题。
他疾忙伸出手来,但因为看不见我站在哪儿,没有摸到我。
“这是谁?”他问,好像竭力想用那双失明的眼睛看一看似的,——多么徒劳而痛苦的尝试啊!
“回答我,——再说一遍!”他专横地大声命令道。
“你还想喝水吗,先生?被子里的水让我泼掉了一半。”
请用简要的语言回答,是什么原因导致罗切斯特双目失明?
8、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假如那次没有搞错
①“嘻嘻,张坚,有你的名字呢。”他的邻座吴三渣向他扮了个鬼脸,神色有点暧昧,“学校叫你参加英语比赛去。”
②张坚好不容易挤进布告板前的人丛一看,天啊,上面果真有自己的大名:弓长张,坚强的坚。一字不错,一画不少。张坚眨巴着眼,聚精会神地读了一遍布告上面的文字。不错,两个星期后,将在五中举行一次全市八年级学生英语比赛,包括张坚在内的10名八年级学生将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叫他张坚去代表学校?
③“这……这怎么办呢?要不,去跟班主任老师说,除了七年级学字母时考过一回90分,我可从来没有得过一回好分数……”
④上课铃响了,这是堂语文课,谢老师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授《社戏》。不知为什么,学生们哄地一声笑起来,放在往日,张坚准会趁机放怀乐一乐,可是——他将手摸进书包,倏地摸出上堂课刚发下来的英语测试卷,揉平了,摊在两膝上看起来。
⑤“68”,试卷上大大的红字写着。张坚低下头,一道一道题检查起来。这在他是破天荒的,以往考卷发下来,他总是瞟一眼分数然后往抽屉里一塞了事。“嗯,这儿是语法错了,扣掉3分;这儿原来是该写复数的,我写了单数,扣2分……这儿呢?压根儿没记单词,考前那天晚上我干什么来着?喔,看电视……其实英语也不怎么难,”张坚暗暗盘算,“语法什么的我能懂,只是我懒得去记单词罢了……”
⑥“喂,咱俩是不是朋友了?”他用肘捅边上的吴三渣,眼睛盯着谢老师,悄悄地问着。“谁说不是!”吴三渣小声回答。“把你的七年级英语书借我用用,我搬家的时候全丢了……”这是实话,因为张坚确是刚转学来的。
⑦“school,s,c,h,o,o,l,school。”张坚自言自语地唠叨着,然后将字母一个一个描在练习本上。这几天,张坚不得不挤掉通常用来玩儿的时间,坐在小桌子边,一遍又一遍地背英语单词。
⑧“嘻嘻,张坚,你想考外国状元去是不是?”吴三渣一脸油汗,踮着脚,从窗口探进脑袋来,看来玩得正惬意。“来,斗弹子去,我已经赢了阿强两粒。”张坚禁不住这诱惑,犹犹豫豫地站起来,才向门口挪了两步,想起那张布告,又折回身来坐下,叽里咕噜地背起英语单词来。张坚也真有股韧劲儿,他就这样苦读了两个星期。
⑨离英语比赛还有10分钟,十二中带队的教导主任胡老师一向非常准时,今天因为路上被一位家长拖住唠叨了一刻钟,好不容易才脱身出来。胡老师急匆匆地走到大教室窗口,看看自己学校的那几名“选手”是否已到齐了,因为五中位于市中心,为了免去无谓的奔波,他决定不再到学校集合。
⑩“糟糕!”当胡老师看见里面张坚那矮矮胖胖的身影,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都怪我少说一句话!都怪我少说一句话!”
⑪原来十二中八年级六个班中有两个张坚:一个是身材高、脸孔白皙的张坚;另一个是胖墩墩、脸孔黧黑的矮个张坚。两个人同名同姓,高个张坚学习成绩突出,次次考试都名列前茅;矮个张坚成绩平平。两个星期前,全校公布参加八年级英语竞赛学生名单时,名单上只写了“张坚”二字,未注明由哪个张坚参加。就这样,这布告张贴出去了。贴布告那天,高个张坚正好有点发烧,没来上学。第二天、第三天是双休日。周一来上学,这布告已掉了,所以他压根儿就不知道有这回事。胡老师呢,也因为平日里高个儿张坚成绩突出,对他也就格外放心。前天,教外语的王老师在走廊里遇见高个儿张坚。随口问:张坚,英语准备得怎么样了?高个儿张坚只当是在问他阶段考试准备情况,就红着脸回答:“我准备好了。”
⑫整个事情就这样阴错阳差凑合在一起了。
⑬“糟了!糟了!”胡老师连连推着眼镜,心中暗自叫苦不迭,想换人,但电铃响了,退路已经切断。
⑭两天后,通知下来,十二中总成绩名列第三,其中一等奖一人,二等奖二人,三等奖四人。张坚的名字赫然在二等奖获得者之列。
⑮胡老师傻眼了。“我从不相信奇迹,”胡老师推推眼镜,喃喃地说,“我们宁可失去名次,也不能弄虚作假……他们一定是搞错了。”胡老师特地到教育局查阅了张坚的试卷,这样不简单的题目,卷面上竟确是89分,一核分数,丝毫不差!
⑯也许是这次比赛唤醒了他的自信心,也许是他摸索到了学习的方法,也许是他尝到了胜利的欢快,总之,从此张坚的各科成绩慢慢上去了。一年后,他以令人满意的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
⑰然而,假如那次没搞错,这位张坚至今会怎么样?他会依然是个毫不出色的学生吗?
⑱也许,许许多多这个年纪的学生,他们的自信心处于混混沌沌之中,有谁去启发它,唤醒它,去擦拭它上面的灰尘?老师?同学?他自己?还是像张坚一样,依靠偶然事件?
(选文有改动)
【1】为了在英语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文中矮个张坚做出了哪些努力?
【2】第⑪段插叙的内容,有何作用?
【3】结合具体语境,对选文第⑮段中加波浪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4】选文的结尾用了五个问号,请综合分析其表达效果。
9、根据要求作文。
“酿”字,有这样一个解释:渐积而成。学习上,日积月累,有所收获;工作中,认真勤恳,必有回报;生活中,用心感悟,品味万千。无论是生活,还是学习,用心、用情,定能酿造出属于自己果实。
请以“酿”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立意自定,真情实感;(2)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于“×××”代替。(3)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