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4年海南省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70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5题,共 25分)
  • 1、给下列句子选择正确的关联词语。

    _          用华丽的外衣装饰自己,             用知识武装自己。(  

    A.只要……就…… B.即使……也……

    C.与其……不如…… D.虽……但……

  • 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窦娥冤》是关汉卿大约四十岁左右时的作品,那时元朝社会黑暗,阶级压迫深重,人民苦不堪言。

    B.让窦娥临终的三桩誓愿都实现了,从侧面表现了“神灵”和“天道”还是存在的,世界上还是有“公理”和“正义”的。

    C.作者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通过奇特的构思和想象,让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实现乃至发生的事在舞台上发生并得以应验。

    D.窦娥冤案只是一桩冤案,并无曲折离奇的情节,但这桩冤案却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它是当时社会法制黑暗和官吏昏聩的真实写照。

  • 3、下列哪些是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诗句?(  

    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E.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4、下列诗句所写内容与我国传统节日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

    (1)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2)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3)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A. (1)中秋  (2)重阳  (3)除夕  (4)元日

    B. (1)重阳  (2)中秋  (3)除夕  (4)元日

    C. (1)重阳  (2)中秋  (3)元日  (4)除夕

    D. (1)中秋  (2)重阳  (3)元日  (4)除夕

     

  •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迟钝  裸体  蠕动  咳漱 B.褴褛  惺松  怜悯  荤腥

    C.契据  嘈杂  焦酌  欧打 D.骷髅  嗑睡  难堪  贿赂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6、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

    树的记忆

    宋烈毅

    有人从外地来,趁着夜色摘取人行道上树的种子。他们要把这些树种带回家乡去种。

    我看见路灯下这些沉默的绿化树似乎比以往更加顺从。这应该是一种非常好的绿化树,它们总是清一色地站立在街道两旁,吸着这个城市的噪音、灰尘和尾气。如果没有这几个外乡人的到来,它们身上也许什么故事也不会发生。在它们生存的地方,它们的繁殖遭到遏制。现在,有一些事情要在它们身上发生,有人要带着它们的种子去旅行。

    他们是从外地来的陌生人,我想象不出他们乘的是何种交通工具,但我希望他们坐火车回去,带着鼓鼓囊囊的袋子,在夜里和他们的种子一起听着火车奔驰时的咔嚓声。一路上会有人不断地问他们袋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他们会像回答我一样耐心,说是从另一个城市街道旁的树上摘下来的种子,说他们打算带回乡下去种。他们一路上对人们说着树的名字,可没几个人能记住,像我一样粗心。

    他们从外地进入这个城市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们的目的。而在车站,他们下车,他们是否感觉到了这个城市某条街道上的树们在躁动,在低语?他们只和这个陌生城市的某条街道,以及街道上的某种树发生着关系,他们不是来此旅行的。他们不关心这个城市的风景。就像探望某人,急匆匆地下了车就直奔那个人的住处,而他们没带任何礼物。

    而今晚这些人行道上的树们非常顺从。他们收获了数不清的种子,连同打下来的树枝都装在了袋子里。笼罩着这条街的是一种异常静谧的气氛,这似乎让人觉得今晚有些不同。我嗅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植物的某种气息了。树木似乎是在安静地站立着等候他们一路走过来打下它们的种子,树从来就无法走开。如果他们不来,这些树们的种子会在一阵大风过后洒落一地,在水泥路面上无法发芽也无法生根,这就是这些树们的命运。

    这是些非常好的树,他们说。而这些也是没有故事的树,除了今晚他们的到来,树们多了一些记忆。关于它们,这些绿化树,我的记忆是和绿化工和浇灌车联系在一起的,我知道绿化工每日的养护,水龙头很粗,水量很大。他们的皮水管子我小时候玩过,捏住它的口子,水柱就会变成水花,直至我能看到水雾里的彩虹。

    我知道,我对这种绿化树的认识从今晚开始了,我无法制止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以这个城市居住者的身份来打量和观察它,直到让它深入我的生活内部。而先前呢,在这种树出现以前呢?我对于街道上的树的记忆是和法桐有关的。曾几何时,这条老街上栽满了法国梧桐树,这是一种在炎炎夏日可以给我们带来浓荫的悬铃木。能被叫作老街的,应该是种着只属于它的老树的。我怀念在这条老街上我所度过的那些在悬铃木的飘絮里变得不同寻常的春日。现在,我只要轻轻闭上眼睛,就可以看见它们那些黄色的球果碎裂开来,不需要我们去吹,那些毛絮就会漫天飞舞。悬铃木飘絮,便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有悬铃木的老街,季节是分明的。而现在呢?人们彻底翻修了街道,在两旁换上了这种没有毛绒、种子无法飞行的树,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比悬铃木要好的绿化树。我至今也不知道它的名字。关于它的记忆,我的脑海是一片空白。我们要同它们一起生活多少年才会建立起一种心灵感应?对于这种树,我是陌生的。对于这个有人从远方来摘取树种的夜晚,我也是陌生的,我仿佛是一个陌生人来到了一个陌生城市的街道上,我几乎就是一个孤独的旅人。

    在街道上,这些树们静静地等着一群异乡人来摘取它们的种子,它们在此处扎根没多久就开花结籽了,而我似乎还没有适应。这是个有些不寻常的夜晚,我需要重回那条曾经站满了悬铃木的街道,来来回回地走很多次,才能面对这个有些陌生的城市、夜晚、街道和它们的树。

    1“我”所在城市的绿化树经历了哪些遭遇?请简要概括。

    2“我”为什么会感觉居住的城市变得陌生?请结合文意作答。

    3理解文中画线语句的含意。

    (1)能被叫作老街的,应该是种着只属于它的老树的。

    (2)有悬铃木的老街,季节是分明的。

    4请探究本文的情感意蕴。

     

三、名句名篇默写 (共5题,共 25分)
  • 7、将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须一饮三百杯。

    (2)古来圣贤皆寂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主人何为言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_______”一句用比喻描绘了溪水蜿蜒曲折的形状,而“_______”一句则形象地刻画出溪水两岸参差不齐的地势。

    (2)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这两句,用反问句表明诗人坚持真理,即使遭受酷刑也不会改变的决心。

    (3)苏轼在《赤壁赋》中认为如果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_______”;如果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它们表现了苏轼豁达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 9、名句名篇默写。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庄子•逍遥游》中所说的“恶乎待”且顺应天地万物变化规律的逍遥之境是:____________

    (2)李密在《陈情表》对晋武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层层铺垫之后终于提出自己的希求,即“_______”,这几个字也高度概括了他在表中陈述的“辞不赴命”的原因。

    (3)高二的上学期即将过半,小鹤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浪费了许多时间,她在自己的日记本上写下《归去来兮辞》中的“___________”两句,告诫自己过去的已然过去,未来要好好把握。

    (4)小枚做了学生干部后特别在意别人的对他的负面评价,这让他很痛苦。读到《庄子•逍遥游》中的“________”两句后,他觉得自己应该像这样不在意别人的褒奖或贬低。

  •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劝学》中,荀子以亲身体验,通过将思与学对比,强调学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劝学》中,荀子论述螃蟹客观条件优越,但是却不能自己做栖身之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凝练传神地塑造了曹操文武双全、雄心勃勃的形象。

    (2)《登岳阳楼》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杜甫面对国家动荡不安而报国无门的哀伤。

    (3)古诗词中常以成双入对之物反衬作者或抒情主人公孤寂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 5分)
  •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如今憔悴赋招魂,儒冠多误身

    【注】耒阳:地名;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招魂:《楚辞》的篇名。借用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1)概括回答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答案不超过10个字)

    (2)简要分析下阕描写人物形象的艺术。

    (3)概括回答,词的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五、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 5分)
  • 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上范待制书(节选)

    李觏

    觏,建昌南城人也,生二十有九年矣。龆龀喜事,以进士自业。摘花蕊,写云烟,为世俗辞语,颇甚可取。愚不惟道之隆替,时之向背,辄游心于圣人之蕴志,将以尧吾君,羲吾民。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恨无斗水以洗濯瑕秽。然而命薄计拙,动成颠仆。乡书之不录,况爵命乎?孤贫无依,载其空文走南北。楫焉而川泽竭,蹄焉而道路穷。尝游京邑,凡时之所谓文宗儒师者,多请谒焉。但伏执事之名,时最久矣。谋之于儒林,则又谓执事表知乐之士,有自褐衣而得召者。如觏等辈,庶可依归。不幸未及弛担而执事以言左迁。时异事变,卒无所遇。彷徨而归,又黜乡举。身病矣,力穷矣,仰喜朝车,适留兹土,故不远五百里,犯风雨寒苦,来拜于庑下。

    古之君子居易以俟命,不患人之不己知。今觏也,踽踽而来,若行贾之为者,其故何哉?伏念家世贫乏,幼孤无兄弟,老母年近六十,饥焉而无田,寒焉而无桑,每朝夕进侧,则见发斑体臞而食淡衣粗。乌鸟之情,痛劈骨髓。王城百舍,天门九关,铢铜不畜,何路自达?遐方小郡,知己断绝。身无油脂,日就干腊。往时多事,勤苦成疾。今兹忧愁,益复发作。长恐医饵不继,忽沉沟壑。内孤慈母,上负明时;所怀不伸,抱恨泉壤。以此计校,不宜默默。是以来也。

    伏惟执事以文学名家,以公忠许国。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不日祗奉明诏,归于帝右,持衡制事,当不因循。然则仕籍未甚清,俗化未甚修,赋役未甚等,兵守未甚完。异方之法乱中国,夷狄之君抗天子。长驱大割,用工非一。肘腋咨议,岂宜少人?渐而收之,盍自今日。觏虽不才,以备一人之数,顾不可乎?

    (选自《四库全书·盱江集》)

    【注】①范待制:指范仲淹,时任天章阁待制。待制,为侍从顾问之职。②李觏(1009—1059):字泰伯,人称盱江先生,北宋著名学者。③大割:指古时杀割群牲以祭祀。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B.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C.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D.封书言事/及于母子夫妇间无所隐讳/庭辩宰相而辞不可屈/此其心将大有为者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书,周制,三年大比一次,乡老和乡大夫等遴选贤能之士上书推荐给天子。

    B.乌鸟之情,原指小乌鸦长成后能够反哺其母,后常以此比喻奉养长辈的孝心。

    C.伏惟,叨扰求教,旧时下对上有所陈述时表示谦敬之辞,多用于奏章、书信。

    D.夷狄,古时称东方部族为夷,北方部族为狄,常用以泛称四境未开化的民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觏刻苦自励,胸怀大志。他从小奋发向学,崇尚圣贤,有安国济民之志,但却乡举不中,屡屡受挫,难以找到施展才能的机会。

    B.李觏渴望被荐,难以遂愿。他早知道范仲淹举荐人才不拘身份,但未及拜谒,范却遭受贬谪,李觏借荐举寻找仕进之路无果而终。

    C.李觏家境贫寒,力图改变。父亲早亡,母亲年老体衰,生活饥寒交迫,穷困潦倒,迫使李觏屈尊易志,以求五斗米来奉养老母亲。

    D.李觏毛遂自荐,愿效其力。他深深敬佩范仲淹的报国忠心和坦荡胸怀,故不畏路途遥远、风雨寒苦,前往自荐,愿为其担事分忧。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视阙政如己之疾,视恶吏如己之仇,恨无斗水以洗濯瑕秽。

    (2)内孤慈母,上负明时;所怀不伸,抱恨泉壤。

    【5】文末作者认为现在要招徕人才的原因是什么?

六、作文 (共1题,共 5分)
  • 14、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微写作。

    火车、地铁、公交车内的“低头族”越来越多,包括学生在内的青年人,上车后很快拿出手机,不管路程长短,不论坐着还是站着,人人都眼睛盯着屏幕……

    请根据上述材料进行合理想象,写一段文字,描述火车、地铁或公交车上的这种场景,200字左右。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
得分 70
题数 14

类型 高考真题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现代文阅读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诗歌鉴赏
五、文言文阅读
六、作文
掌乐网(zle.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掌乐网,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Copyright©2009-2021 掌乐网 zle.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8021446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