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学礼,无以立。以下是部分同学的生活片段:
①早晨,在校门口遇到老师和同学,兰兰主动问好。
②课间,凯凯进办公室请教问题,自觉轻轻地敲门。
③下午,龙龙一回到家就躺在沙发上自顾自玩手机,也不和妈妈打招呼。
④晚饭时,菜刚上齐,父母还在收拾厨房,思思就自己先拿起筷子夹菜吃。
上述行为属于文明有礼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某校开展“维护秩序靠规则”议题式学习活动时,发言的同学分享了一则案例:
一男子持无座车票在列车上霸座,拒绝让出。乘警先是道德劝说,后责令其让座,刘某拒不配合。铁路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其行政拘留处罚。 |
同学们纷纷对此发表看法,下列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规则护秩序,社会秩序明确了社会规则的内容
B.自由有边界,权利行使不能影响他人合法利益
C.违规需处罚,法律力量时时处处强于道德约束
D.法律要遵守,刘某霸座行径理应受到刑事处罚
3、辽宁盘锦村民家中水管里流出来的饮用自来水能点燃,但当地自来水服务站负责人却说水质不是他们该考虑的。事件引爆网络后当地政府迅速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漠视群众利益的有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追责问责,13人被追究行政责任,确保百姓喝上达标水。事件告诉我们( )
①人人尽责,社会才会和谐 ②对他人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③推卸责任必然受到行政处罚 ④很多人在为我们的生活承担着责任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下侧漫画《榜样》体现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
A.孝亲敬长
B.以礼待人
C.尊重他人
D.律己宽人
5、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在苟陂县一带修建了一条南北大渠,用来灌溉万顷农田。可是一到天旱的时候,沿堤的农民就在渠水退去的堤岸边种植庄稼。等到雨水一多,水位上升,这些农民为了保住庄稼,便偷偷地在堤坝上挖开口子放水,因而决口事件经常发生,如果你化身为当地官员,该怎样做( )
A.理解农民不易,每次决口都筹集资金修复堤坝
B.为了保护大渠和生态环境,不许任何百姓种田
C.摆事实、讲道理,寄希望于百姓的自我反省
D.建立监督、提醒、奖惩等机制并引导百姓,使自律和他律相结合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后发布的首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开设“乡村振兴怎么干”专栏。开设此专栏说明( )
A.网络让我们每个人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网络是我们处理国家政务的最重要途径
C.网络交往具有虚拟性,会疏离现实的人际关系
D.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拓宽了民主渠道
7、雅雯的奶奶生重病住院,为了让奶奶配合治疗,医生告诉奶奶她没事的,很快就会好起来。医生的行为是( )
A.欺骗患者不讲诚信的表现
B.给医院增效益的权宜之策
C.珍惜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
D.善于运用诚信智慧的表现
8、下边表述与“亲社会行为”意思相一致的是( )
A.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B.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
C.人者固非可孤立生存于世界也,必有群然后人格始能立
D.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9、在我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是 ( )
A.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
B.人民对国家未来与辉煌的期待
C.人民对国家统一的坚决维护
D.人民对自己人生未来的思考
10、下列是几位同学对社会生活的感受,其中你不认同的是( )
A.小悦:到科技馆当志愿者,一天下来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
B.小明:和同学在网吧通宵玩游戏,感觉周末的生活真惬意
C.小刚:观看影片《水门桥》时,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D.小华:回老家跟爷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体会劳动的乐趣
11、小倩自幼丧母,父亲沈某常年在外经商。小倩跟奶奶一起生活。小倩15岁时,沈某突发心肌梗死,抢救无效去世。小倩的叔叔蛮横地霸占了沈某的遗产。完成下面小题。
【1】小倩叔叔的行为侵犯了小倩的( )
A.生命权
B.名誉权
C.身体权
D.继承权
【2】小倩要维权,可以到( )
①法律服务机构寻求帮助②公安机关提起刑事诉讼
③检察院提起行政诉讼④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在大运会赛场和城市志愿服务小站,“小青椒”(成都大运会志愿者的昵称)志愿者们承担起了赛事咨询、便民服务等职责,热情服务运动员、观众、游客和市民,绘就了独特的风景线。“小青椒”志愿者们( )
①服务和奉献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②参加志愿活动是为了得到人们的认可
③服务奉献社会能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履行了作为一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2023年5月30日—31日,遵义市首届中小学劳动教育实践技能竞赛在绥阳县劳动教育综合实践基地举行。从小学低、中、高年级组到初中组、高中组、各县(市、区)、市直学校共45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举办此类比赛有利于( )
①丰富知识,开阔视野②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③体会社会关系的错综复杂④掌握劳动技能,促进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列入“老赖”名单,会被禁止高消费、限制出境、账户查封;在飞机上寻衅滋事,高铁上霸座者,则被限制在一定期限内禁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 )
A.完善个人惩戒机制
B.运用诚信智慧
C.树立诚信意识,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D.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15、“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这纯粹的爱便是支持戍边英雄在边界冲突中舍生忘死、奋力拼搏的精神力量。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都该有一粒这样的“爱”的种子,而用“责任”担当将其培育。下列行为中最符合这样的“责任”担当的是( )
A.支持对我国地图呈现不完整的动画片实行全网下架
B.拒绝“中国式过马路”,交通规则记心间
C.尊重他人隐私
D.参加“爱心天使”义卖活动
16、杭州亚运会公众售票官网2023年7月12日发布亚运文明观赛礼仪。礼仪要求,观众在比赛的发球、发令时,应保持安静,以免影响运动员;对精彩比赛可报以热烈的掌声,但不能喝倒彩或起哄……从材料中我们感受到( )
①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能促进比赛有序进行
②文明观赛体现个人的内在修养、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③文明观赛体现对运动员和所有工作人员的尊重
④做文明有礼的观赛者,需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发布。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大的方面。在自主发展方面,特别强调信息意识。作为中学生,培养信息意识,我们应该( )
A.多学习网络上的信息,尽量少关注生活与社会信息
B.减少网络使用与学习,全方位地维护各种信息安全
C.沉浸于网络生活之中,提升实际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D.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利用互联网优化我们的学习
18、杭州亚运会观赛礼仪中明确指出,“尊重各参赛国家、地区,在升旗、奏歌环节,请肃立并行注目礼,不要在场内随意走动。”“无论胜负,对各国参赛运动员的精彩表现给予应有的尊重。”观赛礼仪着重强调“尊重”是因为( )
①每个人都是有尊严的个体,都希望得到尊重
②尊重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③尊重能够减少摩擦,增加信任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1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____”( )
A.解决温饱问题
B.达到小康水平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20、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青少年学生应该( )
①举报危害国家安全的违法行为②努力学习国家安全有关知识
③为维护国家安全积极建言献策④增强维护国家利益的责任感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1、“祖安”一词源于某网游同名服务区,该区玩家以爱说脏话、擅长骂人著称。后来“祖安”逐渐演变成讲脏话骂人的代名词。一些未成年人有样学样,以“祖安男孩”“祖安女孩”自居。与成年人讲脏话用于发泄情绪、挑衅攻讦有所不同的是,不少未成年人对相互问候亲人生死习以为常,没有觉得这是多严重的冒犯。
请你对下列观点进行辨别和
出口成“脏”只是为了搞乐而已,不必大惊小怪。
文明礼仪铭记心底,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从我做起。
22、在学习到《公民权利》一课时,针对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有同学联系到疫情期间需要上报自己的健康状况和个人行程,提出不同观点。小明说:“公民的健康状况和行程属于隐私,不应公开。”小强说:“法定义务必须履行,瞒报行为害人害己。”
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位同学的说法进行辨别与分析。
23、判断说理,请你判断下列做法或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写正确,错误的写错误,并说明理由。
(1)小南认为参加下图的活动是浪费时间,还不如用于学习。
判断:
理由:
(2)小福答应每周末帮助同桌辅导数学,从未食言。
判断:
理由:
24、 从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到电商平台、外卖平台,再到短视频平台,网络为我们创造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学习体验。但网络违法犯罪的案件也层出不穷,因此可以说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1)网络怎样丰富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2)结合材料,应该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25、 江宁老人朱信在监控盲区捡到15.5万元现金,他及时报警爽快归还。老人说:钱要挣得心安理得,不是自己的不能要。
(1)在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诚信,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要弘扬这种美德?
(2)请写出两个跟诚信有关的成语。
(3)我们应该怎样践行诚信?
26、(尊重他人)
如何尊重他人?
27、 材料一:公交车上吃带有刺激性气味的食品、地铁中给孩子把尿、公园里攀枝折花、景点刻字……这一幕幕时常上演的活剧,看似生活中的小节,但实质上折射着个人教养,挑战着社会秩序。
材料二: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从混乱走向和谐的每一步,都离不开个人对社会秩序的敬畏。今天,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征程中,社会秩序的守护需要我们内心崇尚并遵守规则。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针对材料二,社会秩序的守护需要我们内心崇尚并遵守规则,请你阐述理由。
(2)针对材料一中不守规则的行为,请你谈谈应该怎样做一名遵守规则的中学生?
28、 材料一:今日,我县交警大队执勤人员在安保巡逻时,发现一名年轻男子驾驶非法改装的“鬼火”摩托车,车身噪音非常大,经询问后,了解到该驾驶人属未成年人,故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宣讲了相关的交通法规及驾驶“鬼火”摩托车上路的严重危害性,并依法查扣。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驾驶改装车辆上路的,除了要处罚款500元外,还要勒令当事人将车辆恢复原状;如果追逐竞赛达到危险驾驶标准的,可以追究刑事责任。
材料二: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删除了“敢于斗争”“见义勇为”等内容,不再鼓励中小学生牺牲自我“敢于斗争”,而是要求他们“珍爱生命保安全”、“会自护懂求救”。
请联系课本知识回答:
(1)近年来,青少年犯罪呈上升趋势,请你谈谈青少年应如何预防犯罪?(三个方面即可)
(2)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如何做到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三个方面即可)
邮箱: 联系方式: