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比喻)
B.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夸张)
C.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D.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拟人)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行辈(háng) 归省(shěng) 撺掇(cuān) 凫水(fú)
B. 欺侮(wǔ) 糜子(mí) 脑畔(pàn) 怅惘(wǎng)
C. 斡旋(wò) 晦暗(huì) 亢奋(kàng) 连翘(qiáo)
D. 羁绊(pàn) 磅礴(bó) 褪色(tuì) 闭塞 (sāi)
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卑鄙(bǐ) 翌日(yì) 晦暗(huì) 挑拨离间(jiān)
B.瞭望(liáo) 蘸水(zhàn) 缄默(jiān) 接踵而至(zhǒng)
C.拙劣(zhuō) 隧道(suì) 寒噤(jìn) 哺乳动物(pǔ)
D.蛮横(hèng) 蜿蜒(wān) 挚爱(zhì) 阳奉阴违(wéi)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文化历史中的“史圣”“书圣”“诗圣”分别指司马迁、王义之、杜甫。
B.词的流派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婉约派的代表有李煜、李清照、辛弃疾等。
C.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历史,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同学,伉俪指夫妻等。
D.传统的对联张贴时,上联居右,下联居左,上联末尾字用平声,下联末尾字用仄声。
5、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璀璨。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写得有声有色,气韵生动。
B.首联写送别的环境景色。“横”字勾勒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同时,山的静默,水的不舍,也暗示了离别的情景——未见“送别”二字,却分明饱含着依依惜别之情。
C.颔联惜别,直叙眼前正在发生的事。诗人就要象蓬草那样随风飞转,到万里之外去了。此二句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也传达出诗人将一人远行的孤单之感。
D.颈联,是很工整的对偶,诗人巧妙地用“浮云”、“落日”作比,来表明心意。这里既有景,又有情,情景交融,扣人心弦。
【2】请简要分析尾联中细节描写的作用。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求之不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哉悠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子宁不来?
(3)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儿女共沾巾。
(4)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
(5)一条条街道宽又平,___________,一盏盏电灯亮又明,_________。
(6)《子衿》中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著阅读,按要求填空。
“黑暗渐渐笼罩了牢房的每个角落。令人室息的、骚动不安的黑夜又要来临。思绪又转向吉凶难测的明天。这是他入狱的第七夜,却仿佛过了好几个月。他躺在硬邦邦的地上,疼痛始终不停。现在牢里只有三个人。老头儿在木板床上打着呼噜,就像睡在自家的热炕头上似的。老头儿能够随遇而安,所以每夜都睡得很香。酿私酒的老太婆被哥萨克少尉放出去找伏特加去了。赫里斯季娜和他都躺在地上,几乎是并排躺着。”
这段文字中的“他”指:________(人名),他此次入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他此次出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答 应
侯文秀
①一出门,阿明就被一股热气包裹住了。他右肩挂着沉重的工具包,只好一边下楼一边用左手拨打顾客的电话。然后,他把手机揣好,骑着摩托轰隆隆出发了。阿明是一个维修工,每天都有接不完的工单。
②来到第一家,女主人开了门,刚化了半边妆的脸吓了阿明一跳。男主人在厨房里做饭,两个孩子在玩玩具。一家四口开始吃早饭的时候,网络调试好了。阿明好久都没有和老婆、孩子一起吃早饭了,更别说陪母亲。一大早,母亲打电话来,却只是叮嘱他别中暑了。突然间,他有些难受。他想,这样下去,自己大概快要成为一个机器人了。
③这个小城,电梯公寓太少,大部分都是小高层。阿明爬了一楼又一楼,汗水却还是那一身。临近中午,他低头看了看时间,还好,能赶过去看看母亲。这时候,却又接到一个电话。一个老太太说,她在家弄了大半天,电视就是弄不好。
④阿明说,我下午来。老太太的声音突然颤抖起来。她说,你要不来,这个晌午……
⑤阿明看了看天,白得晃眼。路上几乎没有车,行人也没有。树木无精打采地垂着头。他找到了老太太住的小区,爬上六楼。门没有锁。他推开门,正要脱鞋,听见老太太说,不用,不用,我一个人独住,不讲究的。
⑥老太太的声音,比电话里平和多了。阿明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他只想尽快弄好电视去陪陪母亲。母亲也像这个老太太,一个人独住。老太太在旁边说着什么,阿明一句也没有听进去。说话声停了,老太太进厨房了。电视终于调试好了,阿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⑦这时,老太太颤巍巍地端出一碗醪糟蛋,放在桌上。她说,孩子,来,吃了!
⑧不,不用。阿明摇着头,拎起了工具包。
⑨吃了吧,孩子……
⑩阿明听出来,老太太的声音又变了,变成了哭腔。
⑪这是公司的规定……
⑫今天是我的生日。老太太哽咽着,可是,我的儿子不在……
⑬工具包从肩上滑了下去。老太太的声音很快又平和下来。她说,上次阿明到隔壁来修电视时,她见过他。她说,阿明长得太像她的儿子了。她说,她今天故意弄乱电视线路,就想再看看阿明……
⑭阿明吃了醪糟蛋,心里也被老太太的那些话弄乱了。他想问一问老太太的儿子,却不敢问。这时候,阿明的手机又响起来。他赶紧接了,喊了一声,妈!他听到了一声答应。但是,他一时有些糊涂,不知这声答应是来自手机,还是来自身旁。顿时,泪水涌上了他的眼眶……
(选自《小说选刊》2018年第4期,有删改)
【1】“工具包”是文中的细节描写,下面两个句子分别表现了人物当时怎样的心理?请概括回答。
(1)阿明摇着头,拎起了工具包。
(2)工具包从肩上滑了下去。
【2】第⑤段中画线句子有何作用?
【3】请简要概括阿明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4】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9、根据要求作文。
阳光下,禾苗拔节了,山花灿烂了,枫叶燃烧了,冬雪也微笑了,而你,怎样了呢?
请以“阳光下,我 ”为题,叙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故事。
要求:(1)在横线上把题目补充完整,并把题目誊抄到答题卡指定位置。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600字。
(3)行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