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诗经》亦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开端,它收集了自西周至春秋的诗歌305篇。
B. 《核舟记》作者魏学洢,字子敬,明末人。《核舟记》这篇课文收录在他编写的《虞初新志》一书中。
C. 黄发,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
D. 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字子厚。后人又称其为“柳河东”、“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和韩愈一起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我国有很大面积的山区土地可以耕种,而山区的气候、土壤对农作物的适应情况,有很多地方还有待调查。
②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为了预报农时,选择播种日期。
③物候学这门科学接近生物学中的生态学和气象学中的农业气象学。
④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
⑤物候资料对于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树木种子的日期,很有参考价值,还可以利用来引种植物到物候条件相同的地区,也可以利用来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
A.②③①⑤④
B.⑤③②④①
C.③②④⑤①
D.③②①⑤④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篾 弥漫 吹毛求疵 络绎不绝
B.帷幕 缄墨 历历在目 分崩离析
C.狡辩 浮躁 接踵而至 行将就木
D.枷锁 迁徒 销声匿迹 天衣无逢
4、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其中“月色”“便”“朦胧”“在”依次是名词、副词、动词、介词。
B.“传统文化”“低碳生活”“洒尽心血”“言谈举止”四个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C.“小时身体弱的我,不能跟着野蛮的孩子们一块儿玩。”这句话的主干是:我不能玩。
D.“与坚定不移地向南飞行200英里,直达最近的大湖目标的大雁相比。”可以缩为“与大雁相比”。
5、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1】下列对诗歌内容和手法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
B.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来来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
C.全诗女主人公等待恋人时的焦灼万分的情状宛然如在眼前。这种艺术效果的获得,在于大量的心理描写。
D.这首诗鲜明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所具有的独立、自主、平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实质,女主人公在诗中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即对情人的思念。这在《诗经》以后的历代文学作品中也是常见的。
【2】在章节表现形式上,该诗采用了①______的形式,其突出的表达效果是② ______。
6、古诗文名句默写。
(1)半匹红纱一丈绫,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卖炭翁》)
(2)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缺月挂疏桐,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4)杜甫身处漏雨茅屋,还存有忧国忧民的情思,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呐喊,体现了他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
(5)李白的《送友人》中有山有水,一动一静,相映成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苏联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
(2)我们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伟大的时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请简要回答其中主要的两点。
8、阅读《不可思议的冰灯》,完成下列小题。
①伴随着冬季的第一片雪花飘落,北方从萧瑟悲凉的晚秋中活了过来,变成了一片白茫茫的银白世界。生在北方,若是没有见过北方的雪,就不算感受过真正的冬日;去到北方,若是没见过哈尔滨的冰灯,就不算真正到北方。
②冰灯起源于我国北方,它的产生与人们的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在古代,那些常年生活在极寒地带的渔民和农夫若想喂马或捕鱼,只能选在滴水成冰的夜晚。他们想出各种妙招来弥补照明用具的不足,例如将油灯或蜡烛放入一个用盛满水的水桶冻成的冰罩里,这样可以防止油灯或蜡烛被风吹灭。后来,那些贫苦的老百姓由于买不起灯笼,于是便把做好的冰灯放在门口来应景,以代替春节或上元之夜的灯笼,所以冰灯又被老一辈儿的人称为“穷棒子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进步,老百姓已不需要冰灯作为照明工具,因此,冰灯便成了一个有着观赏价值的艺术品流传下来,变为元宵佳节不可或缺的一员。
③冰灯制作,是十分讲究技巧的。所用原料,有水,也有雪。为防止冰和雪融化,延长它们展出的时间,经常会以矾入冰。这样冰灯即使在天寒地冻的室外,也能保存几个月之久。要说冰灯的形状,那真是姿态万千、无奇不有。例如除了传统的牌楼、凉亭、长廊、宝塔、拱桥,近年来还有跟随时代潮流的一系列抽象艺术冰雕和深受儿童喜爱的卡通冰雕等。
④冰灯制作通常分为采冰、A 、精雕以及 B 四部分。
⑤当气温低于0℃以后,河流的水逐渐从细小的冰晶结为厚重的冰块,这种在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冰块与人工合成的相比,质地更加均匀、紧密、晶莹剔透,是冰灯的首选材料。在东北,零下20多摄氏度的极寒天气里,艺术家们常常会选择和松花江一样的河流进行采冰;将冰采好后,加工成冰砖,并对其进行雕刻、抛光等工作,然后以水为黏合剂将其堆砌成巍峨的冰建筑和精巧的冰景,并进行放样工作;施工之后,便是精雕细琢,将已建成的冰景进行细致的修磨,这是一项集园林、雕塑、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步骤;最后,选择放热少的日光灯,将其安放在冰景内部,灯光的颜色、大小、摆放的位置、角度等都需要利用电工知识进行严密的计算。
【1】第③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中加点词语“逐渐”的表达作用。
【3】阅读第⑤节,在第④段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限两个字)。
A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灯最初的用途是作为照明工具,现在成了一个有观赏价值的艺术品。
B.冰灯制作比较讲究,所用原料有水,有雪,还经常会以矾入冰,来延长它们的展出时间。
C.在气温低于0℃以后、河流的水逐渐从细小的冰晶结为厚重的冰块,是冰灯的首选材料。
D.本文在介绍冰灯制作过程时,采用的是逻辑顺序。
9、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嘲讽是一种力量,消极的力量;赞扬也是一种力量,但却是积极的力量。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邮箱: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